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调研报告(精选31篇)

2024-08-27 23:22:47报告范文打印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调研报告(精选31篇)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近年来涿州市按照工业立市、以城兴市、借京强市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路,创新发....

  二、合理规划,节约资源。

  为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加强对国土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制定了严格的矿山、土地利用管理办法和保护措施,保证了矿山的有序开采和土地的合理利用,自然林木和近年新栽树种得到有效保护。QQ克服严重缺水的困难,完成引黄河水入QQ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和荒山育林,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全镇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无耕地,退耕还林和绿化山区3平方公里,培育小林场10个,栽种竹子200多亩,种植草坪10万平方米。对企业、单位和居民住宅均按照花园式要求布局兴建和改造。同时,为了节约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按照居民居住情况建成了6个住宅小区,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从而实现了工业、农业、商业、居住和生活娱乐区的合理配置,全面促进了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面转化。

  三、发展高效农业,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结合QQ地少土薄的`实际,我们从发展“一优双高”农业出发,成立了以QQ公司为龙头的集养殖、种植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集团,下属养猪场、养鸡场、蔬菜基地、粮食基地、饲料基地等。所有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均为“安全养殖”,猪和鸡的饲料全部为天然营养源,猪和鸡的粪尿全部作为有机肥,我们投资40万元建成大化粪池6个,对猪粪、鸡粪等用高温化粪的方法,经过化粪池发酵后,通过管道输到大棚菜地作为肥料。这就简单地形成了一条生物链条,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治理了环境污染。治理蚊蝇我们采用高效药物定期喷洒,猪圈、鸡舍及时冲刷,保持干净控制蚊蝇孳生的方法。

  四、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减少资源的使用量。

  一是改变居住方式。为了节约土地,QQ近年一改过去建造独家小院别墅式楼房做法,由镇里统一规划,建造居民集中家属楼,节约了公用设施,减少了土地占用,也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二是利用可再生资源,实施天然降水集水工程,减少环境排放。QQ地下水源奇缺,为节省和充分利用水资源,20xx年,我们承担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QQ镇雨水综合利用模式示范”。该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屋顶接水、植树造林涵养水份、示范和推广节水型厕所、建造水坝储藏水份等方面。全镇80%居民都建有水窑,收集雨水主要用于洗衣、浇菜、搞卫生等;我们还建成了总蓄水量15万立方米左右的华泉水库、龙王池水库,收集雨季山上流下的雨水,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灌溉林木等;我们还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家的推荐指导下,引进国际先进的节水型厕所技术,建立了若干个粪尿分离式卫生厕所,减少人粪尿污染排放,减少了因水冲而造成的水源浪费。

  术等措施,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社区环境得到绿化美化,污染得到彻底治理,企业的各种生产管理活动的能耗降低到最小限度,资源利用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下,我镇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借鉴外地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和总结我镇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和市有关部门深入探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累了经验。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调研报告 篇24

  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长期跟踪调查xx村,从xx村近几年的发展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契合的思路和举措,这种契合能在大多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找到,对此进行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xx村地处坝区和山区结合部,距县城9公里,有 6个村民小组,670户,262 人。xx村虽地处县城近郊,但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xx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xx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一)、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xx村地缘优势突出,守着一方热土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xx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

  闲散现象突出是制约xx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八大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以实干精神来赢得全村上下的拥护和支持,有效引导和带动全村上下,屏弃安逸闲适思想,积极配合做好全村重大项目建设,踏实地经营好家庭经济,闲人闲事不断减少,干事创业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村两委班子以实干兴村的具体举措带动了全村实干兴家,广大农户又以实干兴家的具体行动促进了实干兴村,全村真正成为了实干村。

  (二)、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xx村呈丘陵地貌,相对山区来说,生产生活条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寨头亮、寨脚黑”的供电,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问题。

  痛定思痛,xx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中老板捐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投资 4万元,建成2 3国道至村委会3.24公里的村级柏油路,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投资 8万元,建成全长8.4公里“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 400亩;三是投资 33.55万元,改造了通向各自然村的 0余公里电网,实现了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投资 26万元,架通至各自然村的程控电话线路,全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覆盖面均达 00;五是投资 0余万元,种植和改造茶园 600亩。四项基础设施和一项基础产业的建设,解决了温泉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的文明新村,打牢了xx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三)、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xx村地处县城近郊,城区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极易感染到这里,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喝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都较突出,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本来看好地缘优势的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顾忌这里的综治环境和村民的精神状态,望而却步。

  xx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创建文明村活动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xx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清理垃圾死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歪风

  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人到位的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渲染出温泉文明村创建活动浓烈的氛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xx年 2月xx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发展环境逐年优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