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报告范文(精选35篇)
5、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医护共同的责任。病人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影响。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处理病人,是医护共同的责任。改变过去那种见病不见人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病人在生病时会产生种种不良的负性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主管护士发现有上述不良情绪时,可以与主管医生配合,共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见习报告范文 篇27
与20xx年5月21日的见习活动时间相隔一年多之后,11月25日我们0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第二次来到周口军分区幼儿园进行一日见习活动。对于这里的环境,应该说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同学们的心情、目的是不同的。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年多的理论知识,我们希望能与实践相结合,能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我们也想通过这次见习,学习与比较一下于一线教师们有什么样的差距等。下面我分以下几点谈谈我所观察的情况。
一、两次见习所见不同之处
1、班级名称的变化。由原来水果式的班级名称变成了军幼XX班。听一位老师说是为了给孩子一种新鲜感。
2、晨间活动地点的变化。第一次见习看到晨间活动时,大部分班级都是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室外进行游戏活动。现在,晨间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室内进行唱歌、跳舞或是晨间阅读。我不知道这是否与天气有关呢?
3、室内墙饰的变化。进园时,听园长说今年增加了英语课程,一进班就发现每个班的墙壁上不单纯是墙绘了,上面增添了相应情景的英语对话。
4、就餐顺序的变化。原来是先把盛好的饭放在桌子上再让孩子们转向桌子,存在着安全问题;现在先让孩子们面向桌子坐好后,再把饭放在桌子上,避免了孩子们在转身时会被烫伤。
5、老师带操时面向孩子。我认为这似乎不太合理,因为27岁的孩子还处于前运算阶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和老师做反向的动作,孩子们是否能真的接受呢?
二、观看教学活动
这次见习我们所看到的教学活动,应该说与第一次见习时所见的有很大的差距。从课堂的'质量上讲,应该说有质的飞跃。从课堂的主题上讲,以艺术音乐教学为主,更为生动。我想这其中应该有像园长所说的这些都是获奖优质课的原因吧。下面我对我所观看的三节课说说我的看法。
1、上午9::109::40,林雅琪老师上的艺术音乐课《小鸟》,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首先,设置问题导课,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其次,在听音乐、学歌曲和节奏时,通过图谱教学更直观的让孩子们认识节奏型。第三,用绘画的形式,让孩子们表达创编歌词的内容,做到了学科的渗透,也提高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唯一的一点瑕疵就是,再提问中没有注意到花香应该是闻到的,而不是看到的。
2、下午3:103:40,王蓓老师上的艺术音乐课《母鸡孵蛋》,再后来的评课中得知,这节课是有奥尔夫音乐改编而成。不过王蓓老师把这节课上的很棒。在授课中,有不同的音色演唱“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让孩子们通过表情、音色、动作去体会,充分体会了奥尔夫音乐的节奏训练、动作造型和声音造型等教学内容,也是对综合音乐感教育的一种体现。
但是,王蓓老师在保持教具的神秘性上的疏忽,也为我们提了醒。保持教具
的神秘性,才能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一点就是这节课给我留下了一个疑问,让我感觉到这几节课就像是一个小舞台剧,如果是平常的上课,每个老师还是这样上的吗?
3、李亚娜老师具有傣族风格的艺术课《月亮婆婆喜欢我》。这一节课是园长极力推荐的课,曾获得优质课一等奖。这也增加了同学们对这节课的期望值。从李老师对课堂的控制力和表现上总体的感觉都是无话可说的。也许是期望过高,我认为,作为一节讲过很多次的优质课来说,似乎不应该再拿着教案去读自己的活动目标。
三、评课心得
在幼儿园给老师们评课是第一次,但也有几点体会简单谈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1、评课。首先由授课老师总结、自评,再由其他老师进行评价。我想这也体现了我们所学的课程评价中的总结性评价也是为了把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有利于以后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
2、教学理念,教师观念要敢于突破。评课过程中,一位同学提到《月亮婆婆喜欢我》应该进行科学渗透时,老师们却坚持学科的独立性。我认为学科渗透是有必要的,利用活动中的机会及时的渗透潜移默化是完全可以的。
3、在评课中,通过几位老师的总结,可以看出一些老师在理论上的欠缺。这也让我感觉到多学一点理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一节课都需要好的理论支持。
总而言之,这次一日见习活动,学习了一线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收获还是颇多的。很感谢为这次活动提出积极申请的朋友和军分区幼儿园的支持。如果有机会希望我们能对幼儿的日常学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见习报告范文 篇28
转眼间已到大三了,为了尽快让我们了解教学教育的工作,学校精心为我们准备了这次见习。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却是令我们愉快的,难忘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真正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那份责任。
一、见习之初
为什么要安排这周见习呀?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学校是不是多此一举了呢?我们大四不就有实习的机会嘛,何必用这一周的时间来去见习呢?第一天的动员大会就帮我解决了这些疑问。
以前我总是想做老师是很简单的,只要把数学内容、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理解消化了就可以了。老师的任务远远不只是这些,除了把课本的知识给学生以外,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传授他们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会他们做人,在他们成长中协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引导他们更高层次的追求。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一个人,还要面对他们家里的父母。父母对子女的要求高,当然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很多时候让老师从讲台上下来的不是因为老师自己不行,而是学生的家长认为那个老师不行。所以说老师的责任是沉重的。
吉老师的一番话在我心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做老师的不容易。我认为这次的见习真的很重要,它可以让我看清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到一线去了解实际情况。所以我决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
二、备课、听课、上课
见习的第二天,我们很荣幸听了章士藻老先生的讲座。章士藻老先生是江苏海安人,196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原江苏师院),现就职于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教授。他的著作有:《中学数学教育学》、《解析几何解疑》、全国高师通用教材《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等。代表性论文有《试论(再论)中学数学教学法的性质、任务与体系》、《关于初等数学的研究方向》、《关于对称曲线、曲面方程的几个定理》等。《创设班主任工作课》获1990年度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年度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所任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1993年评为省高校一类优秀课程,所编教材《中学数学教材教法》1996年评为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章老师一生从事数学的教学,在教学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他主要跟我们讲了有关听课、备课、上课、说课和面试的方法和注意的事情。
我以前一直以为,做老师只要在课堂上能说会道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要讲好课一定要做许多准备工作的。这就有点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首先上好课先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己把教学内容吃透,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应变自如;然后上课之前就应该把所要讲的内容自己过一下,把可以考虑到的情况都加进去;最后到课堂上就要自信地讲解,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很重要,语速、语音、语气都要恰当,必要时可以加上手势,不过要适当,还有板书一定要规范,一目了然。假如在课堂上遇到特殊情况,千万不要慌,要随机应变,尽量要把学生拉回所要讲的内容中!
很快我将步入社会,找工作是必须的。但是我作为师范生在找工作时我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章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老师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说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语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说话要有技巧,必须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的前沿,不能连自己所学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些都是基本的。
到学校以后,一定要先老教师、老前辈请教学习。老教师、老前辈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人,他们必定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向他们请教时要诚恳,且不能妨碍他们。在他们那里学到的经验一定要自己消化,不能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的想法。时代是变化的,教师遇到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在工作中要注意随时吸收新的东西,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将会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