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精选35篇)
为促进全村经济发展不懈努力。为贯彻落实梧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加快白竹村产业振兴步伐,计划种植六堡茶250亩。茶叶种植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并不熟悉,处于无认知无技术无渠道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开展六堡茶种植推广工作,小何实地了解接触茶船古道的历史沿革,考察学习六堡茶的种植条件要求、生产加工工艺技术和管理流程,小何和驻村第一书记一起,组织带领村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等同志到苍梧县六堡镇考察学习。通过交流学习,详细了解到茶船古道的历史发展沿革,并了解学习六堡茶种植和生产加工的近现代发展历程,对六堡茶的产品种类、品质等级鉴赏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深切体会到六堡茶种植推广项目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考察学习活动使得村两委干部以及党员们斗志高昂,纷纷表示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配合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白竹村现在已开展村集体经济入股企业种植六堡茶250亩,目前作为汉豪乡的六堡茶种植示范点来建设。
健康中国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篇21
小红,是新林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她的丈夫现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一向以来,她们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处,快乐美满,把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条。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坚信科学,用心进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党爱国、诚实信用
她丈夫礼貌,有着多年的党龄,且一向在村里工作,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用心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而且用心帮忙和教育村违法人员改过自新、重新作人。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
二、爱岗敬业、用心奉献
礼貌在职这些年,他兢兢业业,克已奉公,工作中既勤勤恳恳,又坚持原则,较好地配合了镇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带领新林村多次取得镇年度考核前五名的好成绩,并且两次获得县级优秀村班子称号。家中其他人也能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
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联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在家庭。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四、尊老爱幼、重视学习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联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车上,经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用心帮忙村里需要帮忙的孩子,并经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礼让别人。
该家庭的思想较为开明,对一些不礼貌的陋习十分反感,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不铺张浪费。同时,该家庭有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不会正因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健康中国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篇22
走进西工新苑小区张菊琳的家里,摆放绿萝、吊兰、各种多肉错落有致,生机勃勃。“我平时都会用淘米水浇花,洗完衣服的水拖地和冲厕所,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有价值。”张菊琳说,一家人上下班也都乘坐公交、地铁、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平时很少使用塑料袋,出门买菜会用专用布袋子。张菊琳的爱人所在公司就是清洁能源公司,一家人平时很注意节水节电,家里的照明都是用的节能灯、家用电器都是使用获得节能产品和绿色产品认证的'一级能耗产品,张菊琳一家节约粮食,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就餐,倡导“光盘行动”。积极倡扬社区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
健康中国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篇23
王美丽,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齐七小区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王美丽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小区居民普及科学文化、为丰富小区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以后的王美丽夫妇俩,是小区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小区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婿王尚杰,不仅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在周家渡各小区文化生活的舞台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他们一家,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看书、看报、制作科普宣传版面、写读书笔记、收集整理各种健康科普等信息是他们的一大爱好。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闲暇之余,家庭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使家庭不仅是生活的港湾,更是共享学习乐趣、提高生活品味的舞台。
十年前,王阿姨正是通过家庭学习的心得体会,在小区组建了老年“读报小组”。她深知小区内有些老人因缺少精神食粮而难与人沟通的困惑,动员老年朋友一起加入到“读报小组”中来。使小区老年朋友有了一个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提供谈天说地侃新闻、倾诉心里话的场所。为了满足老年人特殊的学习需求,王阿姨备足了功课.如:通俗易懂的国内外形势的宣讲,和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新理念,或解答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子女的纠纷问题等。如:“5.12”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地震来临如何避险?”教会老人们如何应对地震小常识的同时,也动员他们一起参与慈善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她的“读报小组”,曾被周家渡街道评为“优秀读报小组”的光荣称号。
十年前,为抵制陋习、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也与小区居民共享由新科学带来健康新生活的成果,王阿姨自觉肩负起小区普及科学文化的重任,在楼道里设立了“科普园地”。把科学生活的理念以宣传版面的形式传递到每家每户,每月一期刊登在楼道的“科普园地”上。大到世博、奥运、文明礼仪知识方面,小到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内容包罗万象。如:使用家电节能的小窍门、人人养成健康行为、防止肥胖也应该从娃娃抓起等。并不失时机结合突发事件及时编写科普小常识。如:浦三路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出了主题“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的宣传版面。并不定期刊登宣传规范文明行为的漫画系列插图,挂在楼道内。
年高79岁王阿姨和她81岁的老爱人,为了使科普宣传版面做得既图文并茂又美观大方,花费了很多心思在里面。学剪纸、学绘画、练写仿宋字、学写毛笔字,每一块科普宣传版面都凝聚着他们夫妇俩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在王阿姨家里,常常可以看到夫妇俩,你来写字我磨墨;你来剪纸我画画。一期期精美的科普宣传版面总能吸引居民们的眼球,更是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十年来,使科普文化知识从楼组传播到小区十个楼组乃至整个小区。
十年来,王阿姨夫妇俩制作的宣传版面,共有167块;十年来,王阿姨自始至终辛勤地耕耘着她的“读报小组”、“楼组文化”象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小区科普事业上,难能可贵!她的家庭是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名副其实!
一个立足小区、发挥特长,用满腔热情为我们齐七居民区普及科学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王美丽家庭,在崇尚科学文化的今天,无疑是我们周家渡社区科普示范家庭的杰出代表,功德无量!
健康中国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篇24
一走进宝山屯,就能看见一座砖瓦房,养满鸡鸭的院子虽然看似拥挤,但被收拾的干净整齐,走进房子,窗明几净,各种家电一应俱全,一位年近80的老人正坐在炕上看电视,这便是家,炕上的老人是公公。每当有人与老人谈起儿媳妇的时候,老人总是得意的说:“洪梅嫁到我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跟我们老人红过脸,早些年条件困难,有好吃的,洪梅他们三口人从来不舍得吃,都留给我吃,我体不好,洪梅就借钱带我看病,买补品,跟我的亲女儿一样。虽然我现在去讷河老儿子家生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会回来,要不太想他们了”她叫,今年46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致富,用贤惠关爱家人,用善良和正直帮助邻里乡亲。
19xx年中专毕业的和丈夫朱振喜结连理,两人是中专的同学,青梅竹马,婚后便定居在了宝山村宝山屯,刚结婚的时候,家里条件特别困难,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结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别人家,平常就吃馒头咸菜,夫妻俩现在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依然眼中饱满泪花,那真叫一个苦啊。但是苦难并没有打倒夫妇,小两口借钱承包了几亩农田,开始种植黄豆,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日子虽然辛苦忙碌,但是小两口却乐在其中。可是现实没有想象的美好,那一年的黄豆遭了病,收成一落千丈,不但没有赚到钱,欠的债务也没有还上,雪上加霜的是公公生病急需人照顾。面对这些困难,没有退缩,她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她安慰受打击的丈夫,同时把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来赡养。秋去冬来,为贴补家用,和丈夫朱振上山砍柴,再用爬犁拉到山下贩卖,黑龙江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多度,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都没有阻挡住对家人的爱,她用自己的`双手,靠着卖柴解决了冬天家人的温饱。那个冬天白天砍柴卖柴,晚上回家给公公洗脚按摩,换洗脏衣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后,她还要和丈夫研究大豆的栽培技术,希望来年的收成可以好一些。就这样,一年过去了,19xx春节过后,怀孕了,即将为人母的她,高兴之余多了一丝担忧,孩子出生后会不会有好日子过,黄豆能不能丰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来。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因为她知道只要努力的生活,一切都会变化的。果然,黄天不负有心人,在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康复了,身体变得硬朗起来;在乡农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大豆也有了好的收成;19xx年是难忘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和朱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大胖小子,夫妻俩给孩子起名朱小磊,希望儿子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