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报告(通用35篇)
二、恋爱方面
1、根据调查显示:我校学生的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在学校里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几乎随处可见,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学生对恋爱的认可程度也非常之高,达75、53%,而且大学生在选择自己恋人上已趋多元化,不只是以貌取人了,更看中对方的人品、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综合考虑的人占调查总数的70、21%,这也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已日趋理智。
2、大部分同学的恋爱目的是正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某种问题,特别是男生,有个别同学恋爱是为了追风,也有绝少数是为了金钱,而女生中这种思想基本没有。从对恋爱与学习的问题上看,超过半数的同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能较为妥善地处理时间上的分配;从对恋爱中两人所谈论的话题和对恋爱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将来不抱多大希望(占63、78%),所以在平时交谈中也很少涉及到将来两人的打算。
三、校园文化现状方面
从调查结果显示,现有校园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有6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虽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如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以社团活动带动校园文化,而调查结果表明,有30%的同学认为参加学校社团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对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社团和活动不够实力,涉及面不广,活动质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纯粹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
在校时间分配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自习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习”、“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学生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学生在分配其他时间(占所有的32%)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个体兴趣决定的。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五、建议
综上分析,业余生活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整体,他及学习、娱乐、活动为一体。要建立良好的休闲方式就必须合理的分配时间,统筹安排,三者比例适当,大学生从自身因素着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与性格树立远大目标,建立学习为主,娱乐为辅的休闲方式。学会以自学的去了解和掌握各门只是,塑造一种高雅的大学生活。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最少的消费满足最充实的需要。
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自己应付社会的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必须适应网络生活,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获得知识,扩展知识面,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让网络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充实生活和学习。
六、本次市场调查活动的总结
从主客观双方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中存在着学校、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与学生主观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这些主观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予以重视。即使学校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我们必须作出行动,作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善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学生的多重需求。 在本次的市场调查中,我都是认真地对待,对于所取得的结果也是较满意的。 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也提高了我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与时间相结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和遇见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次实践活动,是一次难忘的实习活动,极大地增长了我们以后就业的宝贵的实践与经验。也许这次活动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有着不少不好的方面,但相信我会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的,学到各种处事与处人的各种道理,在就业与将来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的、
通过这次的调查也使我明白了,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当你超越了自己,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 希望大学生们认清我们所要的是什么。
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报告 篇3
经历十年寒窗苦读,莘莘学子们终于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与高中初中相比,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课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课余时间。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的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课余生活质量,我们在东北财经大学校园内开展了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本次调查统一在教学楼,图书管,寝室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对象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103份。其中男生27人,女生76人。在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我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总体来说,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基本充裕,活动丰富多彩,时间利用基本合理。但也有部分同学课余时间不足,活动单一。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大量时间花费在上网和玩游戏上,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
1, 79%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调查显示,21%学生课余时间不充足,18%学生很充足,61%课余生活基本充足。可见,占大多数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发挥空间还很大。
2, 大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内容差异大。
从调查结果看,课余活动中,女生以学习(占其所有课余活动26%)和逛街购物(占其所有课余活动28%)为主,,男生以学习(占其所有课余活动19%)和娱乐(占其所有课余活动30%)为主。此外,上网,社团活动,阅读,运动,兼职等所占比重各分秋色,不相上下。
3, 课外学习的同学占多数。
从调查结果看,无论男生女生,课外学习仍是其主要活动。其中,66、3%的男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77、6%的女生课余时间也用于学习。由此看出,课外学习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对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它对大学生扩宽视野,开阔思路,激发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道德情操以及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丰富的年代,有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课外学习是分不开的。课外学习是竞争中的筹码,切身感受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重要性。
4, 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
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26%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59%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26%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
5, 大一学生90%课余时间用于社团活动。
从调查结果看,大一学生中,在课余时间通常忙于各类社团活动的近90%,远高于其他如学习、娱乐等。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入社团已成为大学生融入象牙塔的选择,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这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社团的原因。