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学习考察报告(精选31篇)

2024-08-20 23:03:12报告范文打印
学习考察报告(精选31篇) 20xx年10月13日--10月21日,在县教育局普教股长张带领下,我们一行70多位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学习,这是我们县开阔教师教育视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新课改认识、拓展教育创新思路的重要举措,对我县教育实现大发展....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宝应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却不少。回来以后,我校已组织所有行管人员进行了宝应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学习和讨论,大家决心紧紧围绕“精致校园、精品课程、精英队伍、精细作风”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风,严格教学的流程管理,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辅导、考试、评卷等教学常规的管理上狠抓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把教学管理要求落实到位,为开创我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新局面贡献力量。

学习考察报告 篇30

  为学习借鉴外地学校先进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xx年3月12日至18日,本人随县教育局组织名师考察团一行13人到山东xx中学、二中等2所学校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整个考察活动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认真听取专家、教授及所考察学校报告,深入课堂听课,参观校园文化,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从考察情况、考察后的思考形成以下本次活动的考察报告: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山东是我国的人中大省,更是我国的教育大省。虽然该省的大学不是很多,只有山东大学比较出名,但山东的基础教育却是我国的模范板块。被国家确定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要坚持分类办教育,统筹协调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强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更加有效地引领推进素质教育工作。

  学校教学班学校体制校长

  xx中学14个公办初中

  二中171个私立完中

  xx中学校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理事长、全国十佳中学校长,始建于1956年,占地6677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9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学生xx3人,教职工83人,学历达标100%。其教改经历四个阶段:1.艰难起步(1997—1998);2.辛苦探索(1998—20__);3.日臻成熟(20__—20__);4.完善发展(20__到现在)。办学理念:以生为本,关注生命;让校园文化濡养人,让课堂教学留住人。课堂教学改革采取“10+”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分钟“自学+合作+探究”呈现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二中,校长中国名校共同体副理事长、全国十佳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人气校长,全国中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潍坊市十佳校长,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市教学能手,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二中创办于1959年7月,潍坊市重点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国家级重点高中。占地面积26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xx0名学生,xx名教职员工,包括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体育运动区、休闲活动区、生态景观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生活服务区8大功能区域,整个学校布局均体现“生态的校园,诗意的空间”主题。为改变“死”的教育为“活”的教育,从20__年开始,二中着力打造“271”高效课堂,立足于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以课堂为“圆心”以自主探究为“半径”,画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大圆”,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科研领先,全面发展,全员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办学宗旨。

  二、考察学校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共性之处:全校上下一心,领导率先垂范,教师甘愿奉献,共同打造勤奋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

  从xx中学校长的报告中我们知道是历年中考全县(聊城)22所初中校倒数第一,是面临撤并的农村中学起步,绝处逢生,发展成为今天全国知名的学校,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勤奋向上的校园文化。xx中学学术报告厅横幅“让校园文化濡养人,让课堂教学留住人”进入参观者的眼帘。这种校园文化的突出特征在于他们首先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为学校师生健康成长服务。这种理念深深植根于教师心目和学生脑海,支撑他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困难,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用两所学校校园文化用”学校没有任何空白的墙壁”是没夸大其词的。其次,这种校园文化在于他们用精神的引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师生,我认为这是办好学校的灵魂所在。同时把这样灵魂渗透到教师中去,领导志同道合,干群互相信任、关系融洽,学校对教师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遵循管理规律,实行人文管理,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团结协作,实现了持续发展。

  (二)教学与育人、培养习惯与提升质量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节课、一个功夫或者一个绝招就能解决问题的。所考察的学校,他们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均与他们避免了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德育教育,扎实开展习惯培养密切相关。xx中学在“低起点、小坡度”育人原则指导下体验式德育活动,行为习惯教育养成了了令学生神往的上进精神,从起床、吃饭、洗澡、管理钱物等细节抓起,培养了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这两个人类最重要的素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二素质教育得到淋漓尽致的实施,学生能歌善舞,培养了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境界以致能够养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当然也就好了,质量提高也便水到渠成。

  (三)立足课堂,勇于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两所学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来临之际,确立了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从备课的角度强调“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从教师的教法突出“教给方法”,从学生听课方式强调“师生互动”,从作业布置形式强调“精选布置、分层要求”,真正实现了教师不仅为分数而教学、学生不仅为考试而学习,形成了“高质量、轻负担”的学习特色。在课堂上,教师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限定时间,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和更正,最终让学生当堂完成导学案,这样经过严格的训练逐渐形成能力。课堂的质量来自师生课前的精心准备,其实质是学习迁移,老师带着教学的预判进入教室,学生带着问题与老师们交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宰课堂教学的命脉。

  三、启示与思考

  1、两所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不是最先进,但他们的课堂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2、所考察的学校坚持国家课程标准,而且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二中提倡老师对课程进行整合,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两所学校的学生阅读量非常大民,每有安排4节阅读课,对知识的积累的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4、一所优秀的学校,要有自己的管理理念,老师和学生要有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

  5、山东省的教育之所以非常成功,有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山东号称是名人、圣人产地(如孔子、孟子),在山东到处有历代帝王的御笔。

  6、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九大定律”之一“态度决定一切”,北方人有着正直的性格为(教育是良心工作)他们的成功教育奠定了人性基础。

  7、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的威严度,要培养校长敢于管理,大胆管理的胆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8、在教学过程中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加精彩

  9、学校要巩固好已的教育特色。其实,养成教育、写字教育等等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要进行动态性的开展,每一年研究都有新意,要常抓常新。

学习考察报告 篇31

  20x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师院组织的xx市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学。我们先后到xx小学和xx学校参观考察,这四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或传统、或鲜活、或深厚、或新锐,这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各具特色,让我体会到江沪浙一带教学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三位专家分别从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学生工作的核心命题和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三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调整心态,享受工作带来的苦乐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这是李政涛博士讲座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虽然在名师培养工程的队伍里我是小字辈,但实际上我也工作了18个年头了。随着自己在工作中从青涩走向成熟,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而内心追求完美的标准却不曾降低。这些压力有时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知不觉中,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不那么强了。我不得不承认,职业倦怠找上我了。我时常自问:曾经那么喜欢当老师的我,现在怎么就不快乐了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