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均衡发展自查报告(精选30篇)

2024-04-11 22:10:45报告范文打印
均衡发展自查报告(精选30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山西省《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晋教基[20xx]37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积极争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

  (四)教师配置

  1、教师工资:近三年来,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一般在当月20日之前发放到教师工资专用账户上,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无挪作他用现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学校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师绩效工资考评方案,每学期根据教师工作的量和成绩进行考核兑现,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优质优酬,能者多得的用人原则。

  2、师生比: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1:22)配齐教师学校共有教职工26人,专任教师24人,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为1:13。

  3、教师学历及职称:我校共有教师26人;专任教师24人,学历均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合格率和小学专任教师高一级学历均达到100%;一级教师22人,二级教师4人。

  (五)、学校管理

  1、教育管理: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开齐开足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分重点班,不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和奖惩。建立全新的学生观念,相信学生人人皆有才,人人能成才,加强班级间教育均衡发展,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当年轻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强化班主任培训,定期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丰富班级管理艺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不要求学生购买任何的教辅资料。减少测试次数,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大型测试,不举行任何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现象。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学校成立了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控辍保学体系,每学年初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实行教师包保学生制度,开展教师和学生谈心活动。教师和承包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发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对已经辍学的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及时上门做思想工作,促使其返校上课。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一天上下午各一次的眼保健操和每天一个小时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时间除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外,还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班级篮球对抗赛、拔河比赛,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2、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美化、净化到位,做到四季常绿,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校园围墙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摸、创卫知识、一训三风,“传承中华美德、构建文明校园”图。

  3、校园安全: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问责制度,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确实保证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定期开展安全疏散演练、安全隐患排查、周边治安环境治理、法制讲座、安全教育等工作,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记录、有通报。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我校师生法制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高,防范体系更加完善,全校师生未发生过犯罪违法等现象。

  三、工作特色

  (一)文明礼仪教育,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校以校园文明礼仪为重点内容,以“传承中华美德、构建文明校园”为主题,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为具体要求,对全校师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校园广播等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从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此外,还将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自觉学习礼仪,积极传播礼仪、文明实践礼仪,形成一种“人人懂礼仪,处处讲文明”的校园氛围。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明在自己心中”、“文明在自己手上”、“文明在自己脚下”。学校还通过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把文明礼仪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美德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如今,“文明礼仪我先行,传统美德伴一生”已经成为我校每一个师生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校园到处洋溢着文明整洁、健康和谐、催人奋进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存在的问题

  1、按国家标准学校还缺心里咨询室、卫生保健室、图书阅览室、技术教室、科技活动室和体育活动室。

  2、学校按规定的配备标准为学生配齐舒适的课桌椅还有待实现。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和规范书写的培养,为学生终身阅读奠基。

  5、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小学的项目投入,真正做到城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篇3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经济和历史等原因,我县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制约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问题较多。为加快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步伐,今年6月底,我们小组三名委员与教委调查组一道,深入巴家、梅江、石耶、峨溶、洪安、中和、溶溪、膏田、妙泉、石堤、大溪、清溪场等12个乡镇,就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377所(含社会力量办学),其中全日制小学340所,全日制中学37所。特殊教育(聋哑)学校1所。全县共有小学在校生82906人,初中在校生33346人,在校聋哑学生55人。全县共有公办教职工4709人,专任教师4284人(其中小学2619人,初中1359人,职业高中68人,普通高中230人,特殊学校8人),有小学代课教师673人。

  (一)“两基”攻坚工作成效显著。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市政府统一规划,坚持以“两基”工作为重点,举全县之力,本着“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市教委的指导下,掀起了“两基”攻坚热潮,新建了教学及辅助用房26万平方米,排除中小学危房15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凳、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等217328件,为148所中小学安装远程教育网络设备,培训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1500人次。办学条件的改善,极大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无教室”的困难和矛盾,全县在校学生从1997年的8万余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1万人。20xx年我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市政府验收。

  (二)科研兴教战略初见成效。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县在强力实施“两基”攻坚,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确立了科研兴教、质量强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模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和目标教学改革,邀请了市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秀举办学术讲座6次,举办新课程改革和目标教学业务培训40余场次,共计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师80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市级教研课题10个,县级教研课题19个,其中“中小学目标教学推广实验”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市基础教育改革三等奖。20xx年10月,我县教研机构建设率先通过市政府评估验收,成为三峡库区第一个获优良等次的县级教研室。1998年以来,全县共为各类普通高校输送合格新生3420人。

  (三)扶困济贫措施深得民心。近年来,我县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少年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一是落实中央、市“两免一补”救助资金。二是切实落实贫困生杂费减免。三是通过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增收节支,从勤工俭学创收中列支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救助贫困生。据统计,1998年以来,我县共争取中央、市级专项资金580万元,通过各种渠道自筹700万元,共计1280万元救助资金,资助贫困中小学生11万人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贫困家庭和下岗职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