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工程测量见习报告2000字(精选3篇)

2025-04-11 12:25:06报告范文打印
工程测量见习报告2000字(精选3篇) 一、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1 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2 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预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3 业内计算必须要非常仔细,因为没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体的错误,误差的检验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数据都必须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

  四等水准测量和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均需检查限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由于天气炎热,起初我对这次实习抱有排斥的态度,但是当我看到同组同学都在认真的测量,认真的实习的时候,我就被感染了,跟随他们一起加入到测量中,争着抢着操作仪器,把握每一个提高成长的机会。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是通过大家的团结努力,我们还是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测量。多天的合作下来,每个同学的脸都亲切了许多。当所有工作做完的时 候,大家一起回顾最初的苦,才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坚持走过来了,成果拿出来了,大家的心里比什么都甜,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习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 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程测量见习报告2000字 篇3

    一、实习目的

  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

  ⒈以5秒网中各点为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xx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⒉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

  ⒊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前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⒋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

    三、仪器设备

  ⒈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⒉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局部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

  ⒈水准测量:

  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

  ⑶考前须知:

  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

  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

  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响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

  ④在观测中,假设确需设立间歇点,那么可选择巩固桅顶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

  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或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平安,要尽可能在里边立尺,当到达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