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精选35篇)

2024-04-12 23:58:48报告范文打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精选35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

  (三)监护缺失,生活的负担加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各县(区)的调查统计“留守儿童”80%以上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养,属隔代监护,20%左右托亲朋寄养,属代理监护,少数与兄弟姊妹共同生活或独自生活,处于无成年人监护状态。由于监护不到位或无法定监护人,致使生活、安全等出现诸多问题,使之成为不法分子侵害对象。据平坝县公安局统计,在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由于监管不力,致使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处事往往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加之受不良网络游戏和影视的影响,在一些不良青年的拉拢引诱下,他们极易成为违法犯罪的参与者。有的在学校闹事,欺压、抢劫低年级同学,有的小偷小摸,有的打架斗殴等。平坝夏云小学调查,留守儿童独自在家玩耍,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火灾和触电事故时有发生;放学后在回家路上逗留或下河洗澡,交通事故和人生安全都潜存隐患。普定马场中学留守学生吴下河洗澡不幸溺水死于大河之中,教训惨重。

  二、作法和经验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 门齐抓共管,各级关工委积极协调配合,对“留守儿童”做了大量工作。其主要作法和经验是:

  (一)党委、政府重视。“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此项工作。紫云自治县县委书记辛卫华亲自调研,并在常委会上研究全县“留守儿童”工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向全县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单位提出要求,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这些“特殊群体”捐资助困,奉献爱心。县委、政府为此专门制定实施方案下发,规定副县级以上在职干部年捐款150元以上,认养1-2人;科级干部年捐款100元以上,认养1人;其他干部、职工年捐款50元以上,鼓励认养。目前,县、乡两级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救助基金,已集中捐款20多万元,对1762名留守、孤残、特困儿童建立了档案,逐步落实救助计划。西秀区党委区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要进一步重视和做好“特殊群体”的工作。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要求各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帮助和解决好进校读书的具体问题。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余显祥、区长张本强先后在区关工委成立20周年座谈会、区关工委二届四次、五次全委全议上都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关工委主任苟海明多次听取区关工委对“留守儿童”调研情况的汇报,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全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了保障。普定县马场镇、马官镇党委、政府的党委书记、镇长对“留守儿童”情况亲自调研,掌握实情,解决问题。马场镇党委每年对特困“留守儿童”解决500元生活补助费。马官镇成立了帮扶“留守儿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张发刚同志亲自任组长,制定帮扶“留守儿童”实施意见,下发各村、校和有关部门执行;请省心理专家曹维希作“留守儿童心理畸形发展不容忽视”的专题报告;组织对全镇“留守儿童”摸底调查,建立档案;鼓励全社会捐资对特困“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建立心理咨询室,举办代理家长培训班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各级关工委高度重视。去年以来,各级关工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党委、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同时做了大量的工作,都见到了较好的成效。在检查验收农村开创“三无三有”先进村时,把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基层关工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实到实处。村级关工委把“留守儿童”上学问题落实给“五老”队伍中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身体较好、又有威望的老同志具体负责,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西秀区七眼桥镇关工委成员张德林同志,家住八角村,发现有两个小孩整天在小烟酒店附近玩耍,经过询问,发现他们是兄弟俩,分别上三年级和五年级,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外地,其父常年打工在外,两个随爷爷生活,张德林同志把他们送到学校,找校领导说清此事,将自己的手机号留给学校,并说,“如果这两个孩子不来上学就打电话告诉我,由我负责他们读书”。事后,在村关工委的统一安排下,张德林同志主动做了这两个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各县(区)各级关工委在认真排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有的县(区)、乡(镇)、村各级关工委还采取了“一帮一”、“一帮几”的作法为“留守儿童”办了很多实事、好事等。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篇28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宁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