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健康问卷调查报告(通用33篇)

2024-03-15 03:26:10报告范文打印
健康问卷调查报告(通用33篇)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生理上需求各种各养,而我们的家长总认为只要给我们吃饱,多吃肉类,我们的身体健康会比较好,而这往往使我们得不到需求的各种营养,触发了一些疾病,例如:贫血、营养不良……为了使....

  4、新的食物混入喜欢吃的食物。

  将孩子不喜欢的食物与喜欢的食物混做,先让孩子吃不喜欢的再吃喜欢的,久而久之就变不喜欢为喜欢了。

  5、做到营养均衡,打破营养不良,偏食的恶性循环。简单地说就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每天一杯奶,杂粗天天有。

  误区二:八成以上中小学生钟情“洋快餐”

  孩子们对洋快餐的喜爱程度远远超出了父母对洋快餐的喜欢程度,38%的中小学生承认非常喜欢吃洋快餐,50%的中小学生比较喜欢吃洋快餐,累计共有88%的中小学生喜欢洋快餐,不喜欢洋快餐的学生仅有12%。调查中还发现,43。6%的孩子每月都吃“洋快餐”,其中“每周都吃几次”和“几乎每天都吃”的有6。1%。节假日、庆祝生日、考试取得好成绩、同学聚餐聚会,都是孩子们去吃洋快餐的理由,占三至四成。此外,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洋快餐的喜爱程度越高,表示“非常喜欢洋快餐”的中学生有25。5%,小学生有43。0%。

  孩子们为什么对洋快餐如此“钟情”?调查发现,66。1%的中小学生认为洋快餐“好吃”,这是洋快餐最富吸引力的一点,小学生更看重餐厅送出的玩具和礼物,中学生更看重快餐的方便快捷。仅有13。3%认为营养价值高。可见,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洋快餐的营养成分并不合理,但还是对此钟爱有加。

  科学提示:

  很多父母并不喜欢吃洋快餐,调查发现,不太喜欢吃洋快餐的中小学生父母有49。0%,很不喜欢吃洋快餐的中小学生父母也有15。5%。尽管如此,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为人父母者用洋快餐来奖励孩子。节假日、孩子过生日或期末考了好成绩,父母往往喜欢带孩子去吃洋快餐,以此来庆祝或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一位母亲在接受访谈时说:“每到节假日或是孩子生日,我们就带他去吃麦当劳,孩子吃得开心,我们也高兴。

  给父母的建议:

  过多食用洋快餐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但满街越来越多的洋快餐店,对孩子们的确是巨大的诱惑。父母要教会孩子理性地对待洋快餐:

  1、父母要对洋快餐的营养缺陷及对身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要经常向孩子介绍和宣传常吃快餐对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2、限制洋快餐的食用频率。可以让孩子品尝洋快餐,但不能将其作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不应经常吃、天天吃,更不能餐餐吃,一两个月偶尔光顾一次足矣。

  3、注意食物品种的选择。应选择有蔬菜的品种,如蔬菜沙拉、粟米棒等,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不宜多吃含热量高的薯条、苹果派等油炸食品;应选择牛奶、鲜果汁或蔬菜汤等有益健康的食品,尽量不选择可乐等高糖饮料;

  4、选择小份的食物。无论是汉堡包、薯条还是奶昔、可乐,分量越大表明热量越多,脂肪、胆固醇和钠含量也可能越多。点餐时,请选用小份的食物。父母也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份食物。只点一份薯条或一份汉堡包,与孩子分享,热量减半,乐趣加倍!

  5、尽量不要在晚上食用洋快餐。中午吃过快餐后,晚饭就尽量少吃肉,而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以保证一天的膳食平衡。

  6、别拿洋快餐奖励孩子。不要把吃洋快餐当成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好或别的方面的成就的奖励,以免孩子对洋快餐产生渴求心理。

  7、孩子生病时不能去吃洋快餐。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往往很害怕去看医生,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配合看病,就对孩子许诺看了病带他去吃洋快餐。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孩子生病后应尽量吃些清淡的食品,洋快餐中的油炸食品和冰镇饮料,只会加重孩子的病情。

  误区三:普遍进餐速度过快,忽略就餐氛围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仅成年人忙忙碌碌,连孩子们吃饭也在赶时间。本次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们普遍进餐过快,尤其是早餐和午餐。25%的孩子5分钟之内吃完早餐,15分钟以内吃完午餐;73%的中小学生就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只有晚餐可以稍微从容一些,也只有63%的学生在20分钟内吃完晚饭。同时父母与孩子在一起吃饮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调查发现,一周内能每天与孩子区进晚餐的母亲占67。8%,父亲则只占41%。

  科学提示:

  少年儿童进餐时间每顿饭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餐过快,会使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不仅加重胃肠的消化负担,降低食物营养消化吸收的比例,而且也无法激起孩子们对饮食的兴趣。进餐过快,还容易导致饮食过量,造成肥胖。另外,父母在进餐时间批评和指责孩子,往往会使孩子精神紧张,已经兴奋起来的消化腺也会受到抑制,使味觉神经系统的敏感度降低,消化液分泌大大减少,食欲降低,食物难以充分消化、吸收,造成消化不良,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久而久之,很容易患上胃病或使原有的胃病加重。此外,父母的不良刺激还有可能在孩子身上形成不良条件反射,一到吃饭,孩子在饭桌上便如坐针毡,倍受压抑和困扰,精神特别紧张,对吃饭产生习惯性的恐惧,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厌食,并有可能诱发孩子心理上的疾病。

  给父母的建议: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为了增加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机会,为了增进亲子情感,建议父母们注意下面的事项:

  1、尽可能全家一起吃饭,至少每天一次。

  2、如果您的家庭成员总是聚不齐,您可以固定某几个晚上作为全家一起吃晚饭的时间。做好计划,形成制度,这样比较容易坚持下去。

  3、吃饭时不要看书或看电视,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

  4、吃饭时不要讨论过于复杂或令人扫兴的事情,不争吵、辩论或抱怨。家长也不要指责孩子,大家可以讲一些令人高兴的事情,回忆一天中愉快的经历,享受互相陪伴的感受。

  5、播放舒缓的音乐,舒缓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心情,创造温馨的氛围。

  6、细嚼慢咽,充分调动席间温馨祥和的浓郁氛围,以帮助消化。

  7、为了进餐时间科学,要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要学会统筹安排,或者在晚上入睡前准备好第二天上学的物品,这样可以争取时间,使吃饭时间更充裕。晚饭时间要尽可能安排合理,不要让孩子吃得太急太快。

  综上所述学生的饮食教育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它有很多空间有待我们去发掘和探索,它的研究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受益一生。

  家长、老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一起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引导孩子走出饮食误区吧!

健康问卷调查报告 篇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实习过程来看,通过和同学们的接触,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心里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有厌学的思想。而学生的健康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而我们的中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智育的过程中要更家注重学生的心里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镇这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学生的成绩特别差,通过观察发现好多学生他们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交际。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的目标

  1、学生的学习心里健康状况

  2、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的特点

  3、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

  二 )具体的方法

  通过学生问卷的形式,主要对他们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的需求和学习的目的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6份,实际有效的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标,接近理想的样本数,具有可操作性。

  三、调查的结果

  对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应了许多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学生无法抵制来自网络的诱惑,以及各种社会问题。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的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教育价值观,64%的学生认为学习可以改变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质,2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学,16%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干什么,对自己未来没有考虑过。另外一方面,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与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学历高的比学历低挣的钱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