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作文合集(精选35篇)
(二)设计方面:因为中国地域宽广,造成服装的区域性特别强,对于东北服装市场,必须先了解东北人的穿着文化和生活状态,消费观念等。东北人的粗狂、豪爽、诚朴的性格影响了他们对服装风格的审美取向。 例如:
1、她们更注重服装的造型和功能,偏爱引人注目而简洁大方、大气的款式,不太喜欢太多修饰的东西,绣花、钉珠的服装比较少。板型以直身为主,合体收身的服装较少,收腰款主要用腰带或橡筋皮带等来收腰。
2、天气的考虑因素,长春冬天寒冷,会需要一些厚而保暖的衣服,如棉衣的棉要加厚,如果棉衣棉太薄,没有保暖作用,则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三)板型:我注意了长春人群的体型特征,因为人体的特征对服装设计、打板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东北地区人群与南方人群体型差异很大,北方人骨骼粗壮,体型扁圆,南方人相反体型偏小、浑圆,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服装的板型和尺寸会直接影响服装的整体效果。人的体型差异是影响板型的因素之一,而这需要把地区性的差异考虑在内,商家设计的服装不可能所有的款适合所有地区的人群穿着。
(四)建议:
1、将服装板型进行分类,年龄层、区域(比如南方款、北方款、职业类、休闲类等),那么在制板当中板师根据涉及到的体型、面料性能、造型等内容, 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对象、区域、等条件,来制定板型具体的尺寸。
2、适合消费者销售的服装,从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服装的包容性,包容性就是某一件服装能够适合的人体体型的范围大小(包括高矮胖瘦,因为东北人群体型的差别较大)。换句话说就是一件服装能够适合多少不同体型的人来穿着。服装的包容性是因服装种类的不同而异的。改变不同思路的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调查报告的作文合集 篇23
玩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早已成为欧美各国积极践行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现代学习方式的体验性、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和问题性逐渐被大众认可,并在不断发展。
因具备娱乐和教育两大功能,玩具在现代学习方式中被广泛运用,并取得良好成效。家长所要求的玩具不仅是孩子们的亲密玩伴,还是他们成长的良师益友,益智教玩具也应运而生。上世纪40至50年代,美国玩具市场上就出现了“教育玩具”,并引发了“教育玩具”的销售热,上世纪末“教育玩具”蔓延到欧洲,具有极强的市场适应性。
在欧美国家,无论是商业机构还是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教育玩具以及玩具的教育价值。如欧洲著名的教育玩具品牌:德国的playmobil、英国的乐恩宝等;丹麦的乐高集团更是设立了教育研究部门,长期与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合作,致力于儿童的娱乐与学习研究,其目标是在强化玩具产品的玩乐体验同时提升教育价值,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xx年德国政府出资在学校设立专门的“玩具教室”,每周开设两节益智玩具科普教育课;德国玩具工业协会也积极推进“玩具教室”项目,建立关爱孩子发展的公益基金,为学校介绍优质供应商并向玩具企业提供最新产品消息。此外,欧美许多国家已将玩具课堂的教授内容列入教学要求,教育机构可根据课程要求配备相应的玩具作为辅助工具。在德国小学的玩具课堂中,交通规则积木游戏强化了孩子们的交通意识,国家地图积木使孩子们对国家地理知识得到了更好的认知。
在美国,小学在三年级之前也普遍设有玩具课堂,甚至部分高年级开设玩具操作的选修课,并与学分紧密挂钩。例如,陶森大学开设了“乐高机器人拼装课程”,利用玩具学习机械学和电子学基本原理;20xx年8月,乐高教育部门继续与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就其在机器人教学方面的合作,推出新型的乐高教育WeDo课堂机器人平台,该平台为7岁左右的学生不仅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还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20xx年中玩协提出了“玩具课堂”理念和构想。同时,中玩协自20xx年起每年举办中国(北京)国际玩具动漫教育文化博览会,该博览会是针对大众消费者的暑期亲子嘉年华,旨在让家长了解玩具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玩具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玩具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智力发育有着积极作用,能够为孩子的阅读、写作、数学、人际交往和创造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国政府也逐渐重视玩具的教育功能,积极促进玩具与教育的结合。20xx年11月,国务院专门就学前教育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
同时,家长的教育意识也在不断更新,从孩子一出生就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购买各种益智玩具;国内众多玩具制造企业也开始注重并致力于开发和推广益智教玩具。虽然目前我国小学课堂较少使用玩具教学,玩具教室也只存在于部分幼儿园之中,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育方式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方法,“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将逐步得到人们认可,从而催生出充满商机的教玩具市场。
调查报告的作文合集 篇24
20xx年10月29日—11月3日,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州教发数码公司编校中心对图书市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学习,其中,我和XFY、CC、ZFF四人分为一组,调查地点为福州越洋图书城。
本次调查从周一上午至周六晚间,调查时间超过36小时。我们将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每天抽取两个时段(每时段3—4小时)开展调查:一是发放调查问卷(周六,共十份,对象兼顾男女老少,对象学历为中学学生至硕士不等,职业包括学生、工程师、教师、离休干部等,其中有两人在“留言”栏目作了填写),二是卖场信息了解,三是访谈读者和销售代表(共访谈两位销售代表、五位读者)。由于图书城婉拒提供数据,本人只能据以上三种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作概述与分析,并尝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社情况,初步探讨出版营销方面的微调可能。
问卷调查及分析
1、青年读者(25—40)对文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比较关注,家长对教辅类也有比较明显的关注;中学学生对教辅和以文学为主的课外读物的图书较感兴趣;老年人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医学知识方面)比较关注。
读者群不分职业、年龄地对人文社科类图书保持关注,这与图书城方面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基本一致——全年20xx多万码洋,其中40%左右为社科类图书。如果把人文社科类的范畴扩大些,再加上文学类,其比例应该更高。看来虽然读者群对各自年龄层的阅读需求有所区别,但更多是共同的。
2、读者一般倾向于购买简装和30元以下的书籍的装帧和价格的图书。
图书装帧与印数对定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虽然读者认为认可的图书不论价位,但考虑到目前较少有鲜明独特性的图书,定价对购买者的影响也在加大。
3、购书时多半注重出版社,并多半曾购买过我社图书。
读者对出版社的认定与评价的程度日趋明显,而我社有一定传统优势。
4、读者留言上,一位教师表示20xx年时候曾用过我社编写的高考教辅,因内容质量一般而舍弃,如今虽然是省内命题,但校方依旧没有选用我社教辅;另一位初中生则建议在教材类图书后增加一个阅读板块,作为课外阅读的一个素材。
购买者对教辅与教学需要、本省实际的要求较高,对本省出版社也有期许,但目前出版似乎没有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一位学生建议在教辅类图书背后增加相应学科的阅读板块,使教辅多功能化,也不失为今后出版的一个卖点。
调查报告的作文合集 篇25
一、当代学生的消费新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实惠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实用之间,更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实用。在各类产品的选择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2 、大学生侧重时尚性消费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8.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只有31.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