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新改造总结报告(精选3篇)
考虑到中心管理面宽、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我们要求开展管理创新 活动,必须把创新点定位在目前公司正在推行的各项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 管理举措的落实上;要求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深刻的体会,认真地贯彻, 坚决地执行。
为了让管理中心的每一位管理者建立起一种较为清晰的管理创新的概 念,思考什么是管理创新、为什么要开展管理创新、如何进行管理创新,我 们请科技创新的专家就创新、管理创新等相关议题,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 门讲解和答疑,开启大家的思维,消除管理创新的神秘感、畏惧感,建立大 胆创新的自信心。
二、调查研究,查找不足,明确差距1动员会后,可以说是我们的调查研究阶段,在此期间,我们着手从精细 化、经营型、工艺技术型、学习型等方面入手,结合业务工作的特点,全面 检查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与行业领先 管理水平的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找出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探讨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是否有经验可以借鉴,并进行内外部环境、资源的 分析。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点检查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查管理人员的思想观 念,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并树立起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和现代化管理意识;二是查制度管理,是否存在薄弱环节;三是查内部各项 管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与公司提出的目标还有多大差距,等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于 1 月 14 日召开“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工作 会”,对各自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开展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工 作的思路和目标。
三、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从 1 月 14 日至 2 月 27 日,是我们明确目标,制定方案的阶段,在一阶 段,我们在继续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上报创新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在这一 阶段,我们提出中心管理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求真务实、科学合理组织 好生产,为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做出努力。全面贯彻公司的战略构想和基本 管理思想,立足管理工作实际,从管理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制度的健全、 管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横向比较,纵向自查,真正找出影响生产管理水平 提高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拓展成果,力求实效,使生产管理迈上一个新 台阶。
“管理创新”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持续巩 固、强化、完善中心在精细化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管理成果;使 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有明显转变、公司生产管理基础更加牢固。
并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心的管理创新工作方案,明确了 48 个管 理创新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中心所承担的生产计划、 统计, 生产指挥、2调度,设备、能源、固定资产及计量、质量检验等职能,而且均是各站检验 工作、各科室业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更是各站检验工作、各科室业务 管理工作的关键和要害环节,所立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立得准,立得有意 义,立得务实。
四、建立组织机构,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必须把加强领导贯彻于活 动始终,为此中心年初就成立 “管理创新”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统筹安排,把管理创新作为 一项专门的工作纳入对各个专业管理室、检验站的考核评价之中,并要求部 门、站点要切实把活动作为本单位全年工作的主线,根据职责分工,自上而 下地落实责任,落实措施。通过精心组织,切实做到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二)统筹指导协调。为了确保“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地整体推进,我 们明确了组织机构,界定了职能职责,并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策划、组织、指 导、协调的作用,中心班子成员定期研究和部署阶段性工作,并搞好策划, 严密组织,加强指导,宏观调控,管理创新办公室则加强调研和工作协调, 组织跟踪检查,加强活动指导,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正、改善,以提高 创新质量。
五、精心安排,组织实施 1、管理创新的实施,从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开始 为实现全部管理业务平稳、有序地过渡,全面履行好公司赋予的管理职 能, 在内部管理方面,重我们点抓了两项工作
●按精干高效的原则,优化组织结构,整合业务。
我们按照“业务整合、精干高效、统一认识、服务一线、适应发展”的 原则,对二级组织机构进行了优化,按管理职能设置了 6 个业务管理部门, 按生产工序设置了 6 个质量检验站。在岗位设置方面,根据岗位职责要求、 个人专业,进行了岗位筛选,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做到一人多岗、 一岗多责。并随着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化,机构和职能的不断调整及时进行优3化整合,从运行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业务整合、结构优化、精干高效” 的目的。
●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行为。
为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创新管理实践是从内部制度的建立开始的,主要 有
①建立办公会制度。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努 力做到:信息沟通全面、意见交流充分、贯彻执行统一。通过每周一次的办 公会,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对当前生产组织上的一些大的工作安 排、一些大的管理举措、一些大的困难、考核和嘉奖建议、内部分配等重大 事项,进行意见交换。通过每月一次的生产调度会,传达公司相关会议的精 神、通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安排布置当前的主要任务、检查落实上期工 作的完成情况、通报分配考核情况、分析员工思想动态等。
②完善分配激励制度。考核、分配,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最直接的激 励制度,我们重点贯彻的是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奖在明处、罚在明处。
此外,还创造让员工有更多外出考察、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机会, 并把这种机会与员工的工作责任、工作业绩联系起来,以多种方式、从多个 角度,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③加强学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把学习的频次、组织学习的方式、学 习效果的评价、组织学习的责任和检查、考核等,明确规定下来,制度化, 最终达到学习的习惯化。
就管理职能和工作任务来说,是一个工作涉及范围更宽、职能覆盖 面更大、任务更繁重的单位。而公司组建初衷之一,就是要打破专业 管理的界线,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的一体化管理。我们在建立这些制度的时 候,是从创建高效运转的基础的角度出发,把我们对管理创新的一些理 解和思考,贯彻到具体的制度、具体的条款制订之中。
2、管理创新的实施,从讲求实效着手。
创新求效益是管理中心开展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为此,经过认真4的思考和分析,管理中心把“实施人本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夯 、 实基础管理,构建管理创新平台”“加强生产管理的过程控制,推行精细化 、 管理”“围绕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等四个方 、 面,作为管理创新活动的主导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48 项管理创新项 目,制订了《“管理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形成制度,使管理创新活动 有章可依,落到实处。其中 23 个项目在公司立项。
从项目的提出来看,不仅涵盖了管理中心所承担的计划、统计、生产调 度、设备、能源、固定资产及计量、工艺技术、质量检验等职能,而且是各 专业管理室、各检验站的工作重点、难点。
从项目的实践来看,都把落脚点放在了取得实效,促进管理上。它们有 的是适应公司组织结构创新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如《发挥总调信息优势,建 立高效、快捷的生产指挥系统》 ,就是在公司优化机构,组建后,利用所 有生产信息均汇集到总调的优势,建立生产信息收集、反馈的通道和平台, 将通过 ERP、生产调度系统、工业电视网络监控传输系统和日常生产电话等 信息通道汇集到总调的信息、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归类和初步处理后,再横 向或纵向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减少协调环节,充分发挥各类生 产信息、基础数据对生产的指导作用,以实现高效的生产管理职能。
3、管理创新的实施,从加强跟踪检查,持续改进着手 我们认识到,管理创新,就是用新的目标来衡量我们现在的工作,因此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我们注重用新的任务来审视我们现在的制度, 发现不足、 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去创建、修正、完善制度,让它适应、促进我们的发 展要求,保证我们从中获得比原来更好的效益。
我们认识到,管理创新是在管理活动中持续进行的一个创新过程,只要 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有了创新的觉悟,管理创新就会在我们的工作体现出 来。因此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跟踪检查,注重提炼和推广在活动开 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通过 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信息沟通交流会,及时推广好的、有效的做法,5做到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如:星级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年初考虑管理 创新项目时,并没有纳入创新计划,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考察学习,借鉴 兄弟钢厂的先进管理经验, 结合昆钢实际来建立并推行我们自己的星级设备 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