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工人(通用35篇)
4年来,他与基建部的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级组织对他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以平凡的人生,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翻开他的履历,影像记忆光彩夺目:x年连续被地局评为基建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其间x年省工会授予“抗凝冻、保民生”一等功荣;x年被供电局评为年度“十佳”,获得“南网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这一块块奖牌,这一摞摞证书,凝结着他一路走来的辛劳、汗水,见证着他的成长和辉煌。
忘我工作“老黄牛”
x年,在电网建设史上,注定是大手笔的一年,亦是任务最繁重、最复杂、工程量最大的一年。投资高达16.2亿元,新建项目共227个,需完成变电容量2510.9兆伏安、线路5863千米。为了使工程项目能有序推进,他以如履薄冰的态度管理好每一项电网建设工程。
针对工程庞大、施工艰苦、工期紧张的现实,各项工程开工后,常常穿梭于各个工地,建设把关、质量检查、进度管控,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他诚恳沟通,主动协调,消除各种矛盾,努力创建无干扰工地;尽管他自己还不是一名党员,但在实施电网建设先锋工程中,他自觉主动参与其中,带头承诺带头推进实施,完成x年工程结算185个,完成2019年竣工投运项目结算38个,结算完成率100%,结算批复率97.37%,名列全省第2名。同时,加大工程结算力度,全面清理2019年及以前投产项目的工程结算,完成2019年及以前竣工投运电网建设项目竣工结算243个(配网项目按每县各个批次为1个),批复竣工结算金额18.04亿元。
8月7日,作为省重点工程的110千伏孙家坝变2号主变顺利投运。其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的辛勤和汗水,个中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工程开工之初,有欣喜,也有挑战。如何定位,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这对于进入不惑之年的他来说,的确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他多次现场踏勘,听取施工方意见,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经过前期精细筹划和周密部署,工程终于按计划“破土动工”。此时的思南,已步入盛夏,终日太阳高挂、酷热难挡,施工环境十分恶劣。他与同事们干脆卷起铺盖进驻工地,除了吃饭时间,只要没有其他工作,他就往施工现场跑,确保工程从启动、建设、验收、投运每一程序均按计划执行。就是这样,在克服持续夏季酷暑、高温等不利环境因素下,和他的同事们协同配合,科学规划,注重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审计、开工、建设、安装全部环节,确保了2号主变的按期投运,成为全市x年较早投运的的电网‘亮点’工程。
对工作极为负责、严格细致。由于工作现场多,分布较广,他每天起早摸黑奔走在施工现场的群山沟壑之间,有时几十公里的山路,一天不知要绕多少个来回,最多有过一天跑了六个工地、两天只休息七个小时的纪录。他的部门领导杨昌洪说:有干事,就有一百个的放心,因为他眼里工作就是天,总是默默无闻不显摆。他是工作狂,更像是一头忘我工作的“老黄牛”。
不称职的“男人”
作为基建综合主管的,x年他担负着全区“一体化”建设、“业主项目部”的组建、基建质量控制WHS标准、施工监理等的繁重任务。不管是烈日当头的酷暑盛夏,不管是寒风刺骨的三九严冬,只要是电网建设一天不收工,只要有电力工程队一直在外施工,夜晚,便会看到他在办公室伏案工作,昼夜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在办公室搞结算、编计划;白天,就会看到他身穿工作服,来往奔忙,忙忙碌碌的身影。
他把每一个工程看成自己的孩子,备加呵护。每个项目从前期准备到开工建设,从过程管理到竣工投运,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却无暇顾及他的那个小家。但满脸的尘土与疲惫掩盖不住的是眉宇间透出的坚毅与执着,每当他谈起电网建设艰难走过的每一步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说及他的家人和孩子,他心里深藏着太多太多的愧疚与亏欠,有道不完的情、数不完苦,觉得自己算得个不称职的“男人”。
一年来,他以办公室、工地为家,从没有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以上。他没有因病、因事歇过一天班,请过一天假。今年5月,由于爱人不在身边,他把7岁的儿子带进办公室,跟自己同吃同睡。饿了吃点方便面,困了就倒在沙发上歇一歇。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正是电网建设的关键时期,耽误一天,哪怕是一会儿,也许就会影响一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就会直接影响全局电网建设。就是这样,他舍小家为大家,在基建工程管理的岗位上尽心尽职地工作。他积极向党员看齐、靠拢,时常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主动请缨工作任务,自己加压担责,为“先锋工程”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机关二支部树立起不是党员胜是党员的楷模形象。
他总把工作摆在首位,积极配合领导推进基建“一体化”建设,完成、完善“业主项目部”的组建,下大力气与项目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沟通交流,积极推行基建质量控制WHS标准,常常下到基层一线,指导、督促各参建单位按一体化管理制度和按“业主项目部”模式开展基建管理工作。他精心组织,细心安排,严格管理,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按照工程“创优”申报的标准,配合各结算和审计单位完成了竣工项目结算编制和审计工作,获得省公司二等奖;在220kV开天、110kV豹溪、许家坝输变电工程完成“达标投产”自检、复检并取得成功;完成220kV开天输变电工程“创优”申报工作。
如今,电网建设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双环网为枢纽,110千伏辐射状的坚强可靠供电格局,电网辉煌灿烂的发展史上,见证了“好男人”对电力事业的忠诚。
扎根电网建设第一线,不论是从事专责岗位工作,还是作为基建部门的一名管理人员,不管有多苦、压力有多大,他始终立足岗位、任劳任怨、敬业执着,默默无闻的奉献,勤勤恳恳的坚守。多年来,他不畏艰苦,足迹踏遍山山水水,把人生的支点立于电网建设发展之中,让生命的浪花不断激昂翻腾、奔涌向前,在点亮城乡万家灯火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绚丽人生。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工人 篇31
"总有一种精神,让人热泪盈眶;总有一种人格,让人肃然起敬;总有一种力量,让人信心倍增!"作为一名普通的石家庄市民,作为石家庄市玉树民族中学的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小王老师废寝忘食舍小家,无私奉献顾大家,以平凡人的普通事,感动着一个不平凡的集体!
20__年7月28日,为接待安置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转移就读学生,在原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成立了一所新的学校――石家庄市玉树民族中学。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286名学生中,22个单亲,59个孤儿,100%藏族,分别来自玉树灾区四所学校,生源状况极为复杂。根据石家庄教育局的安排,7月中旬,作为党员的36中老师小王,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毅然放弃了自己得心应手且就在家门口的工作,来到离家单程近两个小时的石家庄市玉树民族中学主抓学生教育管理。
从此便马不停蹄,夜以继日,迄今未完整地休息过一天。
7月底正是石家庄最热的几天,来自雪域高原的玉树学生更是难耐酷暑,心情烦躁,好多学生想家,七年级3班的3位同学闹想家,甚至以自杀相逼;八年级2班的一个同学突然发狂暴打全班同学,八年级有两个同学趴着墙头窥探校园外面的世界,七年级一个单亲学生半夜嚎啕大哭……学生需要安抚!
286名学生中79名身体健康本来欠佳,再加上,从平均海拔4493米雪域高原走下炎热的平原,水土不服,90%以上的孩子不同程度的发病,需要结合医务人员,对他们进行呵护!
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年龄差异很大(最小的10岁,最大的20岁,好多是两年制小学速成扫盲班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差:到处乱扔垃圾,物品损坏严重,花房的围栏圆头被损坏了近50个,拓展区铁栏杆被砸断了20余根,拉垃圾的三轮车被大卸八块了三辆,老师们的自行车锁几乎没有完好的,鱼塘的鱼也全部遭殃,到处大小便,厕所没有一天不堵的(全是塑料包装袋,卫生巾等)……到处充满"原生态"的味道。学生需要适应!
对这一切,小王同志认真研究,分条分块,悉心管理,细心观察,耐心教导,进行人员系统分工,不断教育,不断查漏补缺,平均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的休息!
开始的两个月,他和学生们吃住在一起,每天早晨5:00就起床,帮一帮拼命读书的孩子,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查找问题,想办法,教育疏导,爱心帮助,组织活动……直到晚上12:00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倒在床上(有几次居然到了凌晨3点半,第二天照样5:00起床),多少次,忘记了吃饭,顾不上喝水,有一次39.3度高烧持续两天仍打足精神战斗在一线,同事们居然没发现;胃炎犯了,一碗粥一顿饭愣是扛了过去;本来只有120斤的体重生生地瘦了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