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需求调研报告(精选32篇)

2024-06-09 00:17:00报告范文打印
需求调研报告(精选32篇) 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实施3年多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对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乡各项事....

  xx街道位于xx区的,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厢。随着旧区改造进程的加快,社区中居民的文化层次和文化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建设学习型社区,使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让居民的教育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我们对社区内居民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座谈调查、典型调查和个别访谈。以下是调研后的反馈结果和情况分析: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社区居民基本特点

  xx社区居民多元化的生活和教育背景,形成多元的教育需求。调查显示:

  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中,以女性居多,女性占%,男性占%;年龄结构跨度较大,其中30岁以下x人、30-40岁x人、40-50岁x人、50-60岁x人、60岁以上x人;文化程度不同,,初中文化x人、高中文化x人,大专文化程度x人,大学极其以上文化程度x人。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的职业分布:党政机关干部xx人、事业单位职工x人、企业经营者xx人、外资企业职工xx人、国营企业职工x人、民营企业职工xx人、个体工商业者xx人、自由职业者xx人,下待岗人员x人,其他x人。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的收入分布:家庭年收入3万以下x户、3-3万x户、家庭年收入5-10万xx户、10-20万xx户,20万以上x户。每月学习费用支出50元以下x人、50-100元x人、100-200元x人、支出200-500元xx人、500-1000元xx人、1000元以上xx人。调查显示:(1)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多相对稳定;(2)社区居民素质具有基础性、潜在性、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构成了居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能动的作用。

  (二)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现状

  1、社区居民的学习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人的一生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正在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变生活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大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和学习观。调查显示,社区居民中,普遍赞同“活到老、学到老”,认可“工作生活中需要知识和能力,所以要不断学习”的观点,选择“实践是学习,与人交流也是学习”、“所有人都能学习,但存在个体差异”的主张。只有少数人对学习的本质缺少正确、全面的理解,极少数的人固守“学习就是上学念书,学书本知识”,“学习只是年轻人的事”这一观念。

  社区居民对工作后的继续学习提高的认同程度有所提升,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是社区居民参与市民学校的学习活动,主动、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因和决定因素。社区居民比较普遍地认识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询问“持续不断的学习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时,根据意义的重要程度排序,列在前3位的是

  排在第一位:可以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充实自己,使生活更有意义

  排在第二位:不学习就要落伍,会被社会淘汰

  排在第三位:提高个人修养,满足个人兴趣、爱好

  对于是否有继续学习和提高的必要,在被访者中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占%,其中前者占%,后者占%。x%的人认为无所谓,x%的人认为必要性不大或没必要。文化程度越高的社区居民对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的认同度越高。

  2、社区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

  社区居民对子女文化程度的预期处于较高的水平。有%的希望自己的子女至少要大专毕业,其中,%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本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与对孩子的受教育期望值也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历较低、经济困难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呈放任态度,认为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个别家庭想让孩子早些工作,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

  社区居民对子女教育关注的另一个偏向,就是家庭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子女,有%的家庭主要用于子女,仅有%用于自己。

  3、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社区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人们的社区教育理想体现出对社区教育价值的追求。经过几年的广泛宣传,社区教育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人们的社区教育意识在不断提升,但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还存在一定差距。据调查统计,有90%以上的被调查居民知道社区教育,但真正参加社区教育的不足4%。

  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抱有多方面的期待,他们企盼“组织更多不同层次的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渴望就近“开办图书馆(阅览室),设立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希望“社区内的教育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方便居民学习、娱乐、健身”,其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扩大社区教育的受益面,加大资金的投入,使教育设施、活动场地更多一些”。

  社区居民不满足于以往封闭的生活,希望主动参与社区交往和社区活动。选择愿意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的占%,愿意参加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占%,愿意增进邻里之间的交往的占%。愿意为小区建设出谋划策的占%,

  4、社区居民的学习意愿

  参与社区教育的目的多种多样,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个体教育需求。人们对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愿望迫切,渴望通过学习,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调节和优化,同时健康观念在发生变化,珍视生命健康,重视生活质量,关注法律,成为社区居民学习取向和精神追求的主流。

  社区居民多元的教育需求中,青年人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愿望强烈,调查显示,社区中青年人主要青睐计算机、外语和科技,选择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突出;中年人倾向于计算机、健康与卫生保健和外语;老年人主要选择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安全、赡养、医疗保健、心理调适等休闲类课程科目,而且他们希望参加没有压力、较少功利性的学习活动。

  社区居民选择社区教育的学习方式呈现分散而多元的趋势,多数倾向于采用业余的、短期培训的、讲座式的、远程式的方式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

  (三)社区居民教育参与行为的选择

  1、看电视、读书看报是社区居民最主要、最便捷的学习方式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生活聚焦于学习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学习时间的增多,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调查显示,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是社区居民与社会互动的主要中介,也是他们获得信息、愉悦性情、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渠道。

  本次调查将社区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8类,被调查者选择前5位的排序为:第一,看电视;第二,阅读书报;第三,体育健身;第四,与朋友交往;第五,文化活动。询问家庭成员闲暇时间主要的`学习活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占%,在家阅读报刊杂志,获取知识信息的占%。

  看电视、读书看报作为社区居民最主要、最便捷的学习方式,其优势,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灵活自主性。其局限性在于,它以散居在家的“受传型活动为主”,即以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等方式接受大众传媒学习活动为主,反映社区居民的教育活动比较单一,学习方式较为被动。

  2、社区居民上网学习、获取信息与年龄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迅速发展,互联网进入社区和家庭,使人们实现了信息上的平等和资源上的共享,对社区教育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成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创设网络社区、网络图书馆,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正在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是社区居民接触较少的媒介,不会使用计算机,对互联网陌生、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要使社区居民尽可能地与时代同步,需要通过社区信息化水准的提升,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信息化的程度,向社区居民普及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增加适合社区居民的网络内容及信息方式,使有条件的街道都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搭建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上网学习,对于较快接受新事物、追赶潮流的青年人,吸引力更大。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关“社区青年与网络关系”调研报告显示:社区青年对信息化服务需求中,位居榜首的是“网络学习”(%),列在2-5位的是:网上交流(%)、信息浏览与发布(%)、网上购物(%)、网上求职(%)。从中可以看出,网上学习和网上交流是社区青年需求方面的一个特点。

  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居民上网学习、获取信息与年龄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个人业余时间选择上网的仅占x%,家庭成员上网学习知识、获得信息的占x%。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