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报告合集(精选31篇)
第三部分:一些珠宝商家促销手段涉嫌违法:
1、珠宝玉石折扣价,特别是低折扣价。
商品的折扣价源自商品的原价,依据国家发改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原价是指同类商品本次降价前7天内销售的最低价格。珠宝玉石不属于同类物商品,因此促销的每款首饰都属于“第一次”,没有原价之说,原价均属虚构。如一件“足铂钻石镶嵌戒指”,标签价5600元,商家宣称五折销售,即优惠价至2800元。此标签价5600元非《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的原价概念。因此,遇到商家折扣促销珠宝玉石,请谨慎相信,特别是遇到商家低折扣促销时,请你务必远离!
2、商场购物抽奖,中奖购买珠宝玉石。
一些珠宝商以另类的经营方式进驻百货商场销售珠宝玉石首饰,即与百货商场合作,将珠宝专柜变相为“赠品领取”专柜。顾客在商场购物,均可获得“领奖卡”,到“赠品领取”处领取赠品并参与抽奖,中奖后可以优惠购买珠宝玉石首饰。中奖购买的珠宝玉石首饰一般有一下问题:
1)每件首饰虽然都配有检测机构的鉴定证书,甚至是“国”字头的鉴定证书,顾客以为货品品质好。实际上,有鉴定证书的珠宝玉石,只是说明是天然的,并不是说明品质好。如一件翡翠手镯,依照《珠宝玉石 鉴定》国家标准,鉴定证书的结论都是“翡翠”,但如果品质最好的可能是数千万元,品质差的可能只值几十元,鉴定证书并没有体现价值。
2)提供抽奖销售的“金镶玉”首饰,其玉的部分都不是原产地新疆和田产的和田玉,全都来自俄罗斯、韩国和我国青海等地区,业内称俄料、韩料或青海料,而且大部分是“下脚料”(品质很低),价值只有一二十元;其金的部分,虽然是黄金,但都是金箔纸,贴在和田玉上的金箔纸,价值只有几元钱。此类“金镶玉”首饰,实际上是价值很低的工艺品。
3)抽奖柜台内的珠宝玉石首饰,标高价打低折,误导顾客便宜,引诱购买。福建宝协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发现,此类抽奖柜台内的珠宝玉石,标价都高得非常离谱,然后打低折扣销售。如一件市场价一般为百元的“金镶玉吊坠”,标价却是七八千元,然后两折销售,售价却高到一千四五。其标价七八千元,非《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的原价概念,纯属虚构,涉嫌价格欺诈。
3、金价便宜 甚至便宜到首克只要199元。
黄金首饰属于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不用担心压货,店家如需回收货款,只要按上海金交所当日公布价,每克降低两三毛钱,厂家立即回收,无需每克便宜几块钱,还花费劳力促销,因此,店家便宜卖金,不是善心,而是暗藏猫腻。所以,判断一家金店,价格是否诚信,就看他们的黄金价格是否诚信造价,即行业成本加合理利润。
店家宣称黄金首饰(足金)低价(比同行低),实际上是引诱顾客金店。我们在市场调研中发现有店家,甚至是品牌加盟店,电子显示屏上明示的金价比厂家批发价还低,有的甚至比上海黄金交易所当日发布价很低,使用这种价格手段的金店,其他类首饰如K金饰品、镶嵌首饰、翡翠饰品等均存在价格欺诈,利润高得惊人,如一件不到1克重的18K吊坠,市场价一般为400元左右,此类店却卖900元以上。说黄金首饰首克199元,实际上把亏的部分又分摊到其它克数里计算,同样属于价格欺诈。
第四部分:提醒购买珠宝玉石 远离商家套路
珠宝玉石,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信息是不对称的,相同的珠宝玉石,其品质高低,价格相差悬殊,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国内外一些珠宝玉石销售商,一方面掌握了珠宝玉石的特点,另一方面了解国人爱买珠宝玉石,依据国内外法律不同,设计各种套路,让喜爱珠宝玉石的国人,屡屡上当。根据福建宝协掌握的行业情况,国人在境外旅游商场购买的珠宝玉石,大部分是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在国内旅游购物场所、展会珠宝摊位、商场购物抽奖、电视购物、网店等购买的珠宝玉石,大部分是低品质高价钱的。这是因为国内的珠宝玉石商家,销售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的商品,法律风险大,商品低品质标高价,商家没有法律风险,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因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珠宝玉石,警惕以下套路:
套路1:国外珠宝店,向你介绍宝石知识。
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接待过福州一林女士,她花费26000多元从泰国带回一颗蓝宝石,经福建宝协专家鉴定,该宝石是合成的蓝宝石,市值大约是50元左右,她知道这一结果后快崩溃了。据林女士讲述,她是今年七月上旬跟福州一旅游团去泰国旅游,一天,她们被安排到了一家珠宝店购物,进店不久,来了一位会说中文的经理,在一个会议室里,那位经理给她们介绍了宝石的知识,林女士说她们在听完经理的一番演讲后,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购买了宝石。
套路2:商场购物抽奖 高折扣卖珠宝。
黄女士告诉福建宝协工作人员,她在福州一家商场内购买衣服,结账后被告知可以到“绿梵珠宝”专柜领取小礼品及刮奖卡,黄女士刮到了20xx元抵用券的大奖。“我当时就心动了,觉得捡了一个大便宜。”黄女士说,她说她一看柜台在售珠宝的标价基本都要2500元以上,扣除抵扣的20xx元,自己还要再掏五六百元。最后,她花了568元,买了一款标价2580元的金镶玉吊坠。购买后,黄女士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在朋友提醒下,她将买来的珠宝拿给其他珠宝商鉴定,说这款珠宝只值100多元。最后她想送福建宝协鉴定,希望是假的,好退货,福建宝协检测结果,该金镶玉吊坠是真的,因此,她遇到了退货难的问题。我们提醒广大消费者,配有鉴定证书的珠宝玉石,只是说明销售的珠宝玉石是天然的,而非说明其品质高低。低品质标高价是商场购物抽奖买珠宝的利益套路。
揭秘:低品质标高价 规避了法律风险。
国内商家销售假货或以次充好商品,法律风险大。因此珠宝玉石销售商一般不会冒法律风险,销售假的或以次充好的珠宝玉石。所以,黄女士想在产品质量上找到维权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此事件的套路,是低品质标高价,商家规避了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获取高额利润。但实际上,只要商家有恶意谋取高额利润,一般都是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根据珠宝玉石的特点,每件珠宝玉石首饰商品都是唯一性的,商家给珠宝玉石折扣价,依照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其原价都是虚构的,依据《价格法》,商家涉嫌价格欺诈违法行为,这一事实,很多消费者不了解。因此,提醒消费者远离商场购物抽奖卖珠宝。
维权:消费者商场购物不小心遇到购物抽奖买了珠宝玉石,可凭购买单据,以商家虚构原价涉嫌价格欺诈为理由(涉案珠宝柜台无法提供原价证明),向当地价格监管部门投诉关联商场。
套路3:足金低价促销,甚至首克才199元。
王女士路过一家珠宝店,被该店足金首饰低价诱惑,她一对比,这家珠宝店的金价比其他店每克便宜5元钱,首克才199元(限买8克以上),手头上的旧金饰换款,旧金回收价每克还比其他店高出20元,她动心了并在该店跳了一对耳环,标价是980元,按7.5折结算,最后付款735元,回家后,她感觉不对,珠宝店营业员说黄金首饰每克是276元(其他店家是285元),她的这对耳环,还不到一克(称重后才知道是0,93克),怎么会是735元呢?找珠宝店退货,珠宝店称没有质量问题不能退货,王女士遇到了维权难问题。
揭秘:低金价引诱顾客,误导消费K金首饰。
这家珠宝店为了误导顾客消费K金首饰,获取高额利润,把足金、18K金、22K金、硬金等四种颜色相同,含量和计价方式不同的黄金首饰系列产品混摆在店内同一区域,由于K金、硬金款式和工艺都超越足金首饰,所以消费者进店后,在营业员的误导下,冲着足金便宜金店的顾客,一般都选择了K金或硬金首饰,而K金或硬金首饰,都是按件销售的,售价都标在标签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顾客以为是商家的结算价。王女士购买的那对耳环,市场零售价一般是350元。误导消费K金首饰的珠宝店,标签上有标价的(按件销售),一般不会告诉你该件首饰的克数。
不仅低金价暗藏猫腻,一些珠宝店甚至宣称销售黄金首饰,首克才199元或更低,实际上商家把首克亏损部分又分摊到后面的克数了,其本质属于虚假折扣,涉嫌价格欺诈。
提醒消费者,金价是珠宝店的诚信“试金石”,一些珠宝店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丧失了诚信,实施价格欺诈,所以遇到足金首饰售价与原料价相同(百度查询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5型号金当日收盘价)或明显低于其他金店时,请你远离这样的珠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