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实习报告1500字(精选13篇)
第二件事就是在一些法院日常工作的操作。在掌握了上述基本技能之后,我也便了解了一个案子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因为每个案宗的排列顺序都是按照法院的操作流程来办理的。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便接触了一些诉讼文书的写作一类的事情。如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然后还负责这些文件的编排、校对、打印等工作。
上面谈到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形式内容,真正掌握知识的应该是在参加庭审以及事后与法官们的讨论分析中得到的。在短短一个月实习时间内我曾有幸多次在法官的带领下参与旁听。
通过连日来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
理论知识掌握得还远远不够。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都不是我目前就能够理解的,往往碰到一个案子的具体问题就得去翻阅法条,另一方面,实践技能也不牢,很多基本社会方面的能力仍欠缺锤炼。具体来讲就是课堂上的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实践方面却很少涉及。这致使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经常捉襟见肘。很多情况下,一些司法操作过程中的小事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也经常使我们感到束手无策。
或许这次实习的收获是我本人观念的转变。以前曾经认为法学这门学科暗淡无光,现在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愈来愈发现自己对法学有了兴趣和信心。从法官们的身上,我感觉到了他们对法律工作的热爱,而他们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这种强大的信仰力量使他们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如此压力和强度之下始终保持勤奋踏实的状态为社会为人民带来公平与正义。我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我的路还很长。当下所能够做的就只有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思维和其他基本社会人文素养。
最后,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过帮助和指导的xx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以及我的指导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帮助和努力。实习虽然很短,但我从中感悟了很多,我相信它将有益于我的整个人生生涯。
法学实习报告1500字 篇3
一、实习收获
(一)实习安排
在城镇分局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协助民警巡逻、站交通岗、出警处理纠纷、制作公安机关的相关法律文书等等,噪音扰民、夫妻打架、买卖纠纷,不一而足,统统归我们管。在这些警务工作中,民事纠纷还是相当多的,对于一个警察要想双方当事人都到达满意,还是有必须难度的。
在局里的安排下,我跟从一位姓徐的民警过实习生活,他是一位透过社会招考的形式进入到警察队伍的。他是一位壮汉,甚有威势,但却是个心细之人,写字一丝不苟、工作脚踏实地。他工作了有将近十年,在那里,还是个小有威望的人民警察。在工作过程中,师傅经常耐心地教我一些接处警中的知识。例如,当我们接处警时,师傅在和事主了解状况时,我就就应及时将事主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单位、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详细的记录在接警记录本上,透过两个人的配合提高接处警效率,也避免了对事主的重复询问。
记得有一齐纠纷:一妇女为了凉快坐在一店铺门前吹空调,而且还吃东西、喝酒,严重的影响了该店铺的正常营业,女服务员让其离开,不料却发生争执,妇女把服务员的脸部挠出了三道长短不一的血痕,服务员为了挣脱,又把手不留意伸进了妇女的嘴里,大拇指被妇女狠狠的咬了一口。师傅为调节此事,连续一周在此两家之间做调节,最后以妇女向服务员当面道歉,并赔偿3000元医药费了事。在这起纠纷中,师傅表现出了一个年轻警官局表现的最高素质,确实令我等实习学员局折服。事情完结之后,师傅还要给双方当事人写调解协议书,终至圆满。
(二)实习感受及收获
在城镇分局实习期间,让我进一步了认识公安,认识社会,也认识到在公安社会中的自己。同时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个性是相关的业务知识,比如说公安专业中的查缉战术、治安秩序管理、法学、犯罪心理学等等。三个月实习下来,我从自身工作出发,深深的感觉到了公安工作中的困难。琐碎而繁杂的工作常常要搞到午夜的一两点钟。即便是最常见的吵架,民警们也不仅仅要劝架,要做调查和笔录,还要做调解,工作很细也很烦。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也感悟良多。透过接处警的点点滴滴,我更加了解了警察职业的方方面面。静下心来思考,透过局见局闻,能悟到许多道理,对我将来的做人、做事,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二、对*区流动人口中青少年侵财型犯罪案件的认识
(一)流动人口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系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现阶段人口大规模的流动,超多人员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流动人口对于促进流入地经济的发展、对于缓解流出地的就业压力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之一就是违法犯罪。在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案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突出。据团中央对2361名青少年罪犯调查后发现,闲散青少年为1445人,占61.2%,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在大中城市,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也比较严重,最新统计,该群体违法犯罪占一些城市违法犯罪总数的60%左右。可见,人口流动与青少年犯罪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换一句话说,人口流动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