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幸福家庭事迹材料(通用31篇)
小王知道这不是什么大话、空话,那确是老人的肺腑之言,他深深理解老人对党、对国家的那份热爱。
小王父母如今也已退休在家了,他们最大的心愿是能在社区继续为祖国、为党、为大家做点什么。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家都养成了乐于助人、急公好义的品质。邻居里,谁家有什么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到他家寻求帮助。常常会有忙于工作无法接送孩子的年轻父母过来,家人总是爽快地答应,不但管接送,还管照看呢!“雷锋之家”是邻里给他们的美誉。
随着公益活动增加
小王全家也热心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每次号召捐款捐物,夫妻二人在单位捐,父母在社区捐。每每看到街头行乞的残疾人,他们总会予以施舍,尽一份爱心。单位、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他们都积极参加,申奥、迎接奥运公益长跑他们参加,公益植树他们参加,各种比赛他们均参加。在这些活动中有的他们还拿到奖项,如爱人是400米比赛冠军,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小王的摄影作品获得二等奖等。参加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家庭生活,更净化了全家人的心灵。
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曾经的生活拮据养成了小王全家勤俭持家的传统。在物资较为丰富的今天,全家的原则是有用才买,绝不浪费。购买电器时节水、节电成为挑选的原则。女儿很小便懂得节约用水,随手关灯,因为在家里水龙头、墙壁上贴满了这样的提示。家里每人的衣物都不多,最多的是女儿,都是邻居、同事孩子穿过的旧衣服。看过的报纸也有专门的收集处,积攒多了连废纸箱一同送到垃圾收购站,一来可换些钱,二来也可回收再利用。
环保问题是关系到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对此小王全家都很关注环保,看到什么环保方面的信息,大家总要讨论在家里如何实施。因此家里一直严格遵守垃圾分类丢弃的规定,家里用过的废旧电池,总是收集起来一起扔到专门的垃圾桶里,为维护小区生活环境尽一份力。每年春天全家都要参加义务植树,一是踏青,放松心情,二是绿化祖国,惠泽后代。
他们是热爱生活的家庭,这个六口之家愿意并肩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绿色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篇5
小辉,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宣传部广电中心主任;郭旭,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宣传部干事。
小辉、郭旭夫妻二人都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宣传部工作,因为有着对新闻事业的共同热爱,而走在一起。尽管时下人人都向“钱”看,跳槽风劲吹,但没有动摇他们的信念和追求。在工作中他们互相鼓励、支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工作中的好搭档。他们都是奋战一线的记者,虽然工作繁忙,但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遇到一方需要加班或回家写稿子、写材料等情况,另一方总是主动做好家务、带好孩子,让对方安心把工作做好。工作之余,他们还热心公益事业,一起报名当了省城助残帮扶协会的爱心志愿者,一起参加志愿者服务,帮助残疾人打扫家、上门服务,关爱聋哑儿童、资助贫困孩子、街头义卖……利用所长,举行公益活动,为需要关爱的群体,奉献爱心。
绿色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篇6
我叫小古,今年35岁。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和我以及一个女儿,女儿在玛纳斯县第二小学上学。
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和我的丈夫自结婚以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家庭如此融洽?”我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和丈夫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我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我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彼此能互相体谅、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我们坚持“干一行,爱一行”,“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人自20__年,师范毕业接过老师的这根教鞭,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经快17年了。多年里我满怀热情,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在县教研员的关心指导和校领导、同事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不懈努力,很快从一名师范毕业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一名玛纳斯县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教师,州级骨干教师,成绩的取得有我辛勤的汗水浇灌,有学校领导的精心栽培,有同仁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不能忘记。
教育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学会做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坚持爱我所爱,尽我所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工作中确立了一种新的意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抓两条主线:养成教育,班级常规管理。确立与新形式下要求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的抓好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学习。爱校如家。用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辛勤的耕耘着生活的每一天。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从不推辞。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协作能力较强,
工作兢兢业业、成绩突出。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关心热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出勤方面,从不无故迟到和早退,准时到校。
爱人海拉提是塔西河乡政府一名普通的信访干事,从事政府工作近二十年,工作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生活上关心和帮助周围的'同志,尊敬领导,团结群众,在职工中起到了突出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素质、优质热情的服务,默默无闻地在工作岗位上耕耘着。他怀着对档案事业的执着追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甘于清贫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出色的工作、诚挚的为人赢得了同志们的喜爱和尊重,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女儿迪丽亚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
我们夫妻在教育孩子上非常关注在不断努力和培养,女儿在县级、州级少儿双语口语大赛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自治区少儿双语口语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要建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夫妻关系。因为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夫妻关系在家庭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家庭幸福、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勤俭持家,在共同料理家庭的事情时,不分你我,一起商议,取得共识,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受到邻里的赞扬。遵纪守法,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工,子女在校是好学生,家庭是一个好家庭。
绿色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篇7
在金庄镇晋家庄村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一个充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这个家庭有一位107岁高龄的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还能没事晒个太阳,这个小老太太就是远近闻名的百岁老人袁红香。袁红香老人1908年2月3日出生,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袁红香老人在这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享受着儿媳、儿子、孙子、孙媳妇、孙女、重孙带来的天伦之乐。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招来了街坊邻居羡慕的目光和社会各界的敬重。袁红香老人之所以能长命百岁,靠的是优良的家风、靠的是百年传承的“孝文化”、考的是孝顺好儿媳――今年71岁的王树香。王树香五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用孝心谱写了一曲尊老敬老的动人乐章,以温良贤让的美德维系着一个五世同堂家庭的幸福生活,向人们诠释着家和万事兴的真谛。
王树香,女,1944年11月出生,是一位淳朴善良,为人诚恳,老实厚道的农村妇女。王树香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为“顺”。目不识丁的她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贤妻良母好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