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实验报告 范本(通用11篇)

2024-07-14 03:55:16报告范文打印
实验报告 范本(通用11篇) 【实验名称】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实验目的】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2、观察材料的特点。....

  (3)加载时应细心操作,以免损坏压头。

  (4)测完硬度值,卸掉载荷后,必须使压头完全离开试样后再取下试样。

  (5)金刚钻压头系贵重物品,资硬而脆,使用时要小心谨慎,严禁与试样或其它物件碰撞。

  (6)应根据硬度实验机的使用范围,按规定合理选用不同的载荷和压头,超过使用范围,将不能获得准确的硬度值。

  四、实验步骤

  1、布氏硬度 试验

  布氏硬度试验是用载荷P把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压人试件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而后卸除载荷,测量钢球在试样表面上所压出的压痕直径d,从而计算出压痕球面积A,然后再计算出单位面积所受的力(P/A值),用此数字表示试件的硬度值,即为布氏硬度,用符号HB表示。

  设压痕深度为h,则压痕的球面积为

  A=πDh=πD

  试中 P——施加的载荷,kg;

  D——压头(钢球)直径 mm;

  A——压痕面积,mm;

  d——压痕直径,mm。

  2、洛氏硬度试验

  洛氏硬度试验是用特殊的压头(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头)在先后施加的两个载荷(预载荷和总载荷)的作用下压入金属表面来进行的。总载荷P为预载荷P0和主要载荷P1之和,即

  P= P0+ P1

  洛氏硬度值是施加总载荷P并卸除主载荷P1引起的残余压入深度e来计算。 用h0表示在预载荷P0作用下,压头压入被试材料的深度;h1表示施加总载荷P并卸除主载荷P1,但仍保留预载荷P0时,压头压入被试材料的深度。

  深度差e= h1+ h0,该值用来表示被测材料硬度的高低。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硬材料测出的硬度值比软材料的硬度值高,并符合一般的习惯,将被测材料的硬度值用公式加以适当变换,即

  HR=K-(h1-h0)/C

  试中K――常数,其值在采用金刚石压头时为0.2,采用钢球压头时为0.26;

  C——常数,代表指示器读数盘每一刻度相当于压头压入被测材料的深度,其值为0.002mm;

  HR——标注洛氏硬度的符号,当采用金刚石压头及150 kg的总载荷时应标注HRC,当采用钢球压头及100kg,总载荷试验时,则应标注HRB。 2

  HR值为一无名数,测量时可直接由硬度计表盘读出,表盘上有红﹑黑两种刻度,红线刻度的30和黑线刻度的0相重合。

  学生分成若干组,利用备好的硬度试块或试样,在硬度计上测定其相应硬度值,使之学会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 报告书

  (1)简述布氏和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2)测定碳钢(20﹑45﹑60﹑T8﹑T12)退火试样的布氏硬度值(HBS)。

  (3)测定碳钢(45﹑T8﹑T12)正火及淬火试样的洛氏硬度值(HRC)。

  (4)测定45钢调质试样的洛氏硬度值(HRC)。

实验报告 范本 篇11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实验仪器】

  固纬GOS—620型双踪示波器一台,GFG—809型信号发生器两台,连线若干。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束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波形的一种电子观测仪器。在各行各业与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下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与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中国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通用双踪示波器。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示波管(CRT)、扫描同步系统、放大与衰减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示波管(CRT)”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如图1所示的。可细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

  1)电子枪

  电子枪包括灯丝F,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等。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并在荧光屏上显现一个清晰的小圆点。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由两对互相垂直的金属偏转板x和y组成,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偏转。

  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若不受横向电场的作用,将沿轴线前进并在荧光屏的中心呈现静止的光点。若受到横向电场的作用,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就会偏离轴线,F灯丝,K阴极,G控制栅极,A1、A2第一、第二阳极,Y、X竖直、水平偏转板

  图1示波管结构简图

  屏上光点的位置就会移动。x偏转板之间的横向电场用来控制光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y偏转板用来控制光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如果两对偏转板都加上电场,则光点在二者的共同控制下,将在荧光屏平面二维方向上发生位移。

  3)荧光屏

  荧光屏的作用是将电子束轰击点的轨迹显示出来以供观测。

  4)显示波形的原理图

  2图3图4

  在竖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正弦电压,可看到一条竖直的亮线,如图3所示。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齿波电压”扫描电压,使荧光屏上的亮点沿水平方向拉开。电子的运动是两相互相垂直运动的合成。当锯齿波电压与正弦电压的变化周期相等时,在荧光屏上将显示出一个稳定的正弦电压波形图如图4所示。

  当波形信号的频率等于锯齿波频率的整数倍时,荧光屏上将呈现整数个完整而稳定的被测信号的波形,当两者不成整数倍时,对于被测信号来说,每次扫描的起点都不会相同,结果造成波形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移动。为了消除这一现象,必须使被测信号的起点与扫描电压的起点保持“同步”,这一功能由机内“触发同步”电路来完成。

  【实验内容与步骤】

  开机前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扫描微调、电压灵敏度微调置校准档(顺时针打死)、扫描方式(置自动)、触发源选项(置CH1或CH2)、耦合方式(置AC);按压电源按钮预热3分钟。

  (2)初始化示波器面板获得“点”:辉度、聚焦、三个位置旋钮置于居中位置,扫描灵敏度置于正交模式。(五居中一归零);

  (3)顺时针旋转扫描灵敏度选扭置0.2ms档获取扫描线;

  (4)利用CH1观察机内方波校准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1,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一行;

  (5)分别利用CH1与CH2两个通道观察左右两个音频信号发生器提供的10V1000Hz与15V20xxHz的正弦交流信号,并作为待测电信号2与待测电信号3,记录其相关参数于黑板给出的数据记录表格第二行与第三行。

  (6)扫描灵敏度选钮置正交模式,按压下触发交替旋钮,显示模式置双踪模式观测不同频率比的利萨如图形。

  (7)申请课堂考核,归整仪器结束实验。

  【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

  图5利萨如图

  附表电信号电压、频率的测量数据记录表(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实验结果:详见下页附图(11海科曹丽安娜提供)

  注意事项

  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预热3分钟以后才能正常工作。

  2.测信号电压时,一定要将电压衰减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测信号周期时,一定要将扫描速率旋纽的微调顺时针旋足(校正位置);

  3.不要频繁开关机,示波器上光点的亮度不可调得太强,也不能让亮点长时间停在荧光屏的一点上,如果暂时不用,把辉度降到最低即可。

  4.转动旋钮和按键时必须有的放矢,不要将开关和旋钮强行旋转、死拉硬拧,以免损坏按键、旋钮和示波器,示波器探头与插座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挂口灯泡与灯座的锁扣配合方式,切忌生拉硬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