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清理吃空饷自查报告(通用9篇)

2024-09-15 09:31:18报告范文打印
清理吃空饷自查报告(通用9篇) 一、基本情况我局自20xx年6月成立以来,根据“三定”方案,机构编制12个,行政编制实有在职7人,退二线1人;工勤编制1人。股级事业编制9个,实有在职7人。招商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0个,实有在职5人,退二线3人。....

  一是周密部署,协同有力。

  南江县专门召开清理工作动员大会,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凯作动员讲话,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并从部门自查、重点抽查、制定处理办法、实施分类处理等四个阶段开展全面清理。与此同时,部门适时报告清理工作进展情况,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清理工作迈好第一步。

  二是自查自纠,阳光运行。

  市县(区)各部门在清理工作中坚持分四步进行。即,首先开展自查自纠。对照文件要求,将自查自纠情况书面上报市县(区)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县(区)清理工作办公室对自查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和汇总。其次重点抽查。由清理协作机关派员组成数个工作组,综合各部门自查自纠情况和平时掌握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抽查中采取调阅单位“三定”方案(规定)、机构编制人员手册、工资表和职工签到花名册,查看人员是否在编在岗一致。

  第三对应处理。

  按《xx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和《xx省人事厅关于清理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人员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分别给予辞职(辞退)、解聘和返回工作单位上班等处理措施。第四区别对待。严格按照政策,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对情况清楚的部分人员及时处理。通过清理,全市已返回工作单位上班13人,已办理辞职(辞退)或解聘人员75人,待处理人员53人,并经市、县(区)组织、人事部门在网上和部门进行公示,使辞退人员工作阳光运行。三是敢于碰硬,严肃纪律。针对个别人员长期因故在编不在岗,影响单位正常工作和管理的问题,市广电局、市农业局、市招商局和市国土资源局以全市开展“吃空饷”清理为契机,敢于碰硬,力排阻力,共对1名行政干部、2名工勤人员和2名事业人员共5人呈报人事管理机关予以辞职(辞退),并对8名行政和事业编制人员列入待处理中,从而有效维护了人事管理的严肃性。平昌县落实清理工作5个成员单位,6名分管领导和5名联络员,对8个县级部门进行督办,严格依照政策规定,区别不同情况,认真甄别、严肃处理。在“钱”的问题上,对“吃空饷”证据确凿的人员一律清退其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在“人”的问题上,对自动离职和未履行请假手续或擅自离岗超过政策规定期限借故未上班的,一律作组织处理。在“责”的问题上,对单位管理混乱,造成单位“吃空饷”问题严重,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及时严肃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在“权”的问题上,严禁假借各种名义停薪留职、批假离岗和发放任何钱物,领导干部越权审批的,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诫勉谈话。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吃空饷”人员28名,通过深入细致的清理工作,有9名同志返回了工作岗位,1人被辞退,18人正在处理中。四是强力推进,不留隐患。通江县结合近年来清理规范财政供养人员的成功经验,不断巩固已有成果,强力推进清理工作。在清理中,他们坚持清理是基础,处理是关键的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工作岗位,不再追究处理。对不按期返回的,严格按政策规定,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处理,清理工作始终做到高度公正,处理透明,及时准确。清理中,全县共有2人返回工作岗位,对未返回工作岗位的17名事业编制人员办理了辞职(辞退)手续。巴州区对清理出的36名事业编制人员经通知本人限期未返岗的,按规定程序全部予以辞退,且无一例申请人事争议仲裁。

清理吃空饷自查报告 篇5

  根据xx县《关于在全县开展公职人员"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镇首先成立了xx镇清理"吃空饷"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镇清理工作。采取定向核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镇属各单位进行了核查,现将核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核查情况,xx镇行政机关编制内共有人员27人,其中在公务员22人,工勤人员5人,均为在职;xx镇下设共计6个镇属事业单位(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村镇发展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文化发展服务中心、民政所、水利发展服务中心)共计38人。其中,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共有人员11人,均为在职;村镇发展服务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共有人员6人,均为在职;计生服务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共有人员12人,均为在职;文化发展服务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共有人员3人,均为在职;民政所为全额事业单位,共有人员4人,均为在职;水利发展服务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共有人员2人,均为在职。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的'"吃空饷"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镇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镇领导成员任副组长,镇属各单位领导任成员的清理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镇清理工作。

  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我镇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工资情况统计、完善社保手续、人员合同管理等入手,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三、建议意见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旷工的人员,切实加强考核监督。

  三是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修改完善综合性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管理,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发生。

清理吃空饷自查报告 篇6

  一、基本情况

  我局自20xx年6月成立以来,根据“三定”方案,机构编制12个,行政编制实有在职7人,退二线1人;工勤编制1人。股级事业编制9个,实有在职7人。

  招商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0个,实有在职5人,退二线3人。

  口岸办公室:事业编制6个,实有在职5人。

  二、自查情况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局高度重视,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商务局“吃空饷”问题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局清理工作。

  2、认真自查,不走过场。我局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照编制卡、工资表、在岗人员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信息,对我局“吃空饷”问题清理整治工作的九项内容逐一进行了自查,并如实填写自查自纠情况表格,确保我局清理整治工作实效,不落于形式。

  3、公开公示,接受监督。我局将在编在岗人员情况、“吃空饷”人员自查情况在局机关公示栏进行了公示,设立监督电话,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公示期间,未收到举报电话。

  4、建章立制,防患未然。我局以此次“吃空饷”问题清理整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纪律相关制度,对干部人员编制、档案管理、人员核减手续办理方面严格监管,防止和杜绝我局“吃空饷”现象发生。

  我局按照工作要求,经过认真自查,无一“吃空饷”人员,无一违规人员,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清理吃空饷自查报告 篇7

  根据《族自治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开展了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自查,主要情况如下:

  一、成立自查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自查小组,组长为校长,组员为副校长、教导和邢总务,自查小组组员均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责任心强、为人正直、坚守岗位、坚持原则、爱党爱国。

  二、坚持整治基本原则

  在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这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2、坚持实事求是;

  3、坚持校长负总责;

  4、坚持以人为本,宽严相济。

  三、整治工作结果

  我们按《通知》的有关要求,实行工作分工,深入到教师、群众中了解情况,结果如下:

  1、学校没有在编不在岗人员。如未批退养占编领金人员,未批长期病假不上班人员,未批停薪保职人员,无故不在岗人员,职务改任不在岗人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