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汇总(通用30篇)
经过面对面采访,我们发现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课余时间使用也有很大的区别。理科生在课余时间多用于运动、聚会、玩电脑、兼职等,而文科生多将课余时间用于看书、读报、写东西等。
4、男生和女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也大不相同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课余时间,男生偏爱于运动、玩游戏却较少有人爱看书的,女生却相反,女生比较爱看书,也很少玩游戏,只是女生都不太爱运动,还常以电脑为伴,不是聊天就是看电影电视或者是购物。
三、调查后的建议
将近一个月的调查,虽然在很多细节上都存在不足之处,但通过此次调查也学到不少知识。“教学”从教室搬到了室外甚至是社会,这让我们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社会相结合。通过此次调查,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初衷:学校,只为学习而来。
其实我们的调查归根到底就是想探讨一下当代大学生究竟该怎样度过自己的大学时代,到底该怎样来使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其实笔者经过与很多人面对面的采访后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一点:学校还是学习的地方,不管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是对社交关系的学习。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尝试新的事物,从中找到自己擅长的,自己喜欢的,然后一直坚持、执着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作为年轻人我们可以接受失败,但是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妥协,一段一段的经历会让我们成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有限青春放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去。不要人云亦云,要经常思考,时刻反思,不断改进。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只要我们努力过,我们就会无怨无悔。那么具体来说,我们总结了一下几点建议:
1、 生活有条理,说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2、 多看书,少打游戏;
3、 多做运动,少宅在宿舍;
4、 多交朋友,多参与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活动;
5、 多反思。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所以年轻的大学生朋友好好把握这象牙塔的四年课余生活吧。
学生调查报告汇总 篇30
端午节到了,不少人家中都会有粽子。庆祝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还会赛龙舟,放河灯等等。那端午节的来历和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就让我告诉你们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问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说:端午节的来历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十分伤心,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以免让蛟龙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一些公公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问起公公婆婆们关于一些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的时候,他们说得更起劲儿了,他们说:端午节的食品和赛龙舟到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东西了,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总会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诉说着对世间的美好愿望。
一、问题的提出
端午节到了,大家都开开心心吃着粽子。一个同学开玩笑说:这么好吃的粽子,肯定每个人都喜欢吃。有一次听爸爸说,端午节其实是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我很好奇,于是,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粽子的由来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网上了解。
2、访问家人,同学。
3、在书或报纸上看有关新闻、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2、不同味道的粽子:白粽子、腊肉粽子、鲜肉粽子、桂圆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红枣、绿豆、红豆、花生粽子等等。
3、制作和包扎方法:略
四、结论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春秋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快要灭亡时,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含恨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为了不让那些鱼虾鳖蟹吃掉送给屈原的食物,人们就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并把送粽子的船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