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自查报告(精选34篇)
2、履行职责(标准分20分,自评分20分)。为推动我镇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建立了教育管理、干部联系、政府督查等长效运行机制,镇政府还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学校派专业老师上门为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大大提升了我镇劳动群体的劳动技能和生活素质。
(二)入学保学(标准分30分,自评分30分)
1、组织入学(标准分10分,自评分10分)。幼儿3—5周岁总数1798人,其中3—5周岁在园(班)幼儿数1238人,入园(班)率为72.9%,20xx年小学一年级新生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率100%,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率为66.4%。
小学6—11周岁正常适龄儿童为5638人,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女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为100%,15周岁完成率为100%。
初中阶段12—14周岁正常适龄少年2687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9.3%,毕业率100%。
特殊儿童6—14周岁12人,入学率为75%。
2、控流保学(标准分20分,自评分20分)。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为确保控流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的控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镇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校长是学校控流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控流控辍责任人。每年我们都与村、居签订控流责任状,同时要求学校在班主任接班时,要求班主任明确控流任务,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学校及时修订相关考核条例,把控流工作和教师评先评优挂钩,凡出现流生,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另外,还规定凡因人为因素导致流生的,对直接责任人严肃查处,并进行返校包保,同时与其晋级和职称评聘相挂钩。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村组广播向群众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广大民众自觉做好子女就学工作。尽力创造良好寄宿环境,开办食堂,配备专职生管和兼职保育员,照顾小学寄宿生生活起居,让寄宿生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经常深入学校与教学一线人员进行座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爱满天下,关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困生有信心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严禁教师歧视,侮辱,体罚,变相体罚等不良现象发生,决不让一个学生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溜学。反复动员,狠抓落实。如果班级出现流生,学校要求班主任及时汇报,调查原因,并要求不低于三次登门动员,如果动员不成功,再由分管领导乃至校长作动员,并作好记录。对那些法制观念淡薄,反复动员不成的,请所在村民小组组长做工作,动员结束后,请其家长在调查笔录上签字,村民小组长作为见证人签字;将流生名单下发工作队,责任到人,严明奖惩,直到该生返校为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控流工作,我们始终认为,“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效果要好得多,等到学生辍学了才去动员,工作上就很被动。因此,我们要求中小学和各村组把工作做在前面,学校认真做“潜流生”的排查,及早发现苗头,把一些想要辍学的学生的想法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求各村委和镇工作队配合学校进行动员厌学学生及时返校。由于镇政府高度重视对学生控流保学工作,措施有力确保了我镇每年学生的高入学率,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在校生辍学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