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5篇)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如下图),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二)广州市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三)广州市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四)广州市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关于调研报告范文 篇32
自去年以来,XX市妇联针对妇女信访代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本着“重心下移、方便群众、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市实施了妇女信访代理制度。该制度实施两年来,“有事就找信访代理员”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初步形成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队伍专业、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妇女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一、主要做法
为确保全市妇女信访代理“推得开、代得实”,我们立足各镇、街道实际情况,从困扰广大妇女的出门难、求人难、办事难入手,以“你的事,我来办,你的难,我来帮”为宗旨,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了妇女信访代理制的实际效果。
一是规范推行三种妇女信访代理方式。在工作中,我们根据代理信访事项的不同性质,把妇女信访代理方式逐步规范为主导代理、疏导代理和协作代理三种方式。主导代理是代理员通过代言代办帮助信访妇女解除困扰、解决实际问题,为信访妇女提供实实在在的维权服务。主要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问题、未成年人保护等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信访事项而采用的代理方式;疏导代理是信访代理员要充分发挥熟悉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有良好感情基础的情况下,通过心里安抚和情绪疏导,帮助妇女群众了解国家政策,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妇女群众解难;协作代理是指信访代理员采用社会化维权工作方法,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为妇女群体性利益提供政策性保护。主要针对妇女土地权益、劳动权益、经济权益等政策性强、涉及群体利益诉求的信访事项。截止目前,已经成功代理案件10件,其中主导代理案件9件,协作代理案件1件。
二是建立健全三级妇女信访代理工作网络。建立完善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访代理工作网络。在市里成立妇女信访代理服务中心,在各镇(街道)建立妇女信访代理服务站,在村(居)设立妇女信访代理服务室。目前,全市已设立1个妇女信访代理服务中心、14个信访代理服务站、465个信访代理服务室,形成了上下贯通、三级联动、全面覆盖的信访代理工作网络。并统一制作门牌、统一悬挂妇女信访代理工作程序和信访代理工作制度,统一建立台账,实行一事一记,健全例会、办理、报告、督查等各项制度,24小时开通妇女维权热线,确保全天候解答妇女信访诉求,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全覆盖妇女维权工作网络。
三是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信访代理员队伍。信访代理工作能不能见成效,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理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我们要求各妇女信访代理站至少配备1至3名妇女信访代理员,妇女信访代理员从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为妇女群众服务、业务能力强的妇联干部和妇女维权志愿者中挑选,目前,全市10个镇、4个街道共有市镇村三级妇女信访代理员485名。均由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热心群众工作的妇联干部、妇代会主任和巾帼志愿者担任,实现了用群众身边的人,代理群众自己的事的良好局面。同时,注重强化对各级代理员的培训,截止目前,我市已举办信访代理员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已全部做到持证上岗。
四是探索实施“五个一”信访代理工作模式。我们创建了信访代理“五个一”工作模式。即一室接待,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规章制度、有电话”“五有”要求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信访代理工作阵地,确保随时接待来访群众。一套制度,制订信访代理工作制度,包括代理员职责,代理范围,代理流程,以及《信访事项首问负责制》等各类信访事项代理工作制度,形成信访代理长效机制。一帐登记,即每个信访代理站(室)设立信访代理专门台帐,对信访人来访的时间、信访事件、要求解决问题、接待人等内容详细进行登记,做到帐目清楚。经过调查后,在规定时限内,信访代理站(室)要做出受理、不予受理或提请上级政府受理的决定,在台账上注明原因,并负责向信访人解释清楚。一单代理,即决定受理信访代理的案件,由信访人与信访代理人签订信访代理协议书,明确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约定由代理人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信访人也必须承诺在约定解决问题期限内,不得越级上访或重复信访,经双方签字后,《信访代理协议书》生效,进入代理运行程序。一案归档,即信访代理案件代理结束后,要将与此信访代理案件有关的各类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入档,做到一案一卷,归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