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调研报告(精选31篇)

2024-08-27 23:22:47报告范文打印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调研报告(精选31篇)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近年来涿州市按照工业立市、以城兴市、借京强市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路,创新发....

  (四)从群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事上下功夫,抓好公共事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城乡最明显的差距,也是农民最迫切的需要。要采取多种融资渠道,从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实事抓起,进一步加大对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断配套完善。同时要为群众建设一批扎实、实用的敬老院、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大院、体育广场和放心店等公益设施,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不同层面的需求。要注重小学和幼儿园的建设,让农村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到更好的教育;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改造,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制度,让群众都能看得起病。要逐步提高对老人和失地、失业、弱势农民的保障水平,确保人人生活过得去,争取人人过得好。

  (五)从农村和谐、创造现代生活着眼,抓好乡风文明。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村班子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定时定点集中办公、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务大事村民公决、村级工作“阳光操作”及村章、合同、程序“三监管”等民主管理制度,规范“一事一议”运作程序,提高村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加快推进村级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依法治村。二要加强引导教育,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习俗。充分发挥文化大院等设施的作用,引导农民学知识、学文化,过文明健康的生活。我县的东部人口主要是三、四十年代从鲁西、鲁西南地区移民而来,中部地区主要是从潍坊、广北一带迁移来的,而西部地区是以我县的原有人口为主,思想意识、文化背景、生产生活习俗差别较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分别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在生活上要逐步解决那些辟如盖房不垒院墙、吃喝不讲营养、房内房外不讲第一范文网-您的专属秘书!卫生、柴草乱堆乱放、人畜家禽混居等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在生产上要引导农民摒弃那种单纯靠地吃饭的传统农业意识,积极从事二、三产业,增加非农业收入。三要抓好活动载体,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组建一批村级文艺宣传队、体育队,搞好“十星级文明户”、“信用户”、“五好家庭”、“五好村民”、“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好邻居”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倡树文明乡风,展现农村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调研报告 篇11

  根据上级文件的精神要求,我于今年4月下旬在我村认真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与部分村民组长、农民群众积极交流沟通。通过几天的深入调研,加强了对我村发展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和认识,现结合本人到村任职6个多月的工作实际,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xx镇西郊,省道公路由东向西贯穿全境,县道路、x路由南向北穿村而过,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为主,羽毛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20xx年底,全村拥有耕地面积xx亩,常住户xx户,人口xx人,有xx名党员,全年实现人均纯收入xx元,是全镇人均经济实力较好的村。自20xx年我村被确定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和关怀下,我村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要目标,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各级新农村建设文件的重要精神,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大力发展我村特色经济,努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

  1、群众积极性较高,心中充满期待。在调研中感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是比较高,参与意识也比较强,心中充满对新农村美好生活的期待。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使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党和政府的希望和期待比以前更强烈了。

  2、积极谋划和部署,明确发展思路。今年以来,我村根据市委张秘书长的指示要求,把今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年,积极谋划,确保全村新农村建设稳步快速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在20xx年春节前后,村两委结合农村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分别召开了村两委扩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着重研究和部署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村两委在去年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本文摘至:范文大全)广泛的讨论,结合村情,确定了新的一年里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为: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1238”工程(做强做大一个羽毛产业,实施好村村通和农田水利治理两项工程,抓好基层组织、文化教育和环境卫生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好八个新村庄居住点)为抓手,发展羽毛产业经济集群,扩大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突破性进展。

  3、加大建设项目编制申报工作力度。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积极与我村帮扶单位联系,根据村发展实际,编制了多个建设项目报告,大力争取上级单位的项目支持。我们主要针对村里的各项关系全局建设的基础建设项目进行编制报告。如: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水利部门的安全饮用水工程和渠、塘治理工程、交通部门的道路建设项目等工程。确保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用的地方,促进全村的新农村建设。

  4、脚踏实地抓生产发展,不断提高村民收入。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可以看到村民对收入的增加非常重视。村两委同志积极思考,出谋划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在羽毛大户中积极宣传,鼓励他们发展,切实解决好发展中的.困难,使羽毛大户发展信心足,干劲大。他们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今年以来积极筹划,扩大投资,已经有多名大户准备新建或扩建羽毛加工企业。通过上级的大力支持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我村的羽毛产业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了全村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村两委充分利用好作为省级示范村的优势,积极争取支持。自去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投入300多万元,现已基本建设结束,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村两委积极征得项目治理区农户的同意,做好土地集中整体出租承包工作。现以全部出租承包出去了,进行绿色蔬菜和优质农作物的种植,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示范基地。这样也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根据各自的实际做好生产发展,确保收入能稳步持续增长。

  二、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导产业缺乏强劲支撑,特色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我村农业目前仍以传统的粮、猪型为主,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少且发展速度较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作为我村特色产业的羽毛加工业还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扩大发展受阻的,还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农民增收渠道较窄。除羽毛加工业外,仅有养鸡、养猪和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不高。

  2、党员、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部分村民及少数村组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尚存偏差,通过调研发现他们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的村组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要求他们这样做,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多数村组干部对怎样建设新农村感到手足无措,寄希望于上面有可资参照的模式或方案下来。总的来说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了解的不够透彻,不能全面的理解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民致富。由于我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道路硬化及改水、改厕任务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目前群众自筹、市县单位的帮扶资金仅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村内有相当部分的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逢下雨很难进出,羽毛大户的发展严重受到制约。

  4、人居环境改善压力较大。农村居民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能源建设亟待加强。通过调研发现,我村有好几个村民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房、残墙断壁、路障等等。但是由于农民传统意识较重,对宅地房产存在谁占谁有思想,不肯拆除。即使拆除也要求给予经济补偿,拆除改建压力大。

  5、乡村债务是制约农村生产发展的“瓶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xx年末,我村共有村级债务为多万元。这些债务虽然通过各级的努力化解了一部分,但是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致使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所降低。这些债务也使许多好的村办项目纷纷落马,许多村干部、村民明知道有的好项目挣钱,但因缺少资金,银行又不给贷款,使得许多项目纷纷搁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