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的报告集锦(通用32篇)
(1)灵活的位图图象导入功能。
(2)强大的图层和对象管理功能。
(3)强大的绘线功能。
(4)强大的节点编辑功能。
(5)强大的面填充功能。
(6)丰富的文字注记和编辑功能。
(7)丰富的图形和文字效果功能。
(8)方便的图例符号建库和调用功能。
(9)图形文件数据量小。
(10)可以输出众多格式的图形图像文件。
实验的报告集锦 篇10
一、 实验目的
① 了解转盘萃取塔的结构和特点
② 掌握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③ 掌握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 并分析外加能量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和通量的影响。
二、 实验器材 萃取实验装置
三、 实验原理
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 将一定量萃取剂加入原料液中 然后加以搅拌使原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溶质通过相界面由原料液向萃取剂中扩散所以萃取操作与精馏、吸收等过程一样也属于两相间的传质过程。 与精馏吸收过程类似由于过程的复杂性萃取过程也被分解为理论级和级效率或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对于转盘塔振动塔这类微分接触的萃取塔一般采用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来处理。传质单元数表示过程分离难易的程度。
对于稀溶液传质单元数可近似用下式表示 式中 NOR------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单元数 x------萃余相中的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 ------与相应萃取浓度成平衡的萃余相中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 x1、x2------分别表示两相进塔和出塔的萃余相浓度传质单元高度表示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可由下式表示 H12*ORdxN ORORNH ORxHLaK 式中 HOR------以萃余相为基准的传质单元高度m; H------ 萃取塔的有效接触高度,m; Kxa------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系数kg/(m3h△ x); L------萃余相的质量流量kg/h; ------塔的截面积,m2; 已知塔高度 H 和传质单元数 NOR可由上式取得 HOR的数值。HOR反映萃取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HOR越大设备效率越低。影响萃取设备传质性能 HOR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设备结构因素两相物质性因素操作因素以及外加能量的形式和大小。
四、 实验装置
图-1 转盘萃取塔流程 1、萃取塔 2、轻相料液罐 3、轻相采出罐 4、水相贮罐 5、轻相泵 6、水泵 1、流程说明 本实验以水为萃取剂从煤油中萃取苯甲酸。煤油相为分散相从塔底进向上流动从塔顶出。水为连续相从塔顶入向下流动至塔底经液位调节罐出。水相和油相中的苯甲酸的浓度由滴定的方法确定。由于水与煤油是完全不互溶的 而且苯甲酸在两相中的浓度都非常低 可以近似认为萃取过程中两相的体积流量保持恒定。 2、要设备技术参数 塔经50mm., 塔高750mm, 有效高度600mm, 转盘数16转盘间距35mm , 转盘直径34 mm, 固定环内径36mm。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内容
① 以煤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进行萃取过程的操作 ② 测定不同流量下的萃取效率传质单元高度 ③ 测定不同转速下的萃取效率传质单元高度 。
2. 实验步骤
① 在水原料罐中注入适量的水 在油相原料罐中放入配好浓度(如 0.002 kg苯甲酸/kg 煤油)的煤油溶液。
② 全开水转子流量计 将连续相水送入塔内当塔内液面升至重相入口和轻相出口中点附近时将水流量调至某一指定值如 4 L/h 并缓慢调节液面调 节罐使液面保持稳定。
③ 将转盘速度旋钮调至零位然后缓慢调节转速至设定值。
④ 将油相流量调至设定值如 6 L/h送入塔内,注意并及时调整罐使液面保持稳定的保持在相入口和轻相出口中点附近。
⑤ 操作稳定半小时后用锥形瓶收集油相进出口样品各 40 mL 左右水相出口样品 50 mL 左右分析浓度。用移液管分别取煤油溶液 10 mL, 水溶液 25 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01 mol/L 的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滴定时需加入数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稀溶液并激烈摇动至滴定终点。
⑥ 取样后可改变两相流量或转盘转速进行下一个实验点的测定。
3.注意事项
① 在操作过程中 要绝对避免塔顶的两相界面在轻相出口以上。因为这样会导致水相混入油相储槽。
② 由于分散相和连续相在塔顶、底滞留很大改变操作条件后稳定时间一定要足够长大约要用半小时否则误差极大。
③ 煤油的实际体积流量并不等于流量计的读数。 需用煤油的实际流量数值时必须用流量修正公式对流量计的读数进行修正后方可使用。
七、实验数据及处理
原始记录 NaOH 的浓度
八、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
1.实验结论 本实验利用转盘萃取塔做液液萃取实验。 从中可以看出 当增加水流量时传质系数增加塔顶轻相的苯甲酸浓度明显增大而塔底重相苯甲酸浓度明显降低。 当其它条件不变增大转速时传质系数减小塔顶轻相的苯甲酸浓度降低而塔底重相的苯甲酸浓度增大。
2. 误差分析
① 转子流量计的转子不稳定实验过程中的流量与设定值不一致
② 实验中的滴定现象不是很明显使得滴定终点很难确定 ③ 实验仪器的系统误差造成数显仪上的数值误差
实验的报告集锦 篇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识别精馏塔内出现的几种操作状态,并分析这些操作状态对塔性能的影响;
2.学会精馏塔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掌握其影响因素;
3.测定精馏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学生对精馏过程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理论塔板数的图解求解法
对于二元物系,如已知其汽液平衡数据,则根据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塔顶馏出液组成及塔底釜液组成计算得到操作线,从而使用图解求解法,绘图得到精馏操作的理论塔板数。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用图解法求算理论塔板的理论依据为:
(1)根据理论塔板定义,离开任一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浓度x n和y n必在平衡线上;
(2)根据组分物料衡算,位于任两塔板间两相浓度x n和y n+1必落在相应塔段的操作线上。
本实验采用全回流的操作方式,即。此时,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简化为:
2.总板效率
精馏操作的总板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 T为理论塔板数,N P为实际塔板数。
3.折光率与液相组成
本实验通过测量塔顶馏出液与塔底釜液的折光率,计算得到馏出液与釜液的组成。对30%下质量分率与阿贝折光仪读数之间关系可按下列回归式计算:
式中,w为质量分率,n30为30oC下的折光指数。
测量温度下的折光指数与30oC下的折光指数之间关系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n t为测量温度下的折光指数,t为测量温度。测量温度可从阿贝折光仪上读出。
馏出液与釜液的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之间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前检查实验装置上的各个旋塞、阀门均应处于关闭状态;电流电压表及电位器位置均为零;
2.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冷却水的水量约为8升/分钟;
3.接上电源闸,按下装置上总电源开关,调节回流比控制器至全回流状态;
4.调节电位器使加热电压为70V,开始计时并测量塔顶温度。刚开始时每隔5分钟记录一
实验的报告集锦 篇1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移动台主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2、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号码为空号时的信令流程。
3、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关机或处于忙状态时的信令流程。
4、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的信令流程。
5、掌握移动台被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6、掌握通话结束呼叫释放时的信令流程。
7、了解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时移动台被叫的信令流程。
二、实验仪器
1、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
2、台式计算机一台;
3、小交换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处于开机空闲状态的移动台要建立与另一用户的通信,在用户看来只要输入被叫号码,再按发送键,移动台就开始启动程序直到电话拨通。实际上,移动台和网络要经许多步骤才能将呼叫建立起来。以移动台和移动台进行通信为例,就包括主叫移动台和主叫MSC建立信令链接、主叫MSC通过被叫电话号码对被叫用户进行选路,即寻找被叫所处的MSC被叫MSC寻呼被叫MS并建立信令连接过程等三个过程。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主叫时MS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