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通用33篇)

2025-04-30 10:43:34报告范文打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优秀(通用33篇) 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使我们获得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简要介绍岩崩

  概念: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

  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地形条件的复杂程度及斜坡坡度控制着岩崩滑坡产生的监空条件。(2)、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3)、地质构造 :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对滑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4)、水的作用 :降雨和融雪的渗透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外因。(5)、地震作用: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措施:(1)监测预报:在岩崩崩倒之前,不稳定逐渐积累,并以位移变形、压力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岩崩发生之前,变形急剧加快,岩体应力急剧增长,对这些现象作出准确的预报可以防治岩崩。(2)工程处理:一防止地表水渗入危岩体内,可修筑排水沟槽。二对较小规模的岩崩,可修筑支挡工程。三用锚杆加固或者清除危岩边坡也可以防治岩崩。

  然后又看了滑坡的影像,影像资料讲得很详细。还以下列实例做了详细分析:鸡筏子滑坡、铁西滑坡、磨子湾滑坡。

  观看的影像中还有泥石流、地震、岩溶、火山爆发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

  下面说一下部分工程地质现象的概念:

  滑坡:斜坡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一定的滑动面(或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在山区,由于暴雨或融雪的急流携带着大量固体物质沿着沟谷、陡坡急骤下泄的暂时性山地洪流称为泥石流。

  岩溶:是可溶性岩石在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下产生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类似现象和作用的总称。

  褶皱(曲):是岩层在构造变动中受力形成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其中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体受到的构造应力作用超过其强度时,其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裂缝或错断,形成断裂构造。

  2.3 地质图的阅读

  时间: 4月9日 星期二 阴天

  地点: 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教4--209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而对于地质图这一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各种岩层产状、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老师从地质学的一般知识开始讲起,这其中包括地质图的种类、基本内容和规格以及表示方法等等。接着又在地质构造这方面给我们讲述岩层产状、褶皱、断层及岩层接触关系。

  之后老师又结合图例给我们讲了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地质图上分析褶皱构造的方法、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时代延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平行延伸。

  (2)平行不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平行排列,其间有地层缺失,即岩层时代不延续。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地层时代不延续,其间有地层缺失。在图上常表现为较老的一套岩层界线被不整合线切割,而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则与不整合线大致平行延伸。

  这个内容是区分背斜和向斜:横穿岩层延伸方向,在某一岩层的两侧依次对称出现新岩层者为背斜,反之为向斜。即从该岩层轴部(核部),向两侧(两翼)逐渐出露新岩层为背斜,反之轴部为新岩层,向两翼逐渐出露老岩层为向斜。

  老师还介绍了我们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以黑山寨地区地质图为实例做了具体的分析。

  2.4工程地质勘察

  老师除了与我们讲解地质图外,还讲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知识。

  老师详细地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勘察阶段划分、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工程地质勘察的布置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等。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法:有像片成图法、实地测绘法(包括布点法、路线法、追踪法)

  (2)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坑探、物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

  (3)工程地质试验:岩土试验、水文试验(4)长期观测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

  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

  三、外业实习部分

  3.1大学城到莲花山沿途

  时间: 4月10日 星期三 阴天有小雨

  地点:莲花山

  今天八点半就在二饭集合,上车后就向莲花山出发了。

  路线:大学城——南沙港快速路——石碁——石清公路——莲花山

  在南沙港快速路上,老师和我们讲了一个“不均匀沉降”的不良地质现象,也就是路和桥在连接处出现的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原因是:桥梁部分使用桩基础,其基础深入基岩。而路则使用路基,在路基与基岩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同性质的岩层,而这些岩层风化程度相对较高,易被压缩在日积月累得动荷载的作用下路下沉较多,造成桥与路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