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精选24篇)
(二)备课篇——台下十年功
在实习前期,我就主动找师兄确定要上的课,为了可以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所以先确定了两节要上的课:《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和《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两节课都是我从来没备过的课。因为总觉得比较简单,越是简单就越不知要怎么讲好。可是不管怎样,我从头开始,一直在边听课边备课。先是细读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各节的教学重难点和需要讲清的几个知识点。再上网找资料,参考一些课件和教案之后,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后再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和撰写教案。由于我的指导老师刚好到了要上这两节课比较慢,所以后来在听了其他老师讲授这两节课以及听取指导老师的一些意见之后又做了适当的修改。修改完成之后,然后再组织语言,进行试讲。这整一过程真的很不简单,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其他节课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做到这么充分,可是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个实习生应该做到的。
备课一定要充分。其实,就像师兄说的,备课再多再充分,也会有突发状况。
有时候就需要一些课堂生成,例如有时对于一个知识点,我打算这么讲解,可是发现讲解之后学生不懂,就需要老师去拓展,要在不断总结中扩展。而且,在备课过程中,资料的整合这方面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生物,如果是纯粹课本的内容的话,是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的。要多列举生活中一些生动活泼的例子,要融入自己的思路,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些在备课的时候都要考虑到。总之,备课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要做好,就要不断地努力、积累和总结。
生物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 篇4
一、 实习目的
1. 了解牛栏山酒厂的历史和酒文化
2. 通过参观了解白酒的制作工艺流程
二.实习地点
x区牛栏山酒厂
三、相关企业介绍
牛栏山酒厂,中国历史悠久的酿酒厂之一。依据现保存在顺义档案馆的《顺义县志》记载,从有详细酿酒历史记载的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算起,酿酒古镇牛栏山的“酒龄”已近300年。
牛栏山酒厂自1952年在“公利号”、“富顺成”、“魁胜号”、“义信号”四家老烧锅的基础上成立建厂,现已发展成为国有大型企业,总资产达5.1亿元,是北京市年产白酒5万吨以上的生产厂家之一。企业现有干部职工1500余人,主要生产以“牛栏山”牌二锅头等共计170余种酒类产品,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眯。
四、牛栏山二锅头基本概述
牛栏山二锅头,二锅头之宗。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京师酿酒师蒸酒时,去第一锅“酒头”,弃第三锅“酒尾”,“掐头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锅之贵酿。牛栏山二锅头,宗气一脉相传,于20__年9月4日荣获“国家二锅头原产地认证”。
二锅头酒选用高粱为主要原料,还是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经原料清蒸、辅料清蒸,低温入池,适当发醇,火蒸馏,掐头去尾,贮陈精酿而成。
由于二锅头酒的酒液清亮透明,香气芬芳,酒质醇厚,入口甘润、爽洌,酒力强劲,后劲绵长,回味悠长,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二锅头品牌家族也日渐丰富。
牛栏山二锅头的发酵,仍沿用古老的“地缸”发酵法,恪守传统的“清蒸清烧”酿造工艺。从润料、糊化到入池发酵,十多道传统工艺,下足精致工夫。充分保证,地道二锅头之清、香、爽、净。
五、生产原料和设备
主料:高粱(东北高粱)、玉米、大麦、水(深层地下水)
辅料:豌豆、酒曲
设备:主要有发酵设备、酿造设备、蒸馏设备、灌装设备等。
六.生产工艺和流程
1.生产工艺
采用续碴清香型曲酒生产工艺。
所谓续碴法是将米碴子(指粉碎后的生原科)蒸料后, 取出酒醅(又称母糟, 指已发酵的固态醅, 将米碴子和酒醅混合后, 在甑桶内同时进行蒸酒和蒸料(这种操作称混烧), 然后加曲继续发酵, 如此反复进行。由于生产过程一直在加入新料及曲, 故称续碴发酵法。
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工艺流程图
2.发酵类型
采用的是固态发酵法:其工艺特点是全部酿酒过程的物料流转都在固体状态下进行,发酵容器主要采用地缸、窖池、大木桶等发酵设备,多采用甑桶蒸馏。固态发酵的酒质较好。
3. 过程控制
①对原料的控制:高粱是二锅头的主要生产原料,酒厂择优于我国高粱主产区的东北地区,专门建立了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并对原料采取严格收购、多次检测、达标入库、出库在检测等控制方法,保证所有原料均达工艺要求标准。
②对水源控制:酿造二锅头使用的是地下三百米处的优质地下水。按工艺要求。酒厂定期对水质进行化验和检测,进行反渗透处理。使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在此基础上,水中的一些无机盐以及电导率等指标也要达到酿酒的要求,才能成为合格的酿酒用水。
③对勾调工艺的质量控制:目前酒厂盛原酒的容器是陶坛和不锈钢桶,有效地保证了原酒的长期存放;其勾调用水需经反渗透处理,以保证牛栏山二锅头酒的封为特点和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