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汇总(通用34篇)

2024-06-30 01:15:46报告范文打印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汇总(通用34篇)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19日调查地点 湖师院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调查方式 抽象调查前言介绍爱情是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一直是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

  7) 是否会选择网上购买服装:会35.7%,不会64.3%

  8) 是否有钟情的服装品牌:有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nike等)

  9) 每个月服装商的消费:50以下2占0%,50-100占36.6%,100-200占33.3%,200以上占3.3%

  10) 品牌服装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主要是因为心情愉快生活质量提高了33.3%,没考虑跟随社会潮流33.3%,其他30%

  四、数据统计具体分析

  1、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度较高: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对于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趋势

  2、理性消费占主体: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服装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当代大学生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3、女生对服装的需求意识比男生高:通过调查显示:女生购买服装的频率远远大于男生,但男生追求名牌的百分比却大于女生。说明在对于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但无论是购买次数较多还是名牌重视度较强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学生能正确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就普遍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学生在服饰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调查者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后,服饰日用品、化妆品及娱乐消费的价格并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涨,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却少了,这说明他们是有意地减少了在这些对大学生来说的享受型消费,把钱用在餐饮、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五、问题现象

  1、从购买服装的频率看

  (1)购买服装的消费还是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服装的频率都集中在一个月一次和二至三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够买服装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满足虚荣心,但消费分配的主方向还是对的。

  (2)还存在服装的的消费还是不合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小部分人购买服装的频率较高,过分重视名牌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对服装消费的不合理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每月生活费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费过多的问题。

  2、从那方面吸引购买服装的.角度看

  (1)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对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其次是为了美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重视服装的质量,喜欢经济实惠耐穿的衣服,不会盲目因为对一件衣服的喜欢而不考虑价格的购买。

  (2)追求时髦是大学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程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可能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服装。却忽视了服装本身原有存在的价值。

  六、政策建议

  1、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2、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3、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汇总 篇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需要教育为培养个人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做出贡献。”为此,我们选取了这一课题,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新路子,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作一点努力。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课题调查的具体目标是:

  (1)了解学生责任感状况;

  (2)探索当前学生责任感状况的特点;

  (3)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措施,以提高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以上目标,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方法与访谈法。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问卷设计内容的考虑,从责任感的表现(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及责任感个性品质构成的四因素:责知、责情、责意、责行等方面设问,共设选择题15题。同一时间向我校初三、高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问卷750份左右,回收有效问卷达93%以上。

  二、调查结果分析——学生责任感状况及特点

  1、从对自己的责任感表现看:

  人生的自我责任是在人的自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爱指爱惜自己的身体、人格、名誉。作为社会性行为责任的自爱,它广泛地包含了自我作为行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自我的身与心的爱护。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即使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就是对自己负责。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中经常运动来保持健康的占33.75%;不经常运动来保持健康的占66.25%;从这组数字看,让人担忧,学生中不少人运动与保健意识方面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若你的同学或亲戚吸毒,你会:认为这是别人的事,不过问,至好奇,有机会也想尝试的占9.61%;劝说他不听的话也就随他去的占25.7%;立即制止,若无效则送去戒毒所的占65.2%。对异性朋友或异性同学]的交往,你的态度是:只和同性朋友交往的占8.68%;

  下雨了家里的衣物还在外面露天晾晒,这时你有空,会怎做:装着没看见的占1.57%;

  收拾仪器并清洁器具,做实验报告或小结的占54.86%。从这八项来看,多数同学对集体的责任意识较强,但少数同学的责任心态也是让人担忧。

  当你值日搞卫生时:能偷懒则想办法偷懒的占5.31%;既不积极也不偷懒,

  中国人多未必需要我,最好不用我参军,但国家征集到我,我会参军的占66.66%;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应积极报名参军的占29.47%。若你已有选举权,你会:别人选谁我也选谁或弃权的占12.33%;选自己的好朋友的占4.91%;认真投好神圣的一票的占82.44%。对于公益性捐款,你的态度是:不予理睬的占2.61%;随大流,大家捐我也捐的占24.03%;乐善好施,但希望加强捐款的使用监督的占67.92%。你对义务献血的看法:献血对自己身体健康不利,不要献血的占4.91%;献血无所谓,献也行,不献更好的占30.09%;义务献血利人利已,应主动献血的占54.65%。对交通规则你是:遵守太麻烦,还是方便一点好的占4.18%;有警察就遵守,没警察就赖得遵守的占14.21%;遵守,这是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的占70.53%。碰上路人被人抢劫你会:又没抢到我的头上,不去多事的占10.03%;先旁观,待有人进行救援时才协助的占18.39%;见义勇为或报警,协助捉拿抢劫者的占71.78%。去风景名胜区参观旅游,见到有人乱扔乱写,你会:仿效别人乱扔乱写的占2.29%;看不惯这种行为,但自觉无力劝阻,管好自己就行了的占66.25%;报告管理人或好意劝阻的占29.67%。去餐馆就餐,看到用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做的菜,你会:别人能吃,我也照吃不误的占18.6%;自己不吃但也不出声的占43.99%;说服餐馆人员或立即报警的占36.99%。你对黄4534535aaa色书刊及黄4534535aaa色音像制品的态度:好奇,会偷偷看或认为能增长见识,想方设法借来看的占32.6%;现在年龄小,不看的占29.57%;坚决抵制,并会举报的占36.47%。从这九项看,学生中社会责任意识时强时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认识时清时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