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32篇)
2、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就是社会人所必需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关爱等有机统一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这一课堂教学实验的涵义为:以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主要主要场所,形成特别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地设计、自然的渗透人文知识,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优化学习,以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让学生学有所味,学有所得,同时并促进信息素养的形成,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减少或拒绝不良信息侵蚀学生心灵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有道德地使用网络信息的高尚情操及合理选择及使用网络中有助于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探索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创新思维的形成。以特长为导向,兴趣为依托,主动探索信息技术工具的奥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方法
课题采用实验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比较与评价等方法开展研究。
(二)研究时间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xx.5——20xx.9
1)确定研究对象,搜集相关学习资料。
2)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3)撰写课题具体实施方案
4)进行实验前检测,做好实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试验前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2、研究阶段:20xx.9——20xx.2
1)按时上传小课题研究资料,交流、讨论、分享研究心得体会。
2)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课题研究,做好记录,设计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反思。
3)按时参加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及时获得专家引领、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持。
4) 随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适时调整研究方案。
5) 收集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归类整理,如教育叙事、学生学习感受、教师教学反思集、课例、课件、课题学习资料集等。
3、结题总结阶段:20xx.3——20xx.4
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展示实验教师个人博客,交流、推广实验研究成果,邀请课题组专家顾问进行课题论证、验收。进行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展示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人文素养的成功案例
2、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照片资料
3、撰写教师论文、教学反思
4、课题研究报告
化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26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是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于20xx年5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近3年来,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负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尽管它是一只羽毛未丰,举步蹒跚的丑小鸭,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目标。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方案中2-3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教学反思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位任课教师每周都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校的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断生成。通过交流对话、典型引路、个案跟踪、教科互动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新课堂策略的构建能力。
3、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
4、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因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化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27
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家一定都对毕业设计充满畏惧,在做毕业设计之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家整理的《新课程背景下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创新教育,让科学的光芒普照中华,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生物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的实施紧密相连,自20xx年秋学期新课程在我省全面推行以来,探究教学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使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1、探究能力与素质教育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在教育领域里追求人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已经变成一种集体行动,成为国际教育的重要趋势。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已经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的重要方向。《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2、探究能力与创新教育
当前,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教育的灵魂。正如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认为的那样,“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8]。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这种创造力集中体现的是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精神,它才是教育真正需要“唤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