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阅读情况调查报告(精选26篇)

2024-09-17 04:33:30报告范文打印
阅读情况调查报告(精选26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作为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学生极其重要,而我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小组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为课题,开始了此次研究性学习。....

  二年级“我读书,我快乐”课题阶段性总结

  二(1)班 张军容

  “我读书,我快乐”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一学期的课外阅读尝试,我班大部分学生已初步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新知识,也带来了自信。同学们一下课就拿着课外书来看,看书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现将实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了解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观念落后。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大有改善,但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家长们的心态、观念仍较落后,许多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强迫子女“一心只读教科书”。学生未能获得大量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从而导致知识面狭窄,积累不足。

  (2)课外读物少。相当一部分家庭,小洋房装饰得富丽堂皇,但孩子却没有一个书房,没有一个书柜;家庭购买的书,除了几本关于写作技巧、写作指导方面的书,没有一点“书香”之气。

  (3)阅读无氛围。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己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作业之余,学生便以看电视、玩游戏来打发时间,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采用了多种策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1.保证了课外阅读时间

  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保证在30分钟以上,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课间活动、星期天、节假日组织课外阅读。

  加强读书笔记的检查,确保课外阅读落在实处。进行不定期抽查,教师及时普查,学生互查等方式进行。

  2.加强了教师的指导。

  我班本学期每星期两次师生共读,共读内容为《一千零一夜》,共读方式为:师读,生指读,读完一个故事后,由学生摘抄自己觉得好的词句。一开始,学生积累的词语真的令人啼笑皆非,如将“大言不惭”根据前后句写成“便大言不”,“出乎意料”写成“发出乎意”。针对这种情况,我想还是教师的指导不够,于是,我改变共读方式,适当地扶一扶学生,在师读时强调出好词佳句,读完一个故事后,引导优生谈谈对人物的看法,说说积累了哪些词语。这样,老师的有意识强调,加上优生的示范作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的语感增强,闹出的笑话越来越少,对故事的个性化理解越来越多。

  3.以活动促读。

  我班在期中考试前举行了一次讲故事比赛,在比赛之前给了学生两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并允诺会颁发“故事大王”奖状。比赛那天,孩子们完全脱稿,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还大量运用书本语言,像这种“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的开展确实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他们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课外阅读实践过程。期中考试后,我班举行的朗读比赛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样掀起了读书热。

  4.在游戏中读。

  对于经典诵读,我除了让学生利用晨读课吟诵,在平时的游戏中也尽量贯穿。一次课间,我发现四个同学玩追赶游戏,一人向前跨四步,并顺势说出一个成语,等第一个同学说完立定后,后面的一个同学紧跟而上,同样说出下一成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伴随手势的变化,谁变得快说明他背得多,胜出;谁出错,就会淘汰,等下一次再加入。有些同学在跳皮筋时也在背,拍手时也在背,每当看到同学们这样去游戏,我只会会心一笑,绝不干涉,甚至在课上还会表扬他们会玩,玩的过程中都在学习。这样,同学们在游戏中诵读经典的形式越来越多,背诵越来越顺利。

  三、明确了努力方向

  1.在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方面加大研究,要真正做到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

  2.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特别是语文课内外教材内容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真正快乐阅读。

  总之,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在下一阶段的科研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加丰厚的硕果。

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篇16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因此要打好人生的底色,夯实知识的基础,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开辟广阔的学习空间。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既然阅读如此重要,现在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 为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真实全面的了解,20xx年10月15日至20日,我对乌市第三小学600多名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作了书面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乌市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

  三、调查分析:

  1.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偏少。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双休日,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而学习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仅占23%,双休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也仅占40%。每天坚持课外阅读1小时的则更少,学习日内仅占2%,双休日内也仅占10%。

  2.阅读量不大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大,学习日内每天只能坚持阅读300字至1000字,双休日也只能坚持每天阅读500字至20xx字。每天的阅读量达到5000字至10000字的学生还尚未出现。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还未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3.阅读内容不精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如《字词句段篇章》《同步作文》及其他教辅类报刊等。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浅表性阅读,满足于儿童动漫书籍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而对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灵的经典书籍却很少问津。

  4.阅读方式单一

  在调查所列的六种阅读方式中,学生普遍选择独立阅读形式,而其他几种阅读方式所占比例极低。选择阅读占14%,合作阅读占8.5%,教师指导阅读占6%,探究阅读占4%,家长指导阅读所占比例最低,仅占2.5%。

  5.阅读效果不佳

  笔者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指标为调查项目,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如背诵新课标推荐的70首必背古诗文,学生能背10首的占65%,能背20首的占30%,能背30首的占10%,能背40首的仅占5%,能背50至70首的则为0;对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学生仅读其中的少数篇目,无人涉猎整部书籍。可见,学生的阅读效果离新课标的要求甚远。

  我们经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培养起积极阅读的兴趣,不具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的影响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不少家长的观念里,课外阅读也被认为是看“闲书”,是对学习无益的事情,不少学生因为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而受到家长的批评或指责。

  2、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太少

  目前以考试为主的选拔人才的体制没有变,以分数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没有变,再加上目前工作竞争压力而导致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等原因,总的来看,这些措施还没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可供小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

  3、电视等媒体的`冲击

  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电视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4、小学生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

  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成人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多以各种作文选及各种练习册为主,深受学生喜爱的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很难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肢解、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以考查抽象分析能力为主的阅读测试,影响了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学校语文教育的弊端抑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