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自查报告(通用34篇)
三、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解决好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我镇卫生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购买了救护车、b超机、微波治疗仪、新生儿暖箱、血球仪、呼吸机、儿童免疫系统、血试机、电脑打印机、空调等器械设备,提高了诊疗水平,改善了就医环境。为减轻农民就医负担,我镇卫生系统认真实行上级医改政策,对药品售价进行核查,严格执行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双向转诊制,发现危急病人后及时转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救治,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再转至社区卫生服务站恢复治疗。
四、培植三大产业园区,完善劳务保障机制,为农民就业提供平台。
我镇规划建设有产业集聚区、商贸服务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区三大产业园区,全镇劳动力可到产业园区就业或到经商,截至目前,集聚区已有28家企业入驻。实现年产值8.7亿元,从业人员4500人。在商贸服务区,目前已有固定商户560户,固定摊位1600多个,从业人员3200余人。目前,全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有16449人,占全镇从业人员的78%。此外,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搞好劳务输出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致富本领。我镇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组建劳动保障所,培训劳务信息人员,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出外开辟劳务市场,做到人力开发到镇、统一办证到村、解决困难到户、跟踪服务到厂,努力打造劳务输出的“绿色通道”。
五、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救助问题
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救助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镇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严格按省定标准执行,做到应保尽保。政府资助重病户5户,资助资金4500元,贫困户36户,
共落实帮扶资金5万元,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42条,慰问贫困农户30户,办理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93户,救助资金2.3万元。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另外,我镇坚决执行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等上级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彻底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等现象。严格实施村财镇管,镇财政所负责各村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凡不合理开支一律不与入帐,由支出人自己负担,确保了村级财务支出的合理性。
镇党委、政府在从“上”抓起的同时,不忘从“下”教育,下大力气引导农民“自我减负”奔富路。一是念好“理财经”,积极引导农民“量力而行”,合理计划开支。二是刹住“人情风”,摒弃铺张浪费,引导农民不盲从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人情风”和讲场面的陋习。三是学法律,学政策,多方获取致富信息,合法生财。我镇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组织农民学法、用法、守法,并从中获得致富信息。四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各村群众在政府的倡导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形成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减负自查报告 篇34
为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校严格执行减负工作如下。
严格执行国家和河北省课程计划。在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不增加课时,不削减、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非考试科目的课时。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小学
一、二年级周课时26节,语文、数学、三至六年级周课时30节;确保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并保证质量。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我校上午上课时间8:00。早上统一起床时间6:30;我校小学低年级不上晚自习,只安排适当学习活动;高年级不超过2课时。就寝熄灯时间21:30,确保我校寄宿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1小时。
严格控制作业量。小学一---六年级学生在校不留书面作业,不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戒学生。
严格禁止违规补课行为。我校坚决禁止利用节假日集体补课行为。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校历开展教学工作
不利用课余时间、午休时间等组织学生进行补课;严禁老师拖延上课时间;任何老师不利用自习时间上课或集体补课。在职教师不进行有偿补课,也不进行有偿家教。
严格教辅用书管理。我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按照“一科一辅”的原则,供学生自愿选用。严格禁止教师向学生推荐或推销其它任何教辅材料。 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我校严格控制考试方式、科目和难度、次数。不在各年级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只举行一次全校学科考试外,其他课程不组织考试。我校组织的考试,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我校不以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排名和奖惩,不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向家长和社会发布喜报、红榜等变相排名的信息。取消百分制,用等级制加评语评价学生。
严格学校招生秩序和行为。我校严格执行小学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定入学片区并统一规定招生时间。我校不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小学入学招生不对儿童进行数学能力和识字能力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