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精选24篇)
(二十)杜鹃花科 Ericaceae (有50属,1300余种,我国有14属,700多种)
通常为长率灌木或半灌木。单叶,革质,互生、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整齐,单生或多呈总状花序。
(二十一)茄科 Solanceae (有80余属,3000种,我国有22属,100余种)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全缘,分裂或羽状复叶,无托叶。花单生或聚伞花序;花两性。
(二十二)莎草科 Cyperaceae (约80属,4000余种,我国约28属,500余种)
多年生,稀一年生草本;常具根状茎;秆中实,常为三棱型,无节,叶常3列,基生或秆生,基部常有闭合的叶鞘,或仅有叶鞘而无叶片。
(二十三)楠科 Cupressaceae(约22属150种,我国有8属 29种)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交叉对生或轮生;鳞形或刺形,或一株上兼有两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于枝端或叶腋;雄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雌球花具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苞鳞与珠鳞合生。球果小型。木质或草质。熟时开裂。或肉质而合生。每种鳞具1至数粒种子。种子小,具窄翅或无。
(二十四)山茶科 Theaceae (约30属750种;中国有15属500种)
多为常绿木本。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花两性,少数单性。子房上位,少数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个。蒴果,或不开裂的核果和浆果
(二十五)十字花科 Cruciferae ( 约375属3200种)
一年、 二年或多年生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基生叶莲座状,茎生叶互生,无托叶,
单叶或羽状分裂。花两性,整齐;萼片4,分离,排成2轮;花瓣4,分离,有白、黄、粉红、淡紫、紫各色,排列呈十字形,上部开展,下部呈爪,
生物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 篇15
前言
分子诊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等多方面都逐渐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但真正能很好的将分子生物学诊断信息运用好的医务工作者还只是少数,不少医生目前仍对传统的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可信度仍然怀有质疑的态度,更不用说一些刚发展起来的检验项目。因此检验专业的实习生不仅要掌握分子诊断学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更应该孰知其临床意义,更好的与临床进行沟通,才能更好的运用先进的检验诊断技术为患者服务。
一、实习时间:
20xx.8.29~20xx.9.25
二、实习科室
附一院检验科分子生物学室
三、实习目的:
熟悉分子室常规的检查项目,掌握标本的签收和处理,掌握PCR的原理,核酸(DNA和RNA)的提取,PCR仪的使用,熟悉核酸杂交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杂交仪的使用。了解各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四、实习内容:
1.HBVDNA检测(定性和定量)、HCVRNA检测(定量):核酸提取是扩增前最主要的步骤,每个环节都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主要步骤:每个EP管加100微升DNA浓缩液,再加100微升待测血清,震荡混匀,离心120xxrpmx10min,用加样枪弃上清,加30微升DNA提取液,震荡,金属浴(100℃)10min,离心120xxrpmx5min。提取后,配试剂,加样,扩增1h45min,扩增仪型号为7300。分析结果。注意,金属浴过程中,金属浴箱要盖上,每个EP管要盖严,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爆管,造成实验室的污染。若发生爆管,详细记录好发生爆管的标本编号,爆管发生的原因,时间等情况。HSV-II型病毒DNA检测(定量)、HPV病毒(6.11型和16.18型)DNA检测(定量)的标本均为分泌物,标本加生理盐水,震荡,取1ml至EP管,离心120xxrpmx5min,弃上清,注意沉淀易漂起,不要讲沉淀弃掉,加50微升DNA提取液,震荡,金属浴(100℃)10min。然后配试剂,加样,扩增1h20min,PCR仪为7600。检验结果需要与患者的病史、临床信息综合分析,绝对不可仅仅只凭PCR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
2.核酸杂交主要是指HPV21型检测,标本多为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首先提取DNA,进行核酸体外扩增,得到扩增产物,然后金属浴煮沸,淬火,得到大量单链的DNA的片段,将单链DNA的片段加入到500微升杂交液中(之前的DNA提取及淬火等操作在标本处理间进行,扩增在核酸扩增间进行),并到产物分析间进行核酸的杂交,每台杂交仪可一次做15个标本,应注意防止漏液和交叉污染。
3.其他流式细胞术等,但由于标本量较少,平时多的不多。
五、实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分子生物学室的实习感觉还是太过短暂,再加之实习人数多,操作的机会少,特别是标本少的项目,基本还是处于见习的状态,而且相比其他组的实习,缺乏主动思考的的动力,也许事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也许是跟老师交流太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加强相关学习,真正掌握好这这一门新兴的学科,为今后的学习、该工作或者科研服务
六、实习感想:
一个月的实习很快结束了,每天其实都在做着大量的重复工作,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厌烦,相反我觉得这是一门艺术,因为没有谁能保证2次加样的量是完全一样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规范我们的操作,使每次加样量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会做不代表能做好,真正的快乐就在于,将别人认为枯燥无聊的工作做的完美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