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毕业实习报告(精选35篇)
2、从其它方面过程的收获:这次长时间的实习使我进一步的增强我的为人处事和与人交谈的能力;学到从书本中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自己初步踏入社会的部分经验和一些应该明白的社会问题,做事要懂得变通不要过于固执和呆板。
二、实习体会
在这3个多月的实习工作中我体会颇深。第一、我的英语水平过于低下,沟通能力差,对于现在的社会英语这种语言是不容忽视的,再说由于国中加入了wto,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仅仅要懂英语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如(日语和韩语等一些小语种),这样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得到提高。第二,对于自己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带家乡语音发音过于严重,人家一听就觉得别扭,对于自己国家的语言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学到标准发音。第三、我真实体会到一个毕业生所面临的岗位是非常严峻的,要找个好的岗位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必须用一个良好的态度和心态去找工作,不要自视过高,不要认为有了高学历就了不起,这样的心态往往找不到工作,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充实自己,等到工作时要把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放在首位,不要顾及利益。第四、自身的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次实习中我就看到了一些素质低下的导游受到客人的投诉而最终丢掉了自己的饭碗,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即使你是一名服务人员也可以得到客人的认可和尊重。第五、处理好人理关系,建立好人际网络,这样才有利于你今后的工作,机会是均等,就要看你自己以前所种的果多还是少,所谓人多力量大,多和别人交流,从中学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和经验,多问为什么多提出问题多思考,这样的你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不被社会所淘汰,立足于社会。
三、实习的想法和建议
(一)想法
这次的实习我感触良多也有很多的想法,第一、在对知识体系上我认为我们系可以多增加一些实际练习的训练(如在导游基础课上可以让同学们上台做简短的景点介绍以锻炼大家的胆量);第二、我认为学院可以多开如日语、韩语等小语种的自由选修课程;第三、在工作中我们的社会实践还是比较少,应该努力得去多参加社会工作以积累自身的经验。
(二)建议
我有一下几点建议:第一、这次实习安排我认为在程序上比较的凌乱,很多实习单位想要很多人但是却去了几个人面试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印象,学生没服从安排,都从个人立场出发,学生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学校纪律也要加严;第二、我认为较好的实习单位有较强的竞争感,更加能够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也让学生更有一种归属感;第三、我希望以后的实习的同一性强一点,不要过于散漫,纪律性弱,给别人的感觉和第一印象留下不好的回忆。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实习中我总结了自己存在的几点问题也想好了解决的办法:第一、我的普通话发音并不标准还要再次努力学习,力求标准发音;第二我觉得我的英语水平过于低下,要要利用以后的时间和在实践中努力学习英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第三、我的工作经验还不足够,要尽可能的多参加社会实践慢慢积累工作经验;第四、自身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整和身体素质还要进一步提高,要多看和学习各个方面的书籍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各方面的素质;第五,在校期间没有考取导游证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在出来工作后要把这个证考起来。
四、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的实习然我获益良多,不仅能在工作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我在以后工作中又多了一个很重要的砝码。在旅行社的实习中一方面让我接触到了几个部门的工作进而让我对整个旅行社的管理和运行得到了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样有利于我明确今后的学习的方向和动向。我会从这次实习和上一次的酒店实习相结合起来,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根基,让以后的工作能过更加能如鱼得水,轻松自在。
吴桂荣
xx年11月10日
旅游毕业实习报告 篇13
又一次翻开相册,两个月前在异国生活的一幕一幕立即浮现眼前,一切鲜活得就像发生在昨天,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轻揉着我的心――多想再飞回那个遥远的国度,再看看那里明澈的山水,再问候那里异国的朋友,再做完我两个月内想做却还没做的事…… 从国外回来之后,常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你这次出去对你成长最大的帮助是什么?我会很怕回答这种问题,因为我觉得在国外的每一分一秒,每一项活动,每一份体验都是那样宝贵,要说经历、说收获、说感受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要从这么多我宝贝的经历中抽出一点几分钟说出来,一时间会难以取舍。 两个月实在太短,让你恐怕无法真正的融入那里的文化之中,大概也只浅浅的尝试。
比如去参加那里的party,你可以和一群金发碧眼的年轻人一起聊天、跳舞到凌晨,但最后会发现真正谈得来的还是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的亚洲人;两个月又是太长,让你感受到对同一事物太多的不同的侧面,比如德国人的火车,应该算是德国人严谨守时的代表作,进站、离站常常精确到分钟,但时常也会有晚点的现象发生,尤其是到了周末几乎成为一种定律。太多的不同混杂在一起,常常是很难理出清晰的头绪的,于是常常就会得出一条不知能否成为领悟的结论――大家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同一类生物,我们有的疵点他们也一样,哪怕是在最亮眼的地方。
当然,出门在外更多的还是在看国内外的不同,看差距,因为毕竟我上面的那条结论除了给自己增强不少自信之后便毫无用途了。
到了德国,你常常会发现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钻,比如坐地铁,上车时是从来不检票的,只是据说每个月有那么一两次检查,但是被查到的概率也是非常小的。然而当我们很兴奋的讨论到可以钻这样的空子省点money的时候,却会发现很多的德国人哪怕在凌晨一两点钟,这个查票人断不可能出现的时间,老老实实的跑到自动售票机前买票。也许会有人很不屑觉得他们这帮人好傻,但我想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会很惭愧的面对这个在诚信意识上的差距。的确,在德国诚信已经不再是挂在口头上的词语,而几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人生命的一部分,人们需要珍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来维系自己的诚信。
但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自卑,因为德国人现在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有赖于法律约束的。像地铁查票,虽然次数不多,但一旦被查到问题就不仅是罚款那么简单,还要被扭送到公安局,在个人档案上记上一笔,成为伴随终生的污点。这样一个成熟的诚信体系的建立引导着人的行为方式,使人从小形成这要一种行为习惯,使诚信根植于人心。而社会建立在这样一种诚信之上时就会节省做监督工作的人力资源,社会也会在牢固的规则基础上变得更加高效。
外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几乎是公认的事实,然而我却常会不以为然的觉得这是明显的“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媚俗观点,但当我真正身处“外来和尚”之中时,才真正感受到他们“念经”的独到之处。一天我正在卫生间洗漱,忽然感觉有人在卫生间的窗口摆弄着什么,打开窗一看居然是我宿舍那位从西班牙来的帅哥。这么晚了,在屋外面鬼鬼祟祟做什么呢?!问过才知道原来是楼上的一位mm出门时不小心把自己锁在了门外,现在着急想进门,就来找他帮忙想办法。门没有钥匙是断然打不开的,房间唯一与走廊相通的就是向上开的卫生间的窗户(德国的窗户一般的窗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可以开)。他说想研究一下窗户转换开起方向的原理,想办法从外面把窗户由向上开转为向侧面开,人就可以进去了。如果这样都可以的话,用这样的窗户岂不是很不安全?!我疑惑的看他摆弄了一会就回房间了。
不一会,他兴奋地敲我房间门,说他想到办法了,问我和另一个德国室友要粗的松紧带,另一位室友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条完美符合他要求的松紧带,两人一起跟随他跑到了那位mm的宿舍门口,只见窗户那已有他刚才套在窗里把手上的一条布带了,他又将松紧带沿窗户的一边饶了个圈,让我们关窗的同时拉松紧带,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听“啪”的一声窗户从侧面打开了。
那位mm激动得手舞足蹈的,向我的室友连声道谢,我想我也应该谢谢她,给我这样一堂精彩的实践课。后来,我发现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不是我那位西班牙室友的特质,这里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让我们觉得很遥远的事,比如自己给书橱刷漆、刷墙……被我尊称为“头”的汉诺威市爱因斯特负责人matthias曾经说过一句很简单却让我感触非常深的话“Because I am a engineer.”当时我让他帮我把放一张油纸上的十多个面团一个一个转移到烤箱的案板上,他用这句话礼貌的拒绝了我推荐的方法,而执意用另一种更有“技巧”更快捷的方法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