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自查报告(精选31篇)
(三)社区劳动保障协管人员三年期限,影响了社区就业服务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建立公益性岗位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在20__年制定公益性岗位分流方案时,为保证公平起见,采用了“一刀切”的办法,所有公益性岗位全部三年到期。但是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岗位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需要熟悉劳动、保障政策,还需要熟悉社区居民家庭情况,三年时间刚刚熟悉工作,又马上到期,影响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公益性岗位人员享受工伤保险有一定困难。沧州市的公益性岗位是由派遣公司统一为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所以工伤保险认定的责任部门是“公益性岗位派遣公司”,因此,虽然人社部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专门协议,注明出现工伤由人社部门协助用人单位办理相关手续,但是一旦出现需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时,用人单位如以“非工伤保险缴费方”为由拒绝承担费用,人社部门也缺乏强制执行措施。而人社部门的就业专项资金中没有此项资金支出的出处,因而无法保证工伤人员的补偿要求。
从整体上看,公益性岗位的确是深受广大就业困难人员和用人单位拥护的一项就业扶持政策,也是就业部门进行托底安置困难人员的主要抓手,今后还应大力开展,针对开发管理公益性岗位,沧州市总结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的范围,明确:只有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涉及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岗位才为公益性岗位。对其他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只给予社保补贴,不再给予岗位补贴。
(二)将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岗位定为特殊公益性岗位,招聘高素质人员,不受三年协议的限制,这样可保障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服务质量。不能全部按三年的规定一刀切。
(三)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岗位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由人社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成检查小组,对用人单位的公益性岗位开发及管理情况每年组织不少于4次的检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组织不定期检查。对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情况、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考勤考核、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设立举报电话,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条件的、不上班吃空饷等违规情况给予撤销岗位、追回补贴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用人单位警告或撤销开发资格等处罚。
(四)在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中加列工伤保险补偿费用,用于承担由用人单位承担的对工伤人员的伤残、就业补助费用,以维护就业困难人员的切身利益。
(五)对于已建立公益性岗位的退出机制的地市,由于就业资金保障性支出减少,便造成了就业资金支出总量上的减少,因此,建议加大对已建立公益性岗位的退出机制的地市,其就业促进性资金支出的扶持力度。
岗位自查报告 篇30
自聘用公益性岗位以来,我校认真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公益性岗位进行管理。本学期,我校认真按照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公益性岗位管理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临人社发xx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我校聘用公益性岗位人员条件情况、公益性岗位人员出勤和纪律情况、公益性岗位人员情况、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公益性岗位人员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情况、公益性岗位空岗情况等方面,做到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尽早落实、严格要求,确保公益性岗位管理使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得到落实,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公益性岗位人员聘用条件。
我校严格按照《云南省就业专项资金
管理办法》的规定,益性岗位人员聘用条件符合要求,人人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
二、严格公益性岗位人员出勤和纪律。
我校在出勤和纪律方面,要求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其余教职工一样,必须遵循学校各项出勤和纪律方面的相关规定,并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劳动纪律。我校公益性岗位人员都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工作,无异常情况。
三、公益性岗位人员符合相关规定。
我校公益性岗位人员符合相关规定,坚持“一人一岗”的原则,无虚报岗位、冒名顶岗和冒名领资金现象。
四、按时发放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
我校按时发放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水平没有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现象,为上岗人员按规定办理了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我替换现象。
五、公益性岗位人员按规定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我校严格按照《云南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公益性岗位人员按规定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无违规现象。
六、公益性岗位空岗情况。
我校无空岗情况。
至今为止,在各级领导及我校的共同努力下,公益性岗位管理使用步入正轨,符合上级要求,全体公益性岗位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都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学校秩序井然。
岗位自查报告 篇31
为认真贯彻落实《赫章县人力资源局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公益性岗位专项检查及调整补贴的通知》(赫人社联字【20xx】29号)的安排与要求,赫章县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以下称单位)公益性岗位及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汇总如下:
1、单位公益性岗位基本情况:本单位申请公益性岗位人员10名。其中:男8名,女2名,聘为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
2、坚持“谁用人、谁管理”原则:由单位办公室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总体情况,办公室负责岗位设置、考勤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然后统一报财务股。通过近期单位检查,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严格执行单位的规章制度,无冒名顶岗、互相借用、换岗、脱岗现象,能够严格履行岗位责任。
3.单位建立“一人一档”,加强用人档案管理。即: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劳动合同》、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银行卡复印件、毕业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聘用或解聘文件等建立相应的公益性岗位信息档案。
4.单位办公室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认真考核,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出勤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等坚持每日工作检查并作出准确的考核,确保公益性岗位有进步、有成绩、有社会效益。
5.经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核查,确保本单位不存在公益性岗位挂名吃空饷、随意换人、顶岗替岗、一人多岗(村干部、其他从业人员等兼任)等现象。
6.经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核查,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已按月足额发放,养老保险是已每半年交一次。
单位:
20xx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