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000字(通用32篇)
实践总结:作为衣食无忧的90后一代,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让我的那段艰难的岁月有了深刻的感知。天天吃发了霉的馒头还要饿肚子,天天穿缝缝补补不知多少次的衣服还不合身,天天走在泥泞的坑洼不平的小路上却没有鞋穿,天天住在阴暗的草屋里还没有空地,天天在教室外面偷听仅仅因为交不起学费,甚至连生了病都不敢去医院,我不敢想象那样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苦。那种生活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但从讲述者那忧郁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那种艰苦。而今的我们,真的需要用心去感受那段岁月,并以此作为以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那段
岁月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资本,我们应该把它化为成长成才的动力。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社会,靠自己的力量做一点事;第一次尝试在去有意识的完成一个课题;第一次去做一些调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第一次体会大家一起用心,劲往一处使,努力完成调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参加这次社会实践,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日益优越,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家乡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对于自身,不仅丰富了阅历,增加了经验,还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家乡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000字 篇11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形象日益突出,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方式、一种时尚、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可塑性文化。、对人们来说出门旅游也是越来越普遍。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喜欢了解新的环境,希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和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身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均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他们渴求获取更多的新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观念促使高校学生们选择旅游作为扩大交际、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生都认为旅游是一项极好的文化娱乐项目,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增长学识,结交朋友,陶冶情操。总之,高校学生有着普遍的出游愿望。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大学生的旅游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旅游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旅游业的更好发展,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根据这些情况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大学生的旅游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一共分发了200分问卷,收回196份,回收率98%。
内容:
1、问卷设计
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内容上分为个人基本信息、旅游意愿及旅游情况三部分。
2、研究对象、:重庆大学生
3、研究方式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方式,然后汇总数据,统计结果。
在进行资料收集时,根据的是选项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关于旅游调查的概述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喜欢旅游。作为旅游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对旅游也越来越感兴趣。在旅游中,他们可以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他们也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旅游中,他们也可以丰富精神生活、陶冶审美情操。所有,旅游对他们越来越重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放松心情、欣赏美景的方式,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那么,在这个旅游业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旅游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旅游兴趣调查结果分析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对外出旅游颇感兴趣,并且表示今后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够去更好的地方旅游,并且普遍认为旅游在日常的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8%的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60%的人认为比较重要,28%的人认为不太重要,4%的人认为不重要。由此可见,大约68%的大学生对旅游有着较浓的兴趣。
(二)旅游时间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70%的大学生倾向于在寒暑假去省外旅游,一方面时、间比较充裕,另一方面可以领略全国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开阔自己的视野。20%的大学生喜欢“五一”或“十一”黄金周。8%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周末进行短途旅游,希望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三)旅游目的地景观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49%的大学生更偏重于自然景观,他们倾向于与大自然的一种近距离的接触,喜欢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对水乡古镇的喜爱也占了26%,他们希望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己家乡的差别,以此来开阔视野、对名胜古迹的喜爱占15%,这些大多是历史爱好者,对以前的文物、古迹比较感兴趣。而只有8%的大学生对繁华都市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