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好青年个人事迹材料(通用31篇)

2024-08-20 23:14:46报告范文打印
好青年个人事迹材料(通用31篇) 我是三年十班的学生小赵,进入高中后我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在学习方面,我是个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好学生。我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主动好学,成绩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

  “目前,有很多困难。从身边有几个小伙伴,到一个人,再有一群小伙伴,我学到了很多。除了普遍存在的金融问题,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除了普遍存在的金融问题,土地和年轻人是最大的问题。”20__年从青岛辞职后,他回到了自己出生长大的小山村聂家屯村,黄也回来了

  村已经整4年了。

  “钱和人的问题不多说了。简单说一下土地问题吧。当游客来到之后,需要通过吃、住、玩等产业项目产生收益,需要容载场所,就需要搞建设,而没有建设用地就面临建着被拆的困境,更留不住游客。土地指标对于乡村来说非常难获取,尽管全市每年拿出5%的用地指标用于乡村发展,平均到乡村还是很少。除了建设用地短缺,生态红线的制约问题也是严重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

  黄元孔继续说:“近10年来,聂家峪村陆续种植各种绿化及果树30余万株,来绿化荒山,打造生态环境,打造大樱桃、珍珠油杏、猕猴桃等采摘园区200余亩,种植3600株樱花树、修建5.5公里环山路,打造十里樱花漫道,种植6万株黄栌打造千亩红叶谷。但是绿化起来的荒山大部分都被划入生态红线内,这十分制约后期旅游公司与村集体在休闲农业上的发展。聂家峪村也通过当地政府上报建议予以调整,但没有成功,希望上级领导可以予以解决。”

  在乡村振兴建设用地使用上,黄元孔建议,将乡村振兴的土地优先配给积极发展、有产业基础的乡村,支持鼓励他们发展的同时,让他们摸索发展模式并树立榜样,探索土地使用方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人才、资金)进入乡村,将可行的方法汇总推广。

  由于黄元孔毕业时间相对较早,他没能享受到市里关于人才引进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这种事没办法,毕业年限超了。在‘90后’里,我算最老的。”黄元孔一边苦笑一边喝了口茶。最困难的时候,他没有工资领,社保断缴了两年。20__年村里情况稍微好点之后,他才又把社保续上了。

  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山东农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聂家峪村乡村旅游产业品牌化,打造了“鲁中印象·聂家峪”南拾田园文旅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该项目被列为淄博市重点项目,已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入3500余万元,成为集餐饮、住宿、会议、研学、农业采摘、垂钓、赏花、小型音乐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截至20__年公司营收达203万元,其中为村民分红约27万元,给村集体上交12.64万元。聂家峪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建设基地”、“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十百千工程示范村”、“青岛大学旅游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淄博职业学院国际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博山区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当初几个满腔热血、胸怀大志的同路人,陆续离开了。黄元孔咬牙坚持了过来:“困难就是试金石。我认为情怀和理想远比钱重要!如果当初为了挣钱,我可能不会放弃在青岛奋斗了4年的成果回到这里。两地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正是这一方生养我的水土、这些操着乡音的亲人,让我能一直坚持下来。看着现在的采摘大棚、果园、精品民宿和年底即将投用的游客服务中心,想想以前这里的荒山野岭,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的队伍,投身到脱贫攻坚振兴乡村这一浩瀚的洪流中来,这将是我们90后的另一种时代的`写照。”

好青年个人事迹材料 篇24

  无论是在光泽县鸾凤乡油溪村的武夷绿园蔬菜合作社的蔬菜基地的田头,抑或在光泽城区的合作社蔬菜平价销售门店,你总是能看到一个娇小的、能干的身影,她要么指挥着工程人员安装蔬菜大棚,要么引导着销售人员热情服务早市的顾客,她就是27岁的叶芬。20__年从苏州大学材料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毕业后,她在苏州市一家公司上班,月薪过万元。两年后,她毅然决然放弃高薪的工作,说服了家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打造这一片属于她自己的绿色蔬菜基地,孵化自己的梦想。她说,她要为家乡光泽构建中国生态食品名城添砖加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理想火花点燃创业希望之路

  20__年从山区小城的仙华洲考上大学的叶芬,经过四年的大学洗礼和两年工作的磨练,对工作和生活有了崭新的认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她想到自己的家乡位于城乡结合部有大片闲置的待流转土地,非常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自然条件利于种植蔬菜且销售有广阔市场前景,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优势产业,她想这或许就是她扬帆起航之时。就这样,一个美丽的基地蓝图在她脑海中渐渐的形成,她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将原来由她叔叔原始经营的六十亩蔬菜基地,扩展为现在的蔬菜基地面积300亩,建成大棚100余亩,其中智能温控大棚40亩,保温大棚60多亩;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80kv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光泽县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绿夷”商标。合作社创社以来共带动农户712户,种植无公害时令蔬菜品种50多种,年产蔬菜产品1500多吨,约占光泽县蔬菜总需求量的10%,现已成为我县最大的蔬菜基地之一;合作社20__年12月被选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__年3月被列入福建省副食品调控基地。

  二、观前景思对策典型示范共发展

  叶芬一边抓好合作社的蔬菜生产、经营,一边细心注重政府政策导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让叶芬深受启发。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引导下,不断规范引领,逐级创建示范社,同时她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产业带头人,切实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目前,加入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和务工人员均来自当地及周边的村民,为社员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解决了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打造“精准扶贫”升级版时,叶芬通过优先流转建档立卡贫困户闲置土地、优先雇用贫困户为其解决就业问题、优先考虑贫困户通过土地等生产资料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等一些列举措来帮助贫困户脱贫,她说预计在20__年底能够帮扶周边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她说,在农村曾有许多人因为收入过低或失业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蔬菜基地解决的部分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使这种现象呈现好转局面。如今,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带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纽带”,这正是叶芬两年来倍感欣慰的事情。

  三、执着追梦,科技助力,诚信做实业

  学纺织工程的叶芬对种菜一窍不通,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还是种植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她重新去学习,但她并不气馁,千方百计学习相关知识。两年来叶芬除了向有经验的菜农虚心讨教外、自学各类科普书籍外,还通过聘请省级农科专家、县级农业科技人员为社员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通过制定发展规划、融入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不断提升专业合作社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普及,专业合作社也催生了一批懂知识、会技术,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新型社员,实现了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叶芬在经营上注重人才培养,重点围绕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种养能手素质提升,培养了一批合作社领军人才。她要求合作社全体社员矢志不渝的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种植,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价值观,诚信为人做事。

  四、创品牌强营销科学规划求长远

  50多种“绿夷”无公害时令蔬菜在城区中洲菜市场、阳光花园等6家平价直销店内销售,让叶芬的事业越来越宽广。在这些直销门店,叶芬要求销售人员把有限的服务做的无限好,卫生、热情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正是这样的做法,所有的销售门店每天一开市迎来的总是大量的回头客。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叶芬在蔬菜的经营上已不局限于现在一些蔬菜批发的模式,她正把她蔬菜向着接受预定,配送,从基地到餐桌,提供最生态、绿色的食品方向发展,“合作社+公司+微企业+电商模式”的新型销售渠道正在尝试实践中。

  五、学习“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

  叶芬返乡种菜,立志做一名新时代新型农民。在生活中,她乐观开朗、随和健谈;工作时,严谨认真,不急不燥,不怕风吹日晒,田间地头的活儿干起来也得心应手。她说,年轻时就该孜孜不倦的多读书,边读书边思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