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有关敬老院的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1篇)

2024-06-09 00:40:10报告范文打印
有关敬老院的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1篇) 这个周末,我与同学一起到某敬老院进行了参观,自己感觉收益颇多,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与震憾。以下是我个参观敬老院活动总结,也当作自己的社会实践报告。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

  我们买了一大袋水果,刚一进去就看到养老院里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在锻炼身体,原来我们还很拘谨,以至于不敢向他们打招呼,但他们看到我们后很兴奋地向我们打招呼,渐渐地我们被这些可爱的老人用他们热情的欢迎感染了,一起聊起了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些老人在这儿住的时间长短不一,有刚来的,也有已经住了好几年的,他们都准备在这儿养老了。接着,我们自愿举手帮助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大扫除。

  随后我们挨个看望了老人们,给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在即将干完活时阿姨拉过我们,给我们讲这些日渐年迈的老人,给我们讲他们的思念,给我们讲他们的伤心,给我们讲他们的病痛。这些都与他们的孩子,一个个出门在外,一个个以赚钱为借口的不孝子。而这些老人之所以选择养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一人自说自话,在孤独中老死;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而那些子女却不晓得,待到“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才知道为时已晚。他们何时才会明白这些守候他们的父母希望的是每天见到自己。

  小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从不厌烦,从不要求什么回报,他们只是一心的希望我们好。怎么当他们老了,我们却厌烦他们的抱怨,厌烦他们的迟钝了呢?曾看到过一句话: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正如古代先贤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尊老爱幼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经过这次实践我有很深的体会,首先我们在思想上存在着不重视老人的观念。尊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社会,这种美好的品质似乎在逐渐被人遗忘。也许是生活所迫,但我们始终都不应该忽略生育我们的父母,他们把年轻给了我们,现在我们成年了,而他们老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去关心他,照顾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安详的晚年。

  从政府的叫的来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仅仅依靠法律和道德要求公民尽赡养的义务是不够的,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完善的养老体系,要有适宜老人居住的环境,要培养专门照顾老人的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从整个社会来说,我们要大力支持养老工作的发展。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有一些民办的养老院已经陆续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出现,这是养老工作的一个希望,但这还是不够的,这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的支持。一位民办养老院负责人说道:“在发展养老机构增量的时候,国家应当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鼓励民办养老院发展,并给予适当补贴,当然对于偏僻贫困地区的养老院,如果没有民间力量愿意进入,还是应当由当地兴办;而在盘活存量的时候,应当实行公办民营的政策,如果有民间力量有进入的意愿,就应该通过改制改造将给民间力量兴办。”她预测,“一旦国家放手并资助民间力量,民办养老院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有关敬老院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14

  调查实践日期:

  调查人员:

  

  目的:

  通过到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农村敬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了解老人的生活态度,给老人带去关爱,带去温暖和祝福

  调查方式:

  通过去敬老院告活动,慰问老人。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肩负着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加强对自身的思想培养,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我们特地参加了院里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

  进入21世纪,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并将以年均3%的速度增加,我国以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对老年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加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究竟怎么样生活的好不好?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为此,我前往丹凤县棣花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陕西省丹凤县共有8家敬老院,分别为棣花敬老院,商山敬老院,铁峪铺敬老院,丹凤县老年公寓,中心敬老院,商镇敬老院,竹林关敬老院,雨家河敬老院。目前棣花敬老院院长为贾塬村村民贾忠民。贾大伯热情的接待了我,贾大伯介绍目前只有他和另外一位阿姨照顾这些爷爷奶奶,这些爷爷奶奶生活基本能自理,另一位阿姨专门为他们做饭,洗衣服。

  走进宽敞的大门,一眼就看见好几位爷爷聚集在一起,开心的聊着天,笑呵呵的谈笑着,我热情的和爷爷们打着招呼,爷爷们也热情的回答我,给我让座,倒茶水。我说明来意后,和爷爷们聊着天,聊天中我发现爷爷们在这里生活的很开心,其中一位爷笑着说:“这儿就是我的家,我在这儿住的很舒服!”

  开心的聊着天,听着爷爷们谈论着他们在这儿的生活趣事,生活点滴,看到那爽朗,开心的面容,我心里一阵甜蜜。聊了一会,院长为为我安排了住所,我感激的谢谢院长。院长一米七的个头,黝黑朴实的面容显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据院长介绍,棣花敬老院20xx年9月29日正式投入使用,由最初6位老人,现已发展到18人,现在还在继续接受孤寡老人,预计最多可接收50位老人,今年县里也将加大力度扶持敬老院,今年将扩建敬老院,建成以后可容纳200位老人。

  院长带领我参观了一圈,该敬老院占地6.18亩,有两层楼。30多个房间。院长带领我参观了老人的房间,一件房间住两位老人,两张席梦思大床,一张书桌,房间十分宽敞明亮,墙上还挂着时钟,油画,书卓上放着热水壶,茶叶,白砂糖等,房间干净整洁,十分温馨。然后我又去了厨房,餐厅。厨房用的是煤气灶和沼气灶,厨房里放着各种蔬菜:西红柿,洋葱,黄瓜,豆芽,辣椒还有鸡蛋,面粉,大米等。厨房里还有冰箱,冰箱里放着猪肉,馒头,还有一些剩饭菜。厨房配有电饼铛,电磁炉。餐厅就在厨房旁边,吃饭非常方便,有5张大圆木桌,厨房和餐厅都有风扇,餐厅和厨房收拾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随后我又去了电视机房,电视机房里有一台25寸大彩电,前面有4排座椅,老人们每天都可以自由自在享受电视带来的乐趣。除了这些,贾院长还带我参观了会议室,洗衣房,洗澡间,最后又带我参观了老人们自己开垦的一片菜地,这片菜地有1.5亩,种植着大葱,大蒜,西红柿,黄瓜,茄子,红薯,豆角,辣椒,应有尽有。院长说,有了这些蔬菜,老人们每天的生活基本能自给自足,不需要额外买蔬菜。老人们大都来自农村,一生勤劳,年纪大了,仍然闲不住,于是就开垦了敬老院后面的这片荒地,院长也亲自为老人们购买了农用工具:锄头,铲子等。为了便于灌溉,买来了水泵,水管。还买来了肥料,给农作物施肥。看着老人们一副满足感,院长说他也很很高兴。

  我去的时候是在早上,有一些老人出去散步了,也有一些老人去赶集去了。现在只有七八位老人,我又和老人们闲聊一会,大约十点,开饭了,老人们陆续来到了餐厅,早上阿姨做的是包子和稀饭,包子是素的,里面有粉条,豆腐。老人们吃的很开心,这个时候大约有18位老人,我在吃饭期间了解到,这里面年龄最大的老人91岁,最小的60岁,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这些老人都是孤寡老人,要么儿女去逝,要么一生无儿女,而那个十几岁的小孩,据说有精神病,在沿途公路流浪乞讨,被好心的院长和爷爷奶奶收留的,他的目光有些呆滞,但还是开心的吃着。

  吃完早饭,又有一些老人出去散步去了,我继续陪老人聊了一会天,然后一位老人看手表以后说:“到点了,去看电视。”随后我也被邀请去看电视,老人熟练的打开了电视,调好了节目,看的是《雪豹》,老人们也喜欢看这种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一位老爷爷介绍说,他们晚上准时收看《中国地》,老爷爷问我看过没有,我说没有,老人便开始津津有味的给我讲述起来。老人的讲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也决定晚上一睹为快。看了一下午的电视剧,下午三点左右阿姨喊我们吃饭了,今天下午是大米饭,有西红柿炒鸡蛋,豆角炖肉,凉拌黄瓜,烧茄子,猪肉炖粉条,饭菜十分丰盛,阿姨的手艺真棒。老人们说他们几乎天天能吃到肉。他们有时也吃麻食,面条。阿姨每天下午做饭前都会询问老人们想吃啥,然后根据大多数老人的意愿在决定下午做什么饭,今天我来了,爷爷奶奶们特地让阿姨做米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