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物理实验报告集锦(精选31篇)

2024-04-05 17:38:45报告范文打印
物理实验报告集锦(精选31篇) 偏振光通过某种物质之后,其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线转过一定的角度,叫做旋光现象。很多物质都可以产生旋光现象。实验表明:(1)旋光度与偏振光通过的旋光物质的厚度成正比。....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

  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

  现象:包括在步骤里面了。

  结论:得出木头的体积。

物理实验报告集锦 篇27

  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

  描述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

  (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 0 0.5 1 1.5 2 2.5 3 …

  温度(℃)

  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

  5、实验结果分析:

  ①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请学生叙述实验现象。

  沸腾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来,水声;继续加热时,水中发生剧烈的现象,大量上升并且变(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气,散到空气中,水声变(填“大”或“小”)。

  沸腾的概念:

  ③实验中是否一加热,水就沸腾?

  ④水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

  ⑤停止加热,水是否还继续沸腾?说明什么?

  

  20xx年X月XX日

物理实验报告集锦 篇28

  一、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不一样, 质量大的水时间长

  2. 不相同, 物质种类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 培养实验能力.

  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2. 设计表格, 多次实验, 记录数据.

  3. 整理器材, 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水、食用油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不同. 评估与交流:

  1. 水的比热容较大, 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较多的热量, 白天把水放出去, 土地吸收相同热量, 比热容小升高温度较快.

  2. 新疆地区沙石比较多, 比热容小, 吸收(放出)相同热量, 升高(降低)的温度较多, 温差比较大.

  二、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2.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

  探究目的:学生正确连接串、并联电路, 明确开关作用.

  提出问题:在串、并联电路中, 开关的作用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开关的作用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串、并联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 观察开关控制两灯泡亮暗程度

  3. 改变开关位置, 观察控制情况.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

  资料或数据收集:

  1. 串联电路中, 开关无论放在哪一个位置, 都能控制小灯泡

  2. 并联电路中,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灯泡.

  分析和论证:串联电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评估与交流:

  1. 拆除法:观察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判断电流路径

  2.图1:串联 图2:并联

  四、练习使用电流表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测量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大小, 符号:

  2.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探究目的:会正确使用电流表,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提出问题:使用电流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猜想与假设: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画出电路图, 标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

  2. 按图连接实物

  3. 更换不同规格小灯泡多次测量

  4.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电流表、导线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

  1. 连接方法:①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 电流表读数:认清量程、分度值.

  评估与交流

  :

  1. 明确量程,分度值

  2. 测量通过L2的电流

  3. 选择0-3A量程, 读数为1.6A

  五、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用电流表测量

  2. 分别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探究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处处相等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电路图, 连接实物

  2. 设计表格, 记录数据

  3. 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重复以上操作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评估与交流:

  1. 处处相等

  2. 注意电流表量程选择, 正确连接, 多次实验, 得到普遍规律.

  六、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用电流表测量

  2. 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干路、支路上

  探究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何关系

  猜想与假设: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实验电路图, 连接实物

  2. 闭合开关, 进行测量

  3. 设计表格, 记录数据

  4. 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多次实验

  5. 整理器材, 分析数据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导线、开关、电流表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评估与交流:

  1. A1测干路电流,A2测通过L2、L3的总电流,A3测通过L3电流

物理实验报告集锦 篇29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

  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

  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

  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