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2篇)

2024-09-18 06:13:19报告范文打印
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2篇) xx乡农村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情。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但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

  餐饮食堂1547家,其中餐馆酒店1395家,食堂60家,其他92家。20xx年卫生行政部门共检查餐馆酒店、食堂15730户次,受查处的有45户,其中:取缔无证5户,吊销许可证2户,停业整顿11户,责令整改27户,处罚没款3.5万元,销毁不合格食品7100公斤。

  三、存在问题

  1、农牧渔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施用控制难度大。由于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经营分散、品种混杂,加之农民质量安全意识差,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控制上仍有较大漏洞。一些地方在种养殖中滥用激素类药物以保收成,增加产量。如使用避孕药喂养甲鱼、黄鳝等水产品,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膨化剂等,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食品加工企业数量大、规模小、水平低。我县绝大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都很小,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绝大多数企业设备简陋,产品单一,管理差,产品标准和质量水平偏低。检测手段有限,缺乏自检能力,生产加工企业对原材料进厂,不能通过自检把好源头关。出厂产品也没有全部通过检验,质量状况很难保证。

  4、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存在注水肉、水发菜甲醛含量超标的问题,部分熟食卫生指标不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一些水产品因饲料激素超标质量堪忧,活禽类产品批发销售分散、检疫难落实,家禽宰杀无定点。超市食品质量存在一些包装类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部分食品卫生指标不合格,有些食品成分含量不合要求,有的伪造生产日期、销售过期食品,索证不严致使一些不安全食品进入超市销售的问题。

  5、餐饮业、学校学生食堂业主卫生意识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食品卫生安全,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漂白剂的现象较普遍。同时,多种因素导致小餐饮店、建筑工地食堂等普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况。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制度后,增强了政府管理和调控能力,但要完全关闭大量无证经营的餐饮店,涉及到大量下岗人员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几乎都实行分散经营,产品种类繁多、品种杂乱,不利于推广标准化技术和统一产品质量;

  二是食品生产加工尚未形成规模化、规范化运作,质量标准和管理水平低;

  三是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完善,检测水平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缺乏应有的质量检测设备;

  四是监管资源分散,权责不符,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五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执法主体缺失、监管效率低下,执法难、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

  六是部分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缺乏起码的诚信;

  七是信息不畅、反应不灵,预警、应急、日常监管等信息反馈不及时,被动处理的多,主动查处的少。

  四、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强化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1、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2、加强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

  3、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和法律法规培训。

  (二)健全组织,建立制度,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

  2、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定期通报制度,构建部门之间的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3、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建设,依托药品监管网和供应网,构建城乡一体、三网互动的网络体系。

  4、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和举报的威慑作用。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确保各环节食品安全

  1、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

  (1)加强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2)在土壤、水源、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域,禁止种植蔬菜。

  (3)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推进产地环境污染监控工作,加快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定进程。

  2、强化对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

  (1)强化食品生产原料及添加剂的监管,坚决消除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2)进一步加强生猪、牛羊屠宰管理工作。严励打击私屠滥宰、严禁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进入流通销售领域。

  (3)对获取生产许可证暂时有困难的食品企业进行整合,利用资源互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符合生产许可证要求的条件,做到合法生产加工。对确实不符合条件,也无法进行资源整合的食品加工点,坚决予以关闭,防止鱼目混珠,影响我县食品生产企业的形象。

  3、强化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1)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对食品经营企业、个体户,要严格依法审查其主体资格,严格执行前置审批规定。

  (2)加强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调味品、酒类、豆制品等食品的市场准入管理。

  (3)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场的监管网络。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食品市场及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的巡查整治力度,取缔无照无证经营。

  4、强化对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1)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准入要求。

  (2)严格执行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进一步加大对集体食堂、宾馆饭店、建筑工地食堂,特别是“小饭桌”、小餐馆、个体饮食店、盒饭和馒头制售点的卫生检查力度,积极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3)认真落实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对食品商场、超市销售散装食品执行规范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其达到管理规范的要求。

  (四)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建立“统一协调、权责明确、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2、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机制。

  3、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4、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及时控制和减轻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加大经费投入,充实监管力量。

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8

  这周,本校教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学经过两种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是网络调查(在爸爸的帮忙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经过qq群发动调查);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进绣山公园进行随机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能够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仅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仅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仅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仅有个别去购买零食,能够说明男生不是十分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能够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能够看出此刻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提议

  从上头的结果与分析能够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那里我要提几个提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