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实训报告(精选29篇)
这个暑假非同寻常,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在报社更是明显的感觉到一切为奥运服务,每周开例会的时候都会听中宣部的各种要求,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开例会的时候还会讨论下周的选题,但由于我是实习生,不用报选题。奥运圣火在北京传递的第一天,我早上6点就到报社,一边看电视,一边抓细节,一边写稿,细到每个火炬手跑了多少步。编辑问我每个人跑多少米,我说30米,编辑说确定吗?我就有点二乎了,不敢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得得到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报社里贴的数量最多的就是什么是新闻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怕哪句话写的不对,给自己惹官司上身。因为这种事见得太多了,有时和各种媒体的前辈们聊天,他们对这点也很无奈。但只要报道的是事实,公正、客观,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哪怕得罪了某些人,也不畏惧,做新闻的,这点勇气还是要有的。
短暂的实习结束了,真正走进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要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大学生专业实训报告 篇11
一、实习目的
通过暑假实习,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向公司人事部门同事学习具体的人事操作,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领会掌握,融会贯通,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从宏观上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以指导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职业发展方向。
二、实习内容
我的一开始的实习职位是招聘专员,主要负责电话预约应聘者,参加招聘会;后来的职位是人事助理,其职责主要包括:协助上级绩效考核;管理劳动合同、员工信息资料及各类人事档案资料;协助执行招聘工作流程,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及安排面试,办理员工招聘、入职、离职、调任、升职等手续;协同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业务培训,联系组织外部培训以及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帮助建立员工关系,协调员工与管理层的关系;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了解到公司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目标化、细分化、程序化、量化来保证各项工作高效低成本的顺利执行与完成。
另外,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公司的以商会友活动,开阔了视野,也见识到了销售的另一种手段。通过一种室内的暂时思想轰炸,推出自己的产品,达到签单的目的。
三、实习结果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东西,终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的价值。
通过这段时间的亲身体验,感觉到实际的人事管理流程与学校学得的书本知识差距还是很大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需要磨练的。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经过这个实习期的检验,在学习到很多新东西的同时,我也发现自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差,尤其是做表格的时候对excel操作了解的较少,office整体理解但实际操作还有所欠缺。当然,在工作期间也犯过一些错误,如对一些常用人事表格的填写检查不仔细造成后期工作的不便,录入人事报表的数据出现过误差, 员工的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等错输和漏输的也有过。
总之,实习就是一个发掘问题、检验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关键是能找到问题的要点和解决办法,不断在错误中成长。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使我懂得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基本流程,对人事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锻炼了我实际操作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这次实习期转眼就结束了,但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会把这段难得的经历与实际相结合,会让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 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记得刚进公司的那几天,感觉一切都是陌生和新鲜的。企业不是学校,同事不是同学,我们需要学会贯彻执行。在最初的几天里,我对具体的工作事宜不清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以就不断的向老员工请教和询问,拿不定的就去找部门的同事确认。跟公司外部的人员打交道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部门和公司的形象和利益,比如接一个电话或接待一个来公司面试的应聘者,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向外展示企业的形象和文化,哪一点做的不好或者不够到位,都有可能对公司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