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000字(通用32篇)
进入马兰拉面馆,我也了解了马兰的起源,更喜欢上了一种花—马兰花,她象征着勤劳勇敢之花,更深刻明白了拉面拉面的制成、加工等一系列的过程。
在与顾客应对面的直接交流过程中,我也锻炼了自己。
在店里每一天应对的各式各样顾客,不管在什么状况下,我始终要做到一名服务员就应做到的事,在交谈中要有礼貌,尽量满足顾客的各种各样的需求。
由于我们工作时都是站立的,我平时没有站习惯,所以脚还不适应这种长久的站立,渐渐的脚底开始生疼起泡,还脱了皮。
虽然不是说入骨的疼,但我觉得也很难承受,总盼着早点下班,早点结束这种煎熬的日子,但是为了心中那份永不服输的信念,我坚持下来了,我战胜了自我,也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潜力,培养了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意志。
在马兰拉面馆里,我也结识了一些同事,了解到她们大多数来自外省,学历大部分是初中,我还询问了她们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没有考上高中,有的是因为家里供不起,她们有几个年龄也是和我相仿,十六岁就来到这座城市打工,从她们的言语中我感觉到了她们对读书的向往,这让我觉得更要认真珍惜这个能够获得更多知识的机会,但我也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天道酬勤的道理,尽管她们学历不高,但是她们也要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真的让人感动。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势,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透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从中领悟很多东西,而且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
三、结束语
无论什么事,只有亲身的体验过才会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对这件事有深刻的认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我真实的写照,以后我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潜力,成为一个全方位人才。
篇一
一、调查问题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就应用心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此项调查是对海棠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状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
x中学八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海棠中学的10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00份,有效问卷94份,完成率到达94%,时间为12月16日。
四、调查分析
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
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钱的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此刻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少数的家庭。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决定潜力和行事潜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状况下
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透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比较疼爱孩子的,不忍心让他们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