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自查报告(精选21篇)
三、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工作落实情况
1、我局全程办事代理制受理室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去年6月21日开始运行。根据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我局将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签发、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考核、受理投诉举报、接待业务咨询共四项业务纳入受理室受理的业务范围。其中行政许可2项,服务事项2项,全部免费。
2、我局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共7项,包括局行政机关负责实施的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签发、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考核、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登记、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和特检所负责实施的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计量检测所负责实施的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服务事项为4项,包括企业标准备案、企业执行标准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安装告知和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其中,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许可证签发和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核准两项行政许可事项已纳入全程办事受理室业务范围,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许可程序和工作规则的要求办理,实行受、审分离,由受理室受理许可申请,送达许可决定和证书。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场(厂)内机动车使用登记和服务事项,尚未纳入全程办事受理室业务范围。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工作,因条件不具备,目前尚未开展。特种设备检验由特设所受理室统一受理,并按市局规定的检验工作规则实施检验。
自去年9月18日实施网络监控以来,我局受理室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17件,全部纳入网络监控系统,群众满意率为100%,按时办结率为88%,其中网络监控系统显示超时的2件是由于企业原因造成的。
我局承办的许可事项均由一个部门独立审核,不涉及联审联批和联合办理的问题
3、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可从我局的网站下载文件和表格,查阅我局的有关信息。
效能自查报告 篇21
一、重要意义
开展“治顽疾、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工会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履职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开展“治转提”专项行动,就是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抓作风,努力以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干部是关键、作风是保证,唯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加强工会干部作风建设,才能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银行四风问题回头看自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xx届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从严教育管理、从严执纪问责为着力点,严厉整治工会干部作风中的突出问题,大力营造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二)工作目标。开展“治转提”专项行动,“治”是基础、“转”是关键、“提”是目标。要通过作风整治实现“六个明显”,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担当意识明显增强,落实力度明显加大,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三)实施范围。市总工会机关各部室(站)处、产业工会和直属企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
三、整治重点
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情况。经查,我委始终严格规范干职工工资,除了按中央和国务院明确规定正常发放的津贴补贴外,没有违规自行新设津贴、补贴、奖金项目;没有继续发放已经取消的津贴补贴;没有超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没有违反奖励规定向职工普通发放各类奖金;没有实行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货币化后继续开支相关职务消费和福利费用;没有违规发放加班费、值班费和未休年假补贴;没有擅自提高标准发放改革性补贴;没有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没有以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实物等形式变相发放津补贴;没有违规使用工会经费、福利费和其他专项经费发放津贴补贴;没在下属或关联单位(企业)变相给机关职工发放津贴补贴。
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顽疾,严厉惩戒那些端着架子、脱离群众的“背手干部”,发号施令、纸上谈兵的“挥手干部”,走马观花、工作推脱的“甩手干部”,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的“伸手干部”,用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工会各项工作的大提升。重点整治以下问题:
(一)“庸”的问题,不讲政治、不讲原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政策搞变通、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热衷于钻“空子”、打“擦边球”,甚至“闯红灯”;只考虑本部门和个人利益,胸无全局、自行其是,服务大局意识不强;面对错误言行失察失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敢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强,工作标准低、业绩平庸,工作处于后进状态。
(二)“懒”的问题,缺乏学习热情、疏于学习思考,不读书、不看报,对上级政策精神不清,对分管业务不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逐级衰减”;思想懒惰、观念僵化,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凭经验办事,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敏感不掌握,对新常态新决策不适应不会抓,思路不清、不善谋划,对工作中的问题手足无措、无从应对;不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蜻蜓点水,对基层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惯于闭门造车,掩耳盗铃,对职工群众的困难视而不见,被动应付。
(三)“散”的问题,组织纪律涣散,不讲规矩、不守制度,会上不说、会后乱说,重大事项该请示不请示、该报告不报告,目无组织、我行我素;工作纪律松弛,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勤,外出不按规定请假,随意脱岗、擅离职守,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网购、办私事;会风散漫,不按要求参加各种会议,无故缺席,借故推脱,找人替会。
(四)“慢”的问题,责任意识差,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缺乏重视、敷衍塞责、拖延不办,致使政令不畅、工作滞后;服务意识差,工作主动性和时效性不强,不督促无进展,不到时限不完成;对需要配合协作的有关事项,态度不积极、不支持,随意应付了事;对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置之不理,冷漠对待。
(五)“混”的问题,事业心不强,精神不振、暮气沉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被动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心浮气躁,重权轻责,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遇到难题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后拖,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争功诿过;习惯于搞形式主义,工作拈轻怕重,空喊口号、只说不干,怕吃苦、怕出力、怕担责,工作“耍滑头”、办事“踢皮球”,习惯于把矛盾上交、任务下派,选择性作为;虚吹工作难度、浮夸工作成绩,常常强调工作苦累忙,惯于为推脱工作找理由找借口;对上吹吹拍拍,对下横眉冷对,热衷迎来送往,忙于事务应酬。
(六)“卡”的问题,想问题、办事情不从大局出发,不为职工群众着想,对待来访职工群众和办事人态度粗暴,该一次性说明的不予说明,该耐心解释的不做解释,让办事人摸不着头脑、来回奔波,反复提交资料,费时费力。
四、整治方式
(一)思想发动。要抓住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这个关键,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党规党纪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双十条”规定、市委十四条规定,按照“三严三实”和“四讲四有”要求,强化党性宗旨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各种作风顽疾的危害性,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深刻认识提升工作效能的紧迫性,自觉把自己摆进作风整治和作风建设中,努力形成一个整治作风顽疾没有观众,改善政风作风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二)查摆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发挥“治转提”专项行动主体作用、主导作用,直面问题、突出重点,紧扣部门、单位和个人的作风效能,通过发动群众深入找、对照症状自己找、征求意见上级找、同志之间相互找等多种形式,深入查摆本部门、本单位以及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深查细照、找准找实、挖深挖透,真正开展一场严肃认真的作风“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