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调查报告(精选22篇)
(二)供水管网漏损和破坏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根据对20xx年统计,全区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开采298万吨,实际销售利用只有220万吨,管网漏损率近30%,其中有盗水和计量管理的问题,但主要是管网的跑、冒、滴、漏。一方面是城市供水管道老化造成的漏损,另一方面是城市建设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管网毁损跑水。施工过程中管道被挖断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供水部门没有处罚措施,造成损失没有赔偿主体,造成大量的自来水白白流走。一方面财政和企业耗巨资解决城市供水,另一方面自来水却在白白流失,浪费现象极其严重。
(三)水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工业生产水重复利用的少,机器设备陈旧,大量的冷却工序仍采用水冷技术而不是采用风冷。我区大部分农田仍采用抽井水、大水漫灌方式,输水损失加深层渗漏,利用系数不到0.67。落后的灌溉方式,造成了农业的高耗水,使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很低。所有的城市绿化灌溉都使用自来水,经常出现大水漫灌、满路流的现象,对我区本已稀缺的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四)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理顺,私采滥挖现象严重。尽管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但由于基层管理机构缺少执法主体致使大量的自备井不经有关部门审批和论证而私自开挖。有些受部门利益驱动和特殊关系的保护而疏漏于管理之外。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违章凿井就有17口。农业用水随意凿井开采地下水制止不了。对地下水资源的私采滥挖不仅造成水资源管理失控,而且造成浪费,给节水型社会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
(五)水质污染严重,节水压力增大。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表污染,二是不科学采水造成的污染。XX区污染水主要分布在峡窝镇汜水河沿岸的西涧沟、石咀、沙固、马固等几个行政村,该区域属浅山地形向河道过渡,地下水位不深,群众饮用浅井水。其形成原因主要受中铝公司河南分公司排放和存储含碱性大的污水所致。再加上随着工业生产规模和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农田化肥农药使用过量,也逐步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的污染是来自于采水过程的污染。大部分打井单位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往往雇用一些个体打井队,管理跟不上、所用管材质量没保证、地下水封闭不科学都会通过地下长期互相渗透对整个地下水造成污染,这就间接加大了我区节水工作的压力。
(六)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管理缺乏长远规划、统一管理。我区现有三个供水系统,相互独立,自成体系,没有形成供水网络,在一部分出现危险时,无法相互贯通支持。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区供用水大户中铝公司和长铝公司供水系统的管理工作不归我区水行政管理部门,这就为我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统一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在我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中也缺乏对我区水资源供需状况的分析和预测,没有对节水工程建设的中远期规划,这将为我区供水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七)节水管理机构不健全,开展工作难度大。目前的区节水办是区农经委下属的一个工作部门,兼水利和节水两项职能,人员少,工作量大,且大部分工作集中在农田水利方面。该部门没有执法力量,节水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八)供水企业改革进展滞后,缺乏节水降耗的内在动力。供水企业存在“大锅饭”现象,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节水降耗的内在动力,供水管网管理跟不上。
(九)水价改革不到位,不足以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水的再生利用。目前的水价调整不能体现对稀缺资源分配的调控作用,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居民感受不到水资源的紧缺和水消费方面带来的经济上的压力,节水器具难以推广,污水再生利用缺乏市场条件。
四、建议与对策
水资源短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约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为缓解城乡供水压力,促进我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委员们提出如下建议,供在工作中参与。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首先政府应该提高对节水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是为我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不能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应对水资源不足而采取的一般意义上的节水措施。水资源虽是可再生自然资源,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利用或遭到破坏,就会变为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短时期内将无法得到正常利用或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将会直接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区上下应“一盘棋”,放眼长远,提早规划,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工作日程统筹兼顾,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二)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节水的观念,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利用广告牌、宣传栏、广播电视栏目等公众媒体大肆宣传节水的重要意义,并在餐饮、娱乐、车站、公厕等公共场所和居民楼院、门洞等地张贴或悬挂提醒标志和宣传画页,逐步提高全体市民的节水意识,使整个社会形成这样一种风尚:节约用水是一个美德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使人们实现新的观念的转变:一是由水资源可以无限供给的观念转向有限供给的观念。二是由自然水向社会水、市场水转变,也就是说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了,而是一种关系千家万户的社会资源。节约用水不是一种自然要求,而是一个社会责任。
(三)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重要位置,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对策措施和工程布局方案,制定规划,协调好城乡供水、节水、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建设。建议政府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我区水资源储量的勘探,摸清家底,提早编制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单项规划,将水源保护、备用水源工程、城市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另外,把好入口关,在审批项目时,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审批与建设。
(四)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制度和政策平台。一是建立统(20xx年的寒假社会调查报告)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按照“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安全供给”16字方针的要求,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在我区自来水管网到达区域内,严禁私自开采地下水(空调用水除外),对不符合要求的自备井要坚决封停。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依靠行政审批,统一管理,依法、科学开采,防止污染。二是建立用水审计制度,对于用水大户要进行用水的专项审计。在进行结构调整和改制过程中,要注意对使用水资源的状况进行审计。三是建立考核制度,使gdp的增长必须考虑水耗量。逐步推行绿色gdp制度,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绿色gdp的框架,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水资源的消耗量。逐步建立使用水资源的数据管理系统和评估系统,把对水资源的使用水平作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四是广泛推行 sa8000国际标准,使企业自觉地履行其社会责任,特别是对于水资源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推行sa8000制度,并把其中对于水资源的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加以明确。五是建立节水型的公共财政体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公共财力的强有力的支持。首先要明确水利投资的公共投资性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水利投资占gdp的比重。其次要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共同推进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吸引投资,政府应该设立一系列保障措施,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五)加强技术和和设施改造,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一是建立以节水、节地为中心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政府要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效农业的扶持力度,注意为农民推荐高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利用滴灌、喷灌、渗灌等先进灌溉方法代替落后的大水漫灌,变浇地为浇庄稼,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经济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以节水、节能降耗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三是制定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使用管理办法。首先把好源头关,对城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强制采用经过认证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以竣工验收。其次对各单位现有房屋中安装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的器具,建议政府借鉴上海的经验和做法免费为市民更换节水型器具。
(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管网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漏失。对原有老化的旧管道进行彻底改造,制止水损。新建住宅坚决实行一户一表制度,对实行一户一表的在水价上给予适当优惠,以此促进老住宅楼逐步实行一户一表改造。建立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备案制度,开工前向自来水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对挖断管网造成损失的要按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