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自查报告(精选33篇)
2、能严格执行卫生部门规定的健康检查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对幼儿、工作人员进行基本的健康体检。
3、能够坚持每日晨检及全日观察,对幼儿能每年体检一次,按要求做好了体重、身高、视力的测量,按时完成预防接种工作,能做好消毒工作。
4、有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饮食卫生、营养基本合理,保证了幼儿的饮水供应,食堂能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5、能开展幼儿健康教育,从小养成幼儿的卫生习惯。室内卫生清洁整齐,参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
6、建立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制度和幼儿健康档案,各种记录完整,能对幼儿的健康做出评价。
四、教育教学
1、能基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做到了教育和保育相结合,能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注意了面向全体幼儿。
2、每学期年内有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各班有周安排,活动落实到位,每月有教学活动情况记录及总结。还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能开展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保证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4、幼儿有一日生活常规要求,作息制度基本合理,注意动静结合和幼儿实践活动,能照顾幼儿的生活。
5、教师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在一日活动中能注意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积极性、注意正面教育,无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教师注重普通话的推广。
6、能开展一些教研活动,教师有备课记录,注意了幼小衔接,建立了教师档案。
7、能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互相结合教育,注意改进工作。
五、行政管理
1、能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办园目标和措施,保教结合,能为社会,家长,幼儿服务,园风正在形成。
2、园内领导班子健全,作风民主,各种制度健全,能严格按照各种制度进行工作。
3、财务制度健全,开支合理。
关于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篇33
根据《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有关要求,结合我乡学前教育情况,逐条对照《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提出的六项“自查重点内容”,认真组织自查自评,自查结果如下:
一、政府职责
1、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领导,成立有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管理体制与工作体制健全。
2、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其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
3、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健全。
二、经费投入
4、学前教育经费除教师工资外无投入。
5、没有学前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6、国家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项目经费使用规范、合理,没有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更是一片空白。
三、园所建设
7、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因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缘由至今我乡无公办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
8、学校布局合理,方便就近。我乡尚未建设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更没有独立建园。
9、满足幼儿活动和发展需要的设施设备全无。
四、队伍建设
10、合理确定幼儿教师生师比,全乡5个学前班教师配备10人,教职工紧缺;健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多渠道保证师资的供给,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11、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扩大学前教师的培养,加大学前教师的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12、依法落实学前教育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五、规范管理
13、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幼儿园审批登记和年检制度。对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实行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我乡不存在这一块工作情况。
14、学校严格执行学前教育收费标准,规范学前教育收费工作。
15、学校重视学前幼儿的安全保障和卫生健康工作,各项安全管理、卫生保健、饮食与健康工作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健全。
16、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对学前班保教工作的指导,开展保教质量监测评估工作,有效解决“小学化”倾向和问题。
六、发展水平
17、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学率达98%。
18、覆盖面广,有5个学前班,无独立幼儿园。
19、学前教育财政20xx年投入12万,20xx年总投入16万,学前教育财政20xx年投入25万,投入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教师工资)
20、我乡10位学前班教师均取得教师资格证。
21、保教质量明显提高。
22、社会对当地提供的学前教育的满意度高。
七、自查评分情况
1、没有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更是一片空白,扣3分;
2、我乡尚未建设公办中心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大村更没有独立建园扣17分;
3、学校幼儿活动设备全无,扣3分;
4、没有专项投入扣3分;
5、没有学前联席会议制度、无相关责任考核及表彰奖励,无预算内相关拨款,教师培训率不足等共扣28分;
4、白杨乡中心学校学前教育督导自查最后得分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