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自查报告(通用25篇)
三、锁定质量,行动到位。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立业之本,学校要发展必须以质量为核心,我们在抓质量这件事上做到了:
(一)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不仅关注了及格率、优秀率,同时关注了巩固率;不仅关注
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注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关注了学生的思想品质,也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注了学生的个性成长。
(二)注重了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做到了日日抽查有记载,周周反馈有指导,月月通报有评价。重新修改完善了备、讲、批、导、考、听、评等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领导包学校、包年级、包学科制度。
(三)扎实推进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研究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科教学模式并全面推广,完善了片区教研的新思路、新做法。
(四)实行了质量监
测制度化。具体地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向课程管理要质量
做到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开好课程,我们制定了课程管理制度,从均衡课程出发,校本课程由班主任负责,3—6年级的综合实践、心理及健康课可视情况由3—6年班主任负责,体育课采取上大课、英语课由英语教师跨校兼课的方法,力求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2.向制度要质量
为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扎实推进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综合我校实际,对教师队伍管理、校本教科研、校本培训、德育工作、安全工作等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管理制度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并以《祥苑》校刊形式印发全乡,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努力让制度出效益,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服务,推进学校均衡化发展。
3.向备课要质量
我们以会课教案的个性补改、片区教研的同课异构、组级备课为重点、抓实抓好备课工作、组级备课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进度、同一内容、同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模式、统一习题、统一课后作业、统一评价内容、每周2次,每周1课时;保证每天放学后一课时的自主备课时间。片区教研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力争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4.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必须向:“三课”要质量,主要做法是:
① 对全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统一评价,由走进课堂行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跟踪评价。对连续2次排在全乡后20名的教师做岗位调整。此项活动的基本程序为:确定同课异构课题——教师自主备课——组内备课——小组评价——分等排队——确定包保领导——在评价——岗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