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调查报告(通用33篇)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图1 高校毕业生折线图 单位(万)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19xx年85万人,到20xx年,应届毕业生630万,加上往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已突破70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只有68%左右。
实践调查
为更好的了解大学就业问题,我们特此对就业问题做了一份调查报告(见附表一),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调查目标:了解在线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0日?u20xx年12月31日
调查对象:湖南工学院专南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形式: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的数据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6份(有14份问卷没有作答的或者没有按照要求作答,视为无效问卷)。数据仅供参考。
就业形势分析调查如下:
对问卷反馈的数据可以做出结论:52.33%的大学生觉得现在的
就业形势严重,就业难,而认为形势正常占了29.07%,有12.79%的人觉得就业容易,而不了解占5.81%。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对于找工作都抱有困难的心理。的确,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很难一次就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求职中需要具备的能力调查如下:
在求职时,大学生觉得自己最需要具有的能力是什么,30.23%的大学生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27.91%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1.63%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18.6%选择了相关工作经验;8.14%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有3.49%的人还不清楚。从现在的社会需求来看,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最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业地区选择调查如下:
从图像分析可得,对于工作地区的选择,有41.86%的人希望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40.7%的人愿意留在中部的大城市,而接近20%的人有去一线城市的、回家就业等选择。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城市所需要的中低端人才已趋近饱和,但是,尖端的技术人才依旧缺乏。
其他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选择职业你最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分析结果为:有36.1%的人最先考虑的是职业发展潜力,有20.3%的人考虑工作的环境,21.1%的人考虑工资待遇问题,也有8.3%的人考虑工作稳定有保障,
而3.8%的人考虑到家人的情况。
在得到较好的就业信息途径问题:有一半多的同学只是通过学校或人才招聘会得到就业信息的,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问题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只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 经济原因
中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好受到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冲击的影响,尤其是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所受冲击最为明显。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 社会原因
大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存在选材难的问题。对于大学生从学校从学校到工作的持续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的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不能迅速适应就业市场。
3. 自身原因
学生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
研等。很多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如此挑剔,必然难以找到工作。等到原因。
(三)增加大学生就业的方法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只是了原因,那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社会方面
作为工作第一线当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地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收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尝设市场。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跟过的大学生。
2.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面对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结语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更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业敬岗,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就业调查报告 篇30
一、问题的提出
自加入WTO以来,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江苏很多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起初,由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并且该专业把商务知识和英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就业形势在本世纪初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因此备受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时过境迁,近年来,商务英语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已经悄然改变,并且出现了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局面。面对如此形势,笔者对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近两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概述
1、调查的目的
为全面了解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掌握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该专业需求状况,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合理进行专业的调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是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管理系商务英语专业20xx届和20xx届毕业生,共计90人,其中20xx届毕业生39人,20xx届毕业生51人。
3、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专业对口情况;就业岗位的工资水平以及就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等。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取班主任跟踪调查为主,电话访谈、网络在线调查等方法为辅。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就业单位性质
注:表中其他情况是指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
20xx和20xx两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能够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很少,20xx届毕业生没有从事于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20xx届仅1人,且为临时留校助理,管理机房事务。20xx届毕业生就业的国营单位主要是中国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从事的外资企业主要是肯德基。20xx届毕业生没有进入国营单位,而进入外资企业的仅有1人。对比发现,20xx届毕业生选择专升本或专接本的人数比重迅速上升。
2、专业对口情况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业于客服岗位,真正从事与商务英语有关的工作岗位为单证员,但是这一比例两年分别只占到8%和6%,专业对口率情况不容乐观,且这几个从事该工作的毕业生都是通过家人或者朋友介绍找的工作。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自认为学识水平一般,无法胜任商务英语工作,因此很多学生从事的工种大部分与专业不相关,且大多从事于销售等服务类行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很少,两届学生总共只有3人。
3、工资水平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月薪在1000~1500元之间的比例最大,20xx届毕业生月薪在1000~1500元的人数占到44%,而到20xx届这一比例上升到56%。20xx届毕业生最高工资月薪2500元,而20xx届毕业生的月薪没有高于20__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