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兼职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3篇)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转眼间,一个炎热的假期就要过去了。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实。在这个暑假里为了不让自己在放松的生活中忘掉奋斗的目标我为自己找了两份工作。周一到周五给一个小学毕业的女生进行上初中前的功课衔接,周末在世贸广场派发诺亚舟公司的宣传单。
暑假期间,我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这是我自开学以来找到的第一份社会兼职工作。得到此份工作时,我的内心既兴奋又感激。兴奋的是,自己得到了一个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于是,我的暑假生活又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这道风景让我学会了许多,体味了许多,思考了许多
最熟悉的陌生称谓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家教生涯,现在的我对于 老师 这个称谓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 老师 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虽然我的兼职只是沾上了 教师 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到这两个字给我带来的豪迈感。然而当告别了家教职务时,原先最熟悉的称谓,瞬间只留下陌生的晕印,一圈又一圈。
第一堂课
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给别人上课,除了紧张还是紧张,心中忐忑不安始终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一个老师的职责,担心自己的学问不够是否会影响这个孩子的学习。可当我坐在桌前面对一双满怀希望的双眼时,才发现我所想的一切,担心的一切都是多余的。我的责任就是陪着这个孩子一起学习,一同努力进步。
很快,我了解着这个孩子的一些情况,她今年小学毕业,被分入武汉人民中学,这不算是一个好的学校,家长只希望她能在入学时的考试中考好,从而分入一个好的班级。而这个孩子的成绩平平,因此我决定给她上初一的内容。数学重点在第一章正负数,语文这落脚于最难的文言文学习,而英语,因为她小学从没有学习过,因此决定从最基础的二十六个字母开始进入初步学习。
关于兼职社会实践报告 篇14
我的学生是表弟,一个初一的男生。表弟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但是有点懒惰,上课容易走神,特别是英语总是他的弱点,无论怎么学总是不见起色,以至于到后来只要看到有关英语的东西就头疼。因此他的英语成绩不尽人意。父母对他抱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近而考入重点大学。而他现在的学习情况,让他的父母感到担忧。
我可以感受到他父母心中那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也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虽然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我毕竟没有任何实际经验,教好表弟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第一天的两个小时的上课中,我尽量与他聊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当然是有关于英语的。对于他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应该从培养他对英语的兴趣开始。从英语的一些趣味小故事,到比较出名的美国大片。我发现他的表情也变得鲜活起来。但是只要我一提到他的课本,或是一提到有关语法的东西,他的眼神又开始晃悠了。这使我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一天的两小时家教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跟表弟相处得还算愉快。
第二天,为了改善他懒惰和喜欢走神的毛病,我给他讲了我同学的经历,给他阐明了学生的职责和学习的目的。他似乎懂得了什么,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此后,我也经常给他聊类似的事,不时地与他交谈学习体会。他的听课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每天上午工作两个小时,中间有一段休息的时间。因此,我在以后的讲课中,对他的要求渐渐严格起来,并经常给他讲解懒惰的害处。他虽然听得进去,但改观不大,其实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中间休息的时间里,他会和我聊一些课外的话题,包括年轻人追捧的非主流,流行歌曲,以及他爱玩的网络游戏。对于他说的话题,我都认真去听,从这些我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心理。我和他一起分析这些流行文化,讨论发展的趋势和之所以能流行起来的原因,从中我发现他的见解很独特,同时在我的引导下,他也能有更多更正面的阐述。通过这些交流我告诉他,在分析一个事情时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才会更为全面,这些思路在文章的写作上是很有用处的。我平时会布置他用简单的英语写一些小随笔或是日记。他就在这段时间拿给我看,与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我也就趁此机会修正他句子当中的错误,拓宽他的写作思路。
由于每天做家教,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懒觉的习惯。开始的几天,他听课时,时常会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那时,我心里会感到很恼火:自己如此卖命地讲,他却置之不理。好在我很有耐心,每当他走神时,我都会提醒他,并耐着性子给他讲下去。
他做题时,喜欢动嘴,而懒于动手;听课时,也只是“洗耳恭听”,从未做笔记。这正是他学习懒惰的体现。记得有一次我讲完后,问他是否还有疑问,他点头表示全听懂了。过了两天,为了检验复习的效果,我对前一阵教的单词进行了抽检,但结果却使我感觉自己仿佛从九霄云殿一下子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是我家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事后,我不断地反思:是自己的原因,还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清楚:他根本没听懂。面对懒惰成性的他,我显得“束手无策”。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懒惰是学习的“大敌”,我只得不时地督促他,鞭策他,使他逐渐变得勤快起来。
他是一个思维敏捷,有独特想法的孩子,如果他认真审题,仔细做答的话,我相信他会有很不错的成绩。我把
我的想法和思路都告诉他,他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我也开始意识到: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此后,我也经常给他上类似的课程,不时地与他交谈学习体会。他的听课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也为之而感到欣喜万分。
转眼他就要开学了,我也结束了为期二十天的家教生活。他的学习态度比以前端正了许多,学习也知道勤奋了,以前的疑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他的父母很感激我这段时间对他的帮助,看到他的进步,我也很欣慰。这些天来,我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表弟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喜悦。
通过暑期的这段家教生活,我得到了很多感触。不仅让我体验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喜与悲,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职业技能。我相信这些实践中的收获是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并且会让我受用一生。
关于兼职社会实践报告 篇15
工作第一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虽然说10点上班,时间很充分,但我还是很早就起床准备了。因为兴奋,也睡不着的。第一天上班,首先不能迟到,早去点没什么的。哎,原来有这么多人在等公车啊,听他们谈论也是上班的。好不容易挤上车,冬天的早上很冷的,所以出门时我全副武装,只露了俩眼,可现在到了车上,这么多人,窗子又全关着,好热好闷啊。一会我就头晕了,好难受。挤在人中,我想,以后每天都要这样了。看看车上其他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知道这样过了多久了,是不是都已经习惯了呢。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家人,为了父母,他们必须这样吧。就这样迷迷糊糊的到了站,迷迷糊糊的下了车,迷迷糊糊的到了工作的地点。
一进门,好多人啊。那么多的桌子。每四个桌子围在一块,那些人就围在那打电话,他们好多是跑保险的。那个姐姐把我和同学带到一边,给我们安排了一张桌子,一人一部电话,一个笔记本。她先给我们一张纸,就是我们的话述,上面写着我们要说的话。我的工作就是给客户打电话让他们来参加一个答谢会活动,随后赠送礼品。先实习2个小时,然后就真正工作记时间了。第一天,很新鲜,遇到不同的客户,有很麻烦的,很温和的,很暴躁的,各种各样的人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回答,确实挺考验我的应变能力的。所以这一天感觉过得很快,也没感到累。坐上回家的公交车,兴奋淡淡的消逝,我这才感觉到自己的嗓子很疼,很渴,很困。是啊,说了一天的话了,当时没感觉到,现在疲惫,疼痛终于袭来了。我看着窗外倒退的景色,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突然深沉起来,多愁善感起来。想到自己以后的.人生,想到大学毕业以后的路,突然有点迷茫,有点不知所措。回到家,家里人都很高兴,可脸上还是写着担心。爸爸在车站等了好长时间。回到家,我兴高采烈的给家人讲我今天的收获,刹那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第二天:和第一天一样,挤上公交车,迷迷糊糊来到工作的地点,重复昨天的话,一样的话就这样一遍一遍的说。这一天,我明显不如昨天有精神了,过了第一天的兴奋和新鲜,今天的我有点烦躁。是的,想想看,坐在一个位置不动,不停地打电话,说着同样的话,回答差不多的问题,并且,不管对方是什么态度,你都要心平气和,微笑的回答他们,哎呀,真是难熬啊。还没到中午,我的嗓子就在疼,头也晕晕的,办公室里太热了。再加上那些无聊的对话,更让我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