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的调查报告(通用34篇)
5、社区工作者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是取得文明社区创建成功的关键。
社区调整之初,居委会无办公用房或办公条件差、待遇低,一些原在机关工作的同志纷纷产生了思想波动,针对这种情况,街道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做出了“四下”决定,即:工作重心下移、优秀干部下派、荣誉责任下压、评优晋级下找。以来调动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居委会工作人员与开发商,辖区单位多次协商,解决办公用房问题,由于个别单位最初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我们的社区干部早等晚堵,找各单位负责人讲道理,做工作,经过8个月的努力,12个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在文明社区创建达标的日子里,广大社区干部不顾家中的各种困难,吃住在居委会,摸爬滚打,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迎来了社区建设的艳阳天。在抗击非典工作中,我们的社区干部更是吃住在单位,即要下户摸排,又要制定辖区防控工作方案,一天难得休息几个小时,正是有了我们广大可敬可爱的社区干部忘我的工作,才换来了今天社区文明的累累硕果。
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居委会与辖区单位、小区物业的关系问题
辖区单位、小区物业公司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处理好居委会与他们的关系,对文明社会创建至关重要。目前,辖区部分单位、小区物业公司对社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落实市、区文件精神和开展各项工作时存在推诿现象,有些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只能凭个人关系才能解决,有些问题社区干部跑断腿、磨破嘴,也解决不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一些单位认为自己是中(省、市、区)直单位,行政级别相差太多,怎么能听居委会的安排。居民小区物业公司也同样与居委会工作脱节,形成两张皮,各自为政,居委会对小区的整体管理不能有效进行。
2、街、居责任与权力失衡问题
街、居责任多而权力小的现象已存在多年未能解决,造成近几年来在社区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街、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工作地需要,设置了相应的职能部门,但却不能切实履行起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职责,这些部门在处理社区各种问题和矛盾时,只能靠协调。在目前的社区工作中,办事处对驻辖区单位只有计划生育管理权和去年下放的精神文明单位初审权,其他权力都集中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如卫生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辖区内的小街小巷和6米以下建筑物的居民户,卫生应由办事处负责,目前的情况是市环卫局统一收取居民卫生费,但小街小巷的卫生却没人负责,许多居民找居委会、办事处 反映情况,由于办事处财力紧张,拿不出专项经费治理,以致造成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的了的看不见”的工作现状。
3、办公经费短缺问题是影响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
居委会办公经费问题虽呼吁了多年,但一直不见成效,居委会资金始终处于短缺状态,社区服务实体多为无偿或低偿服务,微薄的收入不能满足居委会的正常运转,部分社区干部工资还停留在每月260元工资的基础上,日常的办公开支更是无法支付,被停水、停电、停电话的现象时有发生。社区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资金做后盾,外地一些社区工作开展好的城市,每月给居委会拨付的经费足以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社区建设能够真正取得实效。而我市的财政体制不符合现在城市发展的需要,街居两级干部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解决经费,维持正常的工作开支上,影响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市、区两级政府曾多次调查摸底,许诺给予居委会办公经费,但迟迟不见回应。
五、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社区共建的氛围,使驻辖区企事业单位认识到在经济转轨和社区转型时期,企事业单位把许多社区职能转移给社区,并不意味着这些单位要脱离社会,更不意味着这些单位要脱离所在的社区,而是在解脱社会事务的沉重负担之后,通过依托、参与、支持社区,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促进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2、互利互惠,成果共享的原则,使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社区建设,能够分享建设成果,解决自身的部分需求,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社区内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文体设施,但由于不对外开放所以利用率不高,有的单位内部活动场所冷冷清清、资源闲置,另一方面是居民群众为缺少文化娱乐场所而发愁,针对这种情况,应整合社区单位内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逐步构建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机制体系,把社区共建逐步推向制度化轨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区共建持续发展。
4、开发资源潜力,发展社区经济。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街道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建设所需资金进一步增加,形势需要我们探索一种既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财力来源的新途径,我们应把精力投入到营造环境、政策引导、抓好管理、搞好服务上来,为社区税源经济的发展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为社区单位排忧解难,吸引企业来社区投资。
关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20
一、基本状况:
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88年6月,位于县城东南面。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插花水东村,工作范围并沿至原龙舌圩的居民归属于服务管理。辖区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11个,其中局级单位9个(县林业局、县计生委、县环保局、县烟草公司、县供销社、县森林公安局、党校、劳动就业局、县总工会),学校2所。辖区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
辖区内有26条路巷,编制成16个居民小组辖区居民总户数1806户,人口5662人,其中常住居民1776户,常住人口约5050人,流动人口户数306户,流动人口612人。辖区有各类退休人员586人,低保户114户,残疾人员达120人,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905人,已办理居民农保199人。
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现租住于水东磨下巷,面积约5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5人,平均年龄41岁,均属于女性,是一支充满活力、最于攻坚克难、乐于奉献的队伍。居委会党支部下设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4名,其中女性党员19人,离退休党员23人。平均年龄达46岁。党员综合素质较普遍较高。党支部在20xx年度曾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二、社区工作现状:
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科学领导与关怀下,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党建、社区治安、社区计生以及社区礼貌建设”六个层面开展工作与服务,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团体的作用,坚持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路子,用心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全方位地服务于辖区居民。目前,社区组建老人文艺队一个,参加人数达33人。社区秩序良好,社区文化丰富多彩。
三、社区面临的问题:
虽然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与关怀下,经过不懈努力,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本社区属城乡结合部,与水东村重叠,社区居民、与水东村农户居住零乱相互插花,点多面广,工作量大,导致在服务管理上带来必须的'工作难度;其次,辖区内几乎处于80年代的现状,所以存在贫困户多,老房子多,烂房子多,棚户居民多,环境卫生等存在超多死角,有损城市的市容和形象;再次,经费不足,每年财政下拨社区经费3。8万元,除去社区公益性支出、办公场所租金支出、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经费支出和社区人员工资支出之后,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社区办公条件简陋,办公经费严重缺乏难以保障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社区干部的年工资人均不足于1万元,很难让社区干部安心于工作。诸如问题有待于上级部门能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怀。切实解决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社区将继续本着“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难,解群众所忧”的服务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团结、开拓、高效、争先”的精神,提高社区服务新理念,全力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平安、幸福的新型社区。
关于社区的调查报告 篇21
一、调查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停车难”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停车本身,还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
“停车难”加重交通拥堵。“停车难”引发公共纠纷。近年来,由于私安地锁、挤占草坪、占道堵路等停车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车辆剐蹭,不在少数,停车问题引发的治安事件和暴力冲突也时有发生。 “停车难”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小区内通道停车导致消防车、救护车无法快速抵达现场。小区外占道停车则迫使人流、自行车流挤入机动车流,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解决“停车难”这一城市发展难题,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