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的调研报告(通用23篇)
关于公司的调研报告 篇3
得悉某家企业即将上市,我与它家公司的老总闲聊了几句,出于职业的兴趣,很自然地谈起了那家公司的人事组织结构。经过一番推心置腹地谈话,让我对这家公司有了大致了解,而后不由得为这家公司捏了一把汗。也许该公司争取在股市上圈最后一把钱后,将面临着逐渐解体的命运。这是家传统气氛仍然浓厚的国有企业,为了争取上市,公司的整体管理都必须规范化,颇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初现雏形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1.裙带关系经营痕迹明显,职业管理者缺位
企业内裙带关系严重,对决策层的决议执行十分不利,势均力敌的各方若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很多事情就难以定下来,最后置之高阁。该公司的最初几个创业者,如今皆成了公司高管,他们都是专业领域的专家,独档一面,很有魄力,各方都安排了自己的亲戚朋友进入公司,互相监督,互相牵制,这给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带来了很大困难,使人力资源工作难以开展。
2.人才规划缺乏战略眼光,中坚骨干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匮乏
该公司重技术人才而轻管理人才,在管理方式上太多的随意性,显得有些混乱无序,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真正的战略,行为短期化是它重大的弱点。中坚骨干人才年事已高,新生力量极为薄弱,存在技术资源不共享的情况,可见该技术含量不高,所谓独挡一面唯恐技术外泄,影响自己在公司里的收益与地位。虽然公司整体效益好,但这种好光景只能持续几年,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行政管理人员太多,约占公司总人数的30%,分布于综合办公室、行政部、企管部,这些人员大多是公司骨干的亲戚朋友,非企业管理人才,普遍素质不高,极少数学校招聘进来的,也如一张白纸似的毫无工作经验,对于公司管理深层面问题谈不出所以然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被划归两部门分管: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由企管部负责,其他事务性工作由行政部管,综合办公室管全公司的行政后勤工作。每个人都有背景,每个人都脾气大,用老总的话来说不好管呀!
3.企业管理与制度建设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有效性,人力资源工作亦同
为了争取早日上市企业急于拿出一套完美、规范的规章、方案,但却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组织架构往往停留在书面文字上。人力资源工作只停留在事务性的工作上,人力资源六大模块都只是泛泛而已:招聘与录用渠道很窄,主要是学校毕业生自荐,这大概跟行业有关;薪酬管理,我估计象大锅饭似的平均分配,分四档:公司高管、中坚骨干、裙带人员、学校招聘人员。绩效考核,形同虚设,更不可能与薪酬、年终奖挂钩;员工关系,裙带关系严重,滋生了组织内的“小团体主义”,政治势力此消彼长,斗争长期存在,既不利于工作,也影响公司业务开展;培训与开发,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足以应对现场调试,关键是现场经验,总结技术经验就可以形成一项新的技术专利,可以理解为“修行”在个人,那么不必进行技术培训。不重视管理培训,人力资源、质量体系、安全生产等企业管理模块一片空白,作为一个即将上市公司,它在企业管理方面是欠成熟的;人力资源规划,一个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老总,相信更谈不上人力资源战略性的思考吧。
那么,针对上述状况,该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如何取得突破呢?我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企业老总必须从根本战略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从长远发展着眼支持管理体制的变革和人力资源工作的推行。只有领导者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才可能迅速走上正轨。
2.在过渡阶段应探讨裙带关系化与职业化的融合途径,逐步淡化裙带关系色彩,着力培养能承担主要经营责任的职业管理者队伍,使企业由私有化经营向专业化、规范化经营转变。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尊重和信任员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将创业热情转变为长期的核心价值观,并有系统地传递给企业员工,使之成为共同的行为规范,逐渐培养起价值认同感。
4.搭建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眼,建立科学、理性的制度系统,再逐步根据企业具体环境加以变通和灵活应用,为企业创造价值。
5.建立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和薪醉管理体系,设计合理的薪资结构、报酬体系,明确员工发展路径,以提高企业对关键人才的吸引力。
6.开放思维,借助“外援”。缺乏专业能力使空泛的理念转变为实际的管理,这时不妨请教专业的咨询机构,借助外力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关于公司的调研报告 篇4
目前,加强效能监察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电力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20xx年二公司第十三届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中把安全工作摆在工作中的第一位,可见公司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电网公司大政方针和一号令的决心,对公司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生”的方针不动摇,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和安全是公司发展生命线的意识。
省电网公司今年的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报告中上明确指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领导,把效能监察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现效能监察工作的齐抓共管。
一、调查分析 选题立
把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作为效能监察选题立项切入点,根据公司《效能监察管理办法》会同安监部、企管部、工程部、质保部、人资部制定措施和方案,把安全管理的难点问题、瓶颈问题作为效能监察项目,确保立项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要求各项目部发动职工参与查找安全管理问题基础上,组织专职安全员认真进行筛选,把有代表性,共性的安全问题作为单独立项,边整边改。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
20xx年公司效能监察工作要紧密结合电建企业的特点,要抓住关键,继续开展以发耳工程为主的效能监察,并以安全管理为突破口,按照效能监察的要求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加强组织,建立完善、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
经公司研究,20xx年效能监察工作将着重开展以安全管理为主课题,重点开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情况落实;安全措施、安全设施以及安全作业指导书情况的落实;并成立专门课题组,由公司经理陈万勋担任组长、由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简朝晖和公司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项目部领导和公司监察室、安监部、企管部、质保部、工程部、人资部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并同时设立三个分项小组即:安全措施、安全设施落实监察分组组长;安全作业指导书落实监察分组组长;劳动用工制度落实监察分组组长。
三、完善教育机制,使效能监察根植于心
要使安全管理效能监察深入人心,把安全管理效能监督延伸到施工现场的各个层面,切实抓好落实,抓出成效。利用公司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播媒体全面宣传安全管理效能监察意义、要求及动态。
一是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明确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达到积极主动配合效能监察的目的。二是对效能监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效能监察业务知识,以便于效能监察工作的正确顺利开展。三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根据阶段性的特点和效能建设的要求进行不间断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
四、开展安全效能监察工作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安全效能监察工作不是“单打一”,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独行其事,它与单位其他部门、企业管理和企业的自我约束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是摆正纪检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在效能监察中,纪检监察部门应是监察主体,其他职能部门是被监察对象,在效能监察立项中,项目的承办部门一般是纪检监察部门。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注意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业务部门完成工作任务,也不能把业务部门正常履行职责的工作当作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要分清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不同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
二是处理好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效能监察不能脱离企业管理,但更不能取代企业管理,而是对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对各种立项的问题进行检查,主要是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制度,并督促落实,堵塞漏洞,而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和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