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精选30篇)
2、项目单位。
我市目前公办高中学校有4所,分别是大冶一中、实验高中、大冶六中、金牛二中。目前,高中学校在职教职工853人,退休教师333人,学生人数10959人。
(二)资金来源
根据《关于全市公办普通高中经费保障等问题的纪要》([20xx]1号)精神,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在实行免学费和住宿费政策后,20xx年起运转经费按照总额3800万元的保障基准纳入部门预算,由市教育局根据各高中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确保公办普通高中正常教育教学和辅导答疑。
(三)项目资金安排情况
20xx年公办普通高中运转经费分配合计2283.46万元,其中大冶一中696万元、大冶实验高中624.26万元、大冶六中452.52万元、大冶二中510.68万元。
二、绩效目标
1、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
2、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保障各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经费支出。
3、学校日常运转保障有力,教学活动开展有序,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4、积极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学习平台,提供多种培训学习机会;校本教研得到有效开展,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5、促进高中学校均衡发展。
6、加强宣传、公开信息、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让师生满意、群众满意。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和设计过程
1、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对该项目的绩效评价,掌握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为指导预算编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2、绩效评价设计过程
教育局根据预算绩效评价要求,制定绩效自评工作方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明确前期准备、单位自评、现场评价及报告撰写各阶段工作时间及具体工作内容。
(二)绩效评价框架
(1)绩效评价原则
我们在绩效评价中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则;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原则;三是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