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调查报告(精选25篇)
12)认为在实习单位的表现与学校的实习成绩是否应该挂钩:有21人选择不应该,工作和学习是两码事,不应该用工作表现来评价实习成绩,占27.27%;有34人选择应该,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顶岗工作,工作表现自然应该反映在实习成绩中,占44.16%;有21人选择实习成绩的评定不应只看工作表现,加上其他考核标准才公平,占27.27%;还有1人选择无所谓,不在乎,占1.29%。
13)最想在实习中获得什么(可多选):有3人选择实习工资;68人选择社会阅历,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有17人选择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和提高;有21人选择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14)家庭成员对顶岗实习的看法:有9人选择在外面实习时间较长,书本知识会慢慢丢掉,不能接受,占11.69%;有60人选择进社会可以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接受,占77.92%;有8人选择只要孩子自己喜欢,怎样随他(她)选择,占10.39%。
2 调查结果分析
1)看重专业顶岗实习: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还是相当重视顶岗实习的,而且认为实习岗位应该与所学专业对口,这样的实习才能使他们更多的积攒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2)实习地点偏爱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由于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天然优势,学生在选择实习地点时还是会优先考虑去这些城市,
3)实习单位的选择上,较偏重酒店,更注重工作内容和实习待遇。虽然学生们选择去旅行社或景区等实习单位的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但还是以选择酒店的居多,其原因与酒店的实习待遇比旅行社等其他单位要高、并且收入稳定有很大关系。
4)实习时间倾向于少于半年,学生普遍认为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接受,因为时间太短无法学到东西,时间太长又不能忍受。从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学生仍然把实习当作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正式工作的前奏。
5)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期望值和依赖程度较高。希望指导教师予以经常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各种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是调查问卷中集中出现的学生呼声。这集中反映了学生对指导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认为实习既然是学校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就应该由指导教师解决,想要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
3 为达到理想实习效果,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通过调查问卷不难发现,对专业顶岗实习认识不够,想法过于天真是学生们的一个通病,这样势必会造成在现实生活中强烈的挫败感和落差感,从而给顶岗实习的组织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使得学生和校方“双赢”,我们在专业顶岗实习的组织上应做到:
3.1 实习前积极预防
技能上的准备:通过日常课程中对酒店技能和旅行社导游业务能力的实践,让学生对两个行业需要具备的技能有概括的了解和比较深入的学习,从而在专业顶岗实习前依据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能够目标明确,做出自己的选择。
心理上的准备:通过实习前的实习指导课程,对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说明,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避免产生学生的想法与现实落差太大的情况,从而避免学生在走上实习岗位后强烈的抵触心理。
3.2 实习中认真指导
采用定期走访的形式,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并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更好面对实习工作。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3 实习后及时总结
实习结束、学生返校后,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予以总结,召集学生开总结会,表扬出色的学生,并通报实习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同时总结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就业理清思路。
只有三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达到最佳实习效果。
关于职业调查报告 篇20
流行时尚文化是服装设计行业发展的土壤,中国正在崛起的流行文化使服装设计行业具有爆发增长潜力,看好第三方服装设计及线上设计平台型公司。
服装设计行业并非传统服装制造,而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服装设计行业发展的直接驱动力是一国流行时尚文化产业的发展,下游服装行业的需求固然影响上游服装设计,但历史经验表明,服装设计环节主要在流行文化强势的国家,如果一国流行文化发展滞后,服装产业的发展更多体现在服装制造上,服装设计环节则无法获得太多的效益。
中国流行时尚产业必然崛起。参照日韩港台流行时尚文化产业发展轨迹:日本崛起于20 世纪6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流行文化引领亚洲;“亚洲四小龙”崛起于20 世纪80 年代,港台韩流行文化风靡20 世纪90 年代;韩国于1998 年提出文化立国支持文化产业,使“韩流”于21 世纪称霸亚洲。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预计中国流行文化产业会爆发式增长,TFBOYS 等中国本土偶像的出现表明中国流行文化正在萌芽。
“快时尚”+“新世代”催生第三方独立服装设计行业爆发增长。
1)Zara 等快时尚品牌逐渐成为全球服装市场消费主流,“快时尚”
对服装款式要求日新月异,大量新款的推出催生服装设计需求爆发增长。
2)“新世代”消费群体需要设计打动:90 后追求个性、多元化,催生对服装设计的多样化需求;90 后自我意识强,在消费时最看重自我的感受和喜好。服装品牌企业单靠在电视上做个广告、线下开个店已经无法吸引到新世代消费者。3)第三方设计平台更适应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品牌服装企业的设计团队只对内服务,风格不易突破;设计工作室受人才和资金等限制,从设计到样衣成本较高且较难有稳定下游客户;第三方服装设计企业具有规模优势、更利于风格多样化。
服装设计行业互联网化是必然趋势,预计会出现平台型公司。1)服装设计需求多样化,线上展示成本更低;个体服装设计师及小型设计工作室缺乏上下游资源,借助互联网可以更方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2)预计服装设计互联网平台会伴生其他商业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该平台联系到心仪的设计师,实现服装的个性定制,或者被服装企业选中的设计,可以直接下单订购等新模式;借助于自身互联网开放属性和专业化水平,平台可以举办服装设计大赛,扩大设计师的影响力;平台可以依托优秀的设计师资源和经验,开展设计师培训等。
关于职业调查报告 篇21
一、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的要求及会计的就业前景,以加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基础。故此,我们小组从11月5日至20日制定了相关问卷调查,在络上发布,进行相关调研。
二、调查目的
了解各企业设置哪些会计工作岗位,各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职称及对其职业的相关看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等方面,以便在今后的学习的生活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以便改进,提升自我能力。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主要集中于福州市内的一些会计从业人员
四、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会计人员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务职称,所取得的证书以及对于当前会计的就业前景,职业满意度,危机感,离职率,整体行情等方面的看法。
五、调查方法
络填写问卷及线上短暂采访交流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是性别方面,可能是问卷的局限性,本次问卷填写的男女比例有些失调,大概为1:10,但从整个行业从业人员及大学专业学生数量来看,女性仍占有较大比例。其次是年龄方面,本次参与调研的人员多集中于20-32年龄段,是较为年轻的群体,会计一般“越老越吃香”工作年限有限,工资方面是处于中等水平。紧接着是学历,本科毕业达到将近八成,硕博不足一成,大专将近两成,整体受教育水平在中等偏上且留在一线城市的人员较少,基本集中于二三线城市。从职务职称方面来看,有部分选择留校任教,成为教师,也有极少部分转向互联方向,大部分为企业工作人员,包括经理,出纳,财务,资金核算,助理会计师等,初级职称较多,高级与注会都较少,这反映出当今的会计职业还是缺少高端顶尖人才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另外,会计职业对口性强,大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都会从事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