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自查报告(精选31篇)
2、通过宣传动员,组织了大规模的镇、村组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墙报、黑板报等形式,使创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三、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创建和公共卫生周活动
(一)健康教育
1、制定了健康教育年度计划和工作方案,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由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并每季对各单位各村进行一次健康教育检查。
2、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和卫生知识竞赛活动,开课率达100%,做到了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及格率90%,健康行为率达80%。
3、各单位、村小组有卫生宣传栏,能定期更换内容。
4开展了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每季在2次以上在逢日发放《省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十二要”和《省村镇居民文明卫生歌》小册子和预防疾病及禽流感卫生知识为内容的宣传资料4万多份发至农民手中,使农民增强了科学卫生知识,自我保健能力明显加强。居民和职工健康知识及格率和健康教育行为形成率分别达80%和60%。
(二)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镇容镇貌大有改观
1、建立了一支由6人组成的专职环卫队伍,配备了一辆专用垃圾车,环卫人员的工资统一由镇财政按月发放。投资40多万元,建立了一座标准化垃圾焚烧中心。每年投入20多万元聘请县保洁公司,对镇卫生进行每日清扫清运。
2、建立资金管理长效机制。镇政府聘请清运工,工资为800元/月,全镇30户以上的村庄由村委会组织村庄垃圾理事会聘请保洁员,共计207名,根据各村庄实际,确定工资,标准为300—400元/月(含低保费)。按照“财政补助、农户自助、部门扶助、社会赞助”的办法和渠道筹措保洁资金:
(1)已建新型村落社区,财政拨1000元/人/年;
(2)村庄(社区)农户缴1-5元/户/月;
(3)村庄集体资金筹一部分;
(4)社会募集一部分。
3、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成立农村保洁管理所,保洁所7人,纳入镇规划站管理,负责我镇农村垃圾处理规划、协调、管理、培训工作。根据垃圾处理布局需要聘请6名清运工,全镇30户以上的村庄有207个,根据就近原则,村委会负责聘请村庄(社区)保洁员280名。
3、建立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农户门前实行三包,负责自家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并将生活生产垃圾有序分类。保洁员负责收集垃圾至垃圾池、中转站,焚烧村庄垃圾,清扫公共场所卫生,回收垃圾和保管工具。清运工负责全镇农村垃圾中转站(替代性中转站)填埋性垃圾的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负责清运过程的安全,防止垃圾途中撒漏;防止垃圾填埋场因垃圾引发的火灾,保管好清运工具。
4、建立垃圾管理长效模式。建立健全户、村、镇三级垃圾管理模式。形成“户集、组收、村运、填处理”的镇管理模式,“户集、组收、村填埋”的偏远村组管理模式,对偏远山村或住户比较分散的地区,采取以村组或农户为单元,实行“户集、户填埋”的管理模式。
5、建立培训、考评长效机制。镇联合部门每年举办一期以上“卫生保洁员培训班”,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指导专题培训班”,组织村干部、村庄(社区)保洁员、农户、组长分期参加培训。制定考评制度,对清运工、保洁员、村委会、理事会和卫生清洁户进行考评,对清运工、保洁员、村委会考评不合格的给予罚款处罚,对表现优秀的理事会和卫生清洁户给予表彰,符合干部选拔条件的,优先考虑选拔为村级后备干部。
(三)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治
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镇卫生院每月在逢日在街头开展一次卫生知识和传染病防治咨询活动,累计受咨询服务人次达1.2万人次。近几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发生。
2、认真开展了计划免疫工作,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80%以上,预防接种工作并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筒。
(四)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场所及饮用水管理
1、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每月组织工商、卫生防疫人员对全镇各类公共场所进行检查一次,对无证经营、室内外环境差的经营户予以取缔和歇业整顿。
2、理发店、文化娱乐场所都有消毒设施,通风设施好。
3、自来水厂水源地有卫生防护标志,防护距离符合卫生标准,防护范围内无污染源。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
4、水厂有严格的管理制定和运作程序,出厂水和抹梢水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几年来未发生自来水污染导致的传染病暴发疫情。
(五)加强了食品卫生的监督
1、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食品卫生通用规范要求生产,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产品的标识达标率达70%以上。
2、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
3、食品、副食品、饮食店有三防(防蝇、鼠、尘)设施,还添置了电子消毒柜。
(六)大力开展了除四害工作
每年的三月至九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统一行动的除四害活动,投放鼠药300公斤、灭蝇灭蟑药2.3万包,做到不漏村、不漏户,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七)单位和居民区环境卫生良好
在创建活动中,每季定期对各单位和居民进行检查评比,及时发现和解决创建工作的的问题,还涌现了一批创建示范单位和示范户,并及时通报表扬,对抓得不实的单位和居民通报批评、限制改正,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活动向前发展。
卫生自查报告 篇19
学校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预防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我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的重要工作。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是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高发期,我校非常重视,认真组织学习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等文件。为进一步加强在食品卫生安全及传染病等方面的工作,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确保广大师生员工饮食卫生安全,我校安全领导小组在校长亲自挂帅下,定期或不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及传染病的预防”教育活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自检自查过程中检查组做到严格、认真、细致、不留死角。现将我校有关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防控等方面自检自查工作和具体
措施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每次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校领导班子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在集中学习上级“通知”的同时,成立“整治专项小组”,由陈超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石秀毅为副组长,相关科室成员和全体年级组教师任组员,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卫生工作安全,传染病预防全权负责,认真、严格、细致地检查,随时监督,加强管理。学校还利用晨检时间,由专项小组负责,对全体师生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安全认识,同时要求落实到各班(级)班主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继续加强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预防的教育,提高认识。
二、成立检查小组,集中检查,有的放矢。
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预防检查工作检查,由校长任组长的安全检查小组对学校的日常卫生工作,传染病情况及学校水源进行了认真核查,学校餐厅干净整洁;食材来源正规,天天有登记;校园超市无过期食品;传染病预防知识在醒目处张贴。由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一年来,我校未发生过食物中毒或其他规模性季节疾病等事件,得到上一级领导和社会上的赞誉。
三、确立规章制度,定期抽查,责任到人。
1、学校自来水源为地下深井水,井口密封,由学校水电工负责安全。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授途径。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的报告制度,责成医务室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3、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督查,采取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学校采取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方式。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督查,严把源头关,严把食品采购验收关,严把“进口”关,加强安全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整改,不留隐患。
4、落实卫生岗位责任制,严格卫生操作规程。杜绝“三无食品”,自制小食品和不卫生饮食进入校园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